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有些課堂上的課中操簡單重復(fù)。比如從幼兒園起,孩子們就做的“請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請你跟我點點頭,我就跟你點點頭;請你跟我彎彎腰,我就跟你彎彎腰……”一開始,孩子可能還會有些新鮮感,可是時間一長,就會漸漸提不起興致,課中操也就不能發(fā)揮其應(yīng)有的效用,而流于形式了。那么,什么樣的課中操才能有效發(fā)揮它應(yīng)有的調(diào)控作用?教者又該何時組織學(xué)生做課中操才比較適宜呢?
一、動起來,在律動中沉入情境
課例一:《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音樂響起,年近半百的女教師自然地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舞動起手臂,盡情地誦讀兒歌: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lán)藍(lán)的天。
……
沒有口令,沒有邀請。孩子們陸續(xù)地站起來,跟著老師一起舞動手臂誦讀起來,一遍、一遍又一遍。美妙的兒歌,舒緩的音樂,還有眼前這一群盡情盡興投入誦讀的孩子們。此情此景,仿佛我也被感染了,我也想站起來跟他們一起唱,一起誦,一起律動起來。
這是不久前我在南通參加“名師之路”活動時聽到的一節(jié)以月亮為主題的童詩、童謠誦讀課中的一個場景。此時,我在一邊回憶,一邊敲打文字的時候,那旋律還會在我的心中悠悠響起,我的肢體還會不由自主地動起來,彼時的感動猶在。課堂上,那場景,不光是我,還有孩子們,一定也會深深地銘記于腦海中。
我感嘆于老師高超的引導(dǎo)藝術(shù),她將兒歌跟音樂和舞蹈巧妙地融于一體,才創(chuàng)造了那樣一個和諧、幸福的教育之境。我想這也是“課中操”的魅力!
二、動起來,在表演中體悟語言
課例二:《月亮和云彩》
“果然,一朵朵云彩很快跑過去了,卻看不出月亮在動?!边@句話中,詞語“果然”的理解有點難度。我先讓孩子們自讀這句話。
師:小朋友們看到的結(jié)果跟誰說的一樣呢?
生:李小文
師:男生讀李小文的話,女生讀“果然”后面的句子。
男生:跑得快的不是云彩,是月亮。
女生:果然,一朵朵云彩很快跑過去了,卻看不出月亮在動。
師:老師想請幾個小朋友來表演月亮和云彩。哪些小朋友愿意上來表演?
(生一個個伸長了手臂,喊“我,我”。)
師:老師想請表現(xiàn)最棒,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上臺表演哦!
(孩子們一個個坐得端端正正,充滿期待地看著我。)
師:(挑一個表現(xiàn)最棒的小孩做月亮,再選四個小孩做云彩)其他的小朋友配音,朗讀這句話吧!
生讀:果然,一朵朵云彩很快跑過去了,卻看不出月亮在動。
(臺上的“一朵朵云彩”就開始跑過去,月亮站在原地不動。有的小孩速度有點慢。)
師:哈哈,一朵朵云彩慢慢跑過去,課文中是這樣寫的嗎?
生:應(yīng)該是一朵朵云彩“很快”跑過去。
師:那就再來一次吧!
(生表演“很快”跑過去。換一組學(xué)生再來。演的演,讀的讀。跑的孩子跑得歡,讀得更歡了。)
師:李小文說,跑得快的不是月亮,而是云彩。小朋友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果然——
生:一朵朵云彩很快跑過去,卻看不出月亮在動。
這個教學(xué)案例中,我通過演一演的方法,充分激發(fā)學(xué)生參與的熱情,在表演的過程中,孩子們了解了“月亮和云彩”的關(guān)系,他們知道了跑得快的不是月亮而是云彩。孩子們看到的情景跟李小文說的一樣,因此句子表達(dá)的時候用上了“果然”。在語言情境中,孩子們也自然而然懂得了“果然”的含義。
三、動起來,在情境中積累詞語
課例三:《落葉》(執(zhí)教:竇桂梅)
師:現(xiàn)在我們就體驗體驗,現(xiàn)在你們就是可愛的小動物,我好喜歡你們這群可愛的小動物。注意了,一片葉子落下來,有的爬來……一個也沒爬?
