在運用英語語言技能時,聽力作為理解技能的一種,不僅在升學考試中占有較大的分值,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素質也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教學過程中如何排除語音、語速、理解給聽力造成的障礙,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質量,本人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談一談粗淺的認識。
一、加強基本功訓練
1、能正確地讀單詞
從起始年級開始,教師首先讓學生掌握讀音規(guī)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單詞拼寫與發(fā)音的關系,提高單詞拼寫與發(fā)音的準確率。讓學生多聽語言地道,語音、語調純正的聽力材料,多模仿標準的英語發(fā)音。
2、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讓學生多閱讀各種類型題材的文章,積累各個領域的詞匯,為聽做好準備。
3、讓學生學好語法知識
語法結構是句子的框架,熟練掌握語法知識,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所聽內容。
4、多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文化
給學生多介紹英語國家或地區(qū)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包括風土人情,史地常識和風俗禮儀等),以加強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
二、加強聽說結合訓練
英語與我們所學的漢語一樣,是一門交際性語言,理解和表達是交際的兩個方面,聽與說密不可分。因此,聽力教學應讓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圍繞聽的材料說,在說的同時提高聽的能力,教師可采用聽后復述、聽后回答、聽后討論等多種方式進行。
總而言之,聽力教學應融講解與檢測為一體,堅持聽、說、讀、寫相結合的原則,循序漸進地進行。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聽的方法,培養(yǎng)英語語感,特別強調培養(yǎng)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營造和諧氛圍,拓寬聽的渠道
平時做的聽力技巧專項訓練,多是測試性題目,目的性太強,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學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從而失去對聽力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堅持盡可能地用英語教學,包括問候、課堂用語、評價、布置作業(yè),并且也要求學生努力在課堂上盡可能說英語,不要擔心學生做不好,事實證明,用不了多長時間,學生就能完全聽懂教師的指令、要求,甚至還能學會教師的一些用語i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感到身處異域,而自己能應付自如地與人交流,從而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比如,在E課剛開始5分鐘內,規(guī)定為“free taIk”自由對話時間,可安排師生對話,或同學間問答,對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脑u價和鼓勵。這種訓練形式靈活多變,而且不受課本限制,內容豐富,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
四、加強聽力技巧指導
第一,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第二,要訓練學生,搶閱試題的動機。第三,訓練學生聽寫結合、抓住關鍵,緊跟磁帶走的能力。訓練在邊聽錄音邊快速瀏覽選項的同時要做簡要的記錄。手腦并用,強化記憶,盡量把與題干有密切聯(lián)系的信息簡要記下來,在計時要有技巧,要采取自己看得懂的縮寫符號,將聽到的內容快速記下,從而能更快地找到答案,另外,在聽時,一定要跟著磁帶走。不必擔心漏掉一個詞或—個短語,就會聽不懂整個意思。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速決速斷,靈活答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