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思考】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3題。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1.對“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此句表明屈原出身于楚貴族正室,身世非常人可比。
B.從“苗裔”來判斷,屈原應(yīng)是苗族人的后代。
C.由“朕”“皇”可以推斷,屈原的太祖父曾經(jīng)是皇上。
D.此句表明屈原出身高貴,是楚王室后裔,所以他必須要為他的應(yīng)得之位而奮斗。
2.對“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的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說明詩人具有勞動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勤勞。
B.說明詩人在被楚王放逐后,曾經(jīng)管理過花草樹木。
C.此句運用了古文中常見的一種修辭手法,即互文見義的表達方式。
D.句中的木蘭喻指美好的事物;宿莽喻指丑惡的東西。
3.下列對文段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詩的前兩句里,詩人自述了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來。表現(xiàn)了詩人貴族出身的優(yōu)越感和責(zé)任感。
B.詩中的“扈江離”“紉秋蘭”“朝搴”“夕攬”等比喻,寫出了詩人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品行。
C.第五節(jié)寫詩人深感時不我待,借以慨嘆時光飛逝,引出對國家前途的憂慮,表達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
D.最后兩節(jié)詩人用“美人”比喻自己,用“乘騏驥”比喻追求和實現(xiàn)美好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