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骨十八,撐一方晴空,構(gòu)一片天地。
傘下信步,觀雨中美景,伴萬縷情絲。
傘外景
下雨了,一把把傘如同慵懶的睡蓮,漸漸綻放開來。它們迎合著風的節(jié)奏,親吻著雨的指尖,就這么安靜地游走著,不知道哪里是它們的方向,哪里又是它們的終點。它們曾被置于哪一家的門前,又被哪一雙手撐起。但此時,這些似乎已經(jīng)不再重要,它們已經(jīng)與風和雨融為了一體,不可分離。
撐一把復古的油紙傘,漫步于青石板路的小巷,輕輕轉(zhuǎn)動手柄,任憑雨滴在周圍飛舞,感受傘帶給我的詩意與情趣。向每一個同樣撐傘走過的人微笑,不知會不會像詩里所寫的那樣,遇見一個丁香般的姑娘?但不得不承認,此刻的傘,已經(jīng)是一首詩了。
傘上音
“嘈嘈切切錯雜彈”的樂曲曾經(jīng)讓不少人陶醉,而時大時小的雨敲打在傘面上,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靜下心來,把煩惱和浮躁拋在雨里,聽著這大自然演奏的音樂,有時婉轉(zhuǎn),有時雄渾,傘上的旋律響著,讓人不能忽視它的精彩。
靜靜地聽著,于是忘記了城市的浮華,忘記了人心的躁動,忘記了日益膨脹的欲望。此時的傘很安靜,如同一個高深莫測的音樂家,等你理解旋律所傳達的訊息;又好像在含笑守護一個小秘密,等你參透。
“你明白了嗎?”
“你,明白了嗎?”
“沒有關(guān)系,我相信,以后的時間還很長很長?!?/p>
傘下情
小時候,每逢下雨,媽媽都會為我撐傘,媽媽的手臂緊緊摟著我瘦小的肩膀??赡苁且驗閾У锰o,或者因為媽媽的手臂很溫暖,那時候的我覺得那把傘好大,大到可以容下所有的溫暖與幸福。而現(xiàn)在,不知在我撐起的傘下,媽媽會不會如當年的我一樣感到溫暖?但無疑為我撐傘的人已經(jīng)不僅是媽媽。在放學的路上,在教室與操場之間,每逢下雨,朋友都會撐起他那把時尚的雨傘伴我走過一段又一段的路。撐傘的人總是他,傘總是有意無意地向我這邊傾斜。每次我都是一點兒都沒淋到,而朋友的衣服卻經(jīng)常是濕了一半。
傘,已經(jīng)穿越了幾千年的時光,見證了江南古鎮(zhèn)的煙雨,見證了許仙與白素貞的邂逅,見證了太多的溫馨,也見證了太多的別離。
我相信,以后我也會為別人撐傘,用傘把這份溫情繼續(xù)傳遞下去。
【作者系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高級中學高二(13)班學生,指導教師:繆茹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