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爆冷
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意外”頻出。最佳故事片獎閃過呼聲最高的《鋼的琴》、《唐山大地震》,授予講述中國第一代航天員飛天夢想的電影《飛天》;最佳導(dǎo)演獎頒給目前還未公映的《愛在廊橋》的導(dǎo)演陳九娜仁花封后,化解了徐帆、呂麗萍繼金馬獎后的重逢DK看點;孫淳擊敗王千源、朱旭,問鼎最佳男主角。獎項逐一公布,臺下觀眾意外,獲獎?wù)弑救艘灿行╇y以置信。
提名多至9項的《唐山大地震》只得了最佳音樂、最佳美術(shù)兩個“安慰獎”?!朵摰那佟繁皇谝浴霸u委會特別影片獎”。這似乎是對“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評獎結(jié)果”的“彌補”。
縱觀入圍影片,中小成本影片,甚至從未上映過的電影占相當(dāng)比重。《愛在廊橋》、《歲歲清明》、《老寨》、《盲人電影院》等均不斷獲獎。但事實上,觀眾很難關(guān)注到這些來頭不大的電影。
北電王海洲教授指出:中小成本影片的制作周期受投資影響,短期內(nèi)就得拍完,來不及好好打磨,所以藝術(shù)水平也參差不齊。在他看來,設(shè)立專門獎項扶持中小成本影片雖是好事,但目前的評獎制度仍需進(jìn)一步完善。
在呼吁影片回歸現(xiàn)實的同時,不少人也在呼吁金雞獎評獎標(biāo)準(zhǔn)回歸現(xiàn)實。在他們看來,如果金雞獎屢屢把觀眾甚至是業(yè)界人士拋在“意外”的路上,觀眾也就很難有耐心繼續(xù)陪著這只缺乏說服力的“金雞”走下去,這個獎唯一可能的結(jié)局很可能是自娛自樂地獨自走下去。
小悅悅是被誰害死的?
東佛山2歲女童小悅悅被兩車碾壓重傷不治,最終離開了我們。18名見死不救的路人跟肇事司機一道成了千夫所指。孟子曰,人者,仁也。凡人都有惻隱、同情之心,在生死存亡之際會出手相救,至少對面臨生命危險的兒童不會見死不救!小悅悅事件所折射出的道德墮落現(xiàn)象,讓人始料未及,讓人憤怒到顫抖、流淚。
見死不救者默守的最大“理由”莫過于明哲保身:自南京彭宇案發(fā)后,見義勇為、熱心救人者遭訛詐在全國已不止一起,致使國人談“救人”色變,即便遇到觸動自己惻隱之心的險情也絕不敢輕易出手甚至有人稱那位拾荒阿姨之所以敢救人,也正是因為窮,所以不怕訛詐,似乎財富就是道德的死敵。如果好事做不成,反被敲竹杠,甚至惹上牢獄之災(zāi),那么即便是弱小的孩童遭遇生命危險,是否相救似乎也成了一個問題。
彭宇案中顯現(xiàn)的制度缺陷固然對救死扶傷提高了道德難度,卻不能為國人的道德冷漠負(fù)責(zé)。事實上,制度弊端本身也部分是多數(shù)人的冷漠造成的。不合理的制度是套在每一個人身上的枷鎖,是每個人的人格正常發(fā)展的障礙;不合理的制度長期存在,應(yīng)被視為每個人的恥辱,但是究竟有多少人起來為洗刷自己的恥辱抗?fàn)庍^呢?
人生好比一幕劇,劇中的角色是由每個人自己選的。在這幕劇中,干嗎非要給自己選一個丑陋的反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