(生爬。)
師:有的動作真美哪,那么爬呀爬呀,可以在過道,放松。
師:有的游來
(生游。)
師:小燕子飛下來了。
(生飛。)
師:螞蟻坐上去,坐在葉子上。
(生坐。)
師:剛才我們是慢動作,現(xiàn)在快,游、飛、坐、爬、游、飛、坐、躲……
(生按老師的口令做著不同的動作。)
師:我看見了,我看見了,我去抓你……哈哈,聽好了,藏
(生紛紛往桌子底下藏。)
師:快出來吧,最后一個動作:躲。
師:我可明白了,你們這些小動物可太了不起了,剛才你們做的躲和藏的動作是一樣的,看來躲和藏有時放在一起可以表示一個意思?,F(xiàn)在我把藏?fù)Q個動作,躲開。
(生躲開。)
師:還想演嗎?這樣我們挑幾個扮演小動物,你可要用心體會,你就是它。
師:爬,游,飛,躲,躲開的躲,躲藏的躲。
(生表演。)
師:開心嗎?快樂嗎?幸福嗎?就帶著這些感受送到句子里邊,用你的聲音表達(dá)出來,能做到嗎?把你的感受用聲音傳送出來。開始——
在這個案例中,竇老師讓學(xué)生通過一次次地做小動物的動作,“爬、游、飛、坐、躲”,孩子們在類似于游戲的活動當(dāng)中感受到學(xué)習(xí)的樂趣。在這樣的課堂上,學(xué)習(xí)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生機勃勃、情趣盎然的。雖然這樣的課中操沒有伴隨有節(jié)奏的口令或是兒歌,但是孩子們的確“動”起來了,而且這“動”并沒有隔離文本,而是跟文本內(nèi)容緊密相連。孩子們不僅是在用動作積累語言,更是在讓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盡情放飛,用動作去體會、積累語言。對于好動的學(xué)生來說,簡直是在快樂中吮吸知識的瓊漿。此時的課堂不再成為限制的代名詞,而是快樂的誕生地。
四、動起來,在體驗中感悟道理
課例四:《青蛙看?!?/p>
師:小松鼠帶著小青蛙跳了一個臺階又跳了一個臺階,一級一級地向上跳。(板書:一級一級跳)讓我們快去追趕小松鼠吧。起立!
(生起立。一級兩級跳跳跳。三級四級跳跳跳。五級六級跳跳跳?!瓐猿痔徊揭徊酵咸慌吕щy往上跳。)
師:哎喲,累死我了,小青蛙們有什么感覺。
生:很費力氣。
生:很辛苦。
師:小青蛙遇到哪些困難呀?
生:很累,休息也不行。
生:要堅持不懈。
生:小青蛙特別累。小青蛙要登上很高的山頂還會遇到很多困難。
師:困難這么大呀,那我們回去吧。
生:不行。
生:他的愿望是看大海。不能放棄。
生:要實現(xiàn)愿望,一定要堅持。
師:它一定要不怕困難,還要堅持不懈。
(板書:不怕困難,堅持不懈。)
《青蛙看?!芬晃闹械那嗤転榱俗穼粝?,在小松鼠的鼓勵和帶領(lǐng)之下,堅持不懈,不怕困難,一級一級地終于登上了山頂,看到了美麗的大海。教學(xué)這個故事,要求引導(dǎo)孩子體會“只有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才能實現(xiàn)夢想”。案例中,上課老師努力創(chuàng)設(shè)生動、逼真的課文情境,帶領(lǐng)小朋友跟著小青蛙一起跳石階,讓學(xué)生親身體驗、親身感受。在老師帶領(lǐng)著“小青蛙”們一起攀登山峰的過程中,教師用富有節(jié)奏的兒歌帶著孩子們跳起來,孩子們在教師的激勵與鼓舞下,奮力不停地向上跳,此時,孩子們個個都?xì)獯跤醯?。通過體驗,讓學(xué)生充分體會青蛙登山的艱辛,懂得“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頂”的道理。我很佩服這位教師的教學(xué)智慧,這樣的課中操,不僅僅讓孩子們“動起來”了,而且在“動起來”的過程中,孩子們能“沉入”文本的深處,感悟故事蘊含的道理。
低年級課堂中,只有巧妙運用“課中操”,讓它服務(wù)于教學(xué)內(nèi)容,使“動起來”的形式與內(nèi)容和諧統(tǒng)一,才能創(chuàng)造充滿活力的高效課堂。
(張蓉,江蘇省海安縣實驗小學(xué),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