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突因腦溢血辭世,引發(fā)哀思如潮。這樣一個偏遠鄉(xiāng)鎮(zhèn)的中學校長,本來默默無聞,卻因3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在他的羽翼下,在他鍥而不舍的校舍加固以及安全警示教育和演練之后,2200多名學生無一傷亡,獲得“史上最牛校長”的美譽。他的遠行,讓人們驚慟。
葉校長曾自述:我的職責就是教好學生,保證學生的安全。熟悉他的人說,對校園安全他極為固執(zhí)——“學生的安全”,是他拼盡短暫的50多年生命,向著中國喊出的最沉重、最響亮、最珍貴的一句話。
在中國,他也最有資格說這句話。災難之前,他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加固校舍,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防災、逃生演習,最終讓師生在災難中以1分36秒奇跡般悉數(shù)逃生;震后,備受關注的桑棗中學重建資金頗為寬裕,但他三次否定“豪華校舍”,而改用更安全、更樸素的方案……
這一切,即使不做,也沒人會責怪。只要他保住“升學率全縣第一”的業(yè)績,完全可以高枕無憂,備受尊敬。葉校長的可貴,恰在此凸顯。沒有人硬性要求,他卻堅持自我要求,自覺地把2200多個11到15歲孩子鮮活的生命、把這份重于泰山的責任,扛在自己的肩頭。于是,在一片地動山搖的悲痛之中,他贏得了局部的完勝。
我寧愿不把葉校長的“完勝”看成難以做到的“奇跡”。事實上,這正如葉校長自評一生所用的“認真負責”四字般樸實無華。他防患未然的所作所為,未必需要更大投入。如果有更嚴密的安全保障制度、更嚴苛的校舍建設安全標準、更嚴厲的校園安全事故追懲機制,葉校長所做到的,也許任何學校都可以做到。
可惜的是,校園安全往往是喊得響、做得少的軟肋。當然,在校園安全尚未在制度上得到保障的時候,將板子打到校長身上,的確也有不公。
因此,葉校長此生的最大意義,不僅僅在于黃金般的“1分36秒”,更在于他用這“1分36秒”昭告中國:只要“認真負責”,災難面前,校園安全也可以固若金湯;只要“認真負責”,學??梢猿蔀椤白畎踩牡胤健?;只要“認真負責”,局部也有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所幸,大地震之后的3年,災區(qū)重建學校的抗震標準都大幅提升,校舍建設所用鋼筋,密得連蝴蝶也飛不過去。但其他地區(qū)的校園,是否也都成為最安全的地方了呢?請所有的地方官員、所有的中小學校長,都用葉志平校長“認真負責”的目光審視一遍,可好? (選自《人民日報》2011年6月29日,有刪改)
◆解讀方向
1.人生可貴唯自覺。很多時間,很多地方,很多事情,你都可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也可以得過且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敷衍了事。這樣做,并不一定有誰責罰你。但是,你也可以換一種人生態(tài)度,把一些在旁人看來并不需要大動干戈的事情,自覺地甚至是固執(zhí)地做好做實做到位。這樣的自覺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成就你的輝煌。
2.少一點兒花架子,多一點兒真功夫。沒有比安全更重要的事情,但是在災難未來之前,總是有人抱著僥幸的心理,不以為意,往往是給人看的花架子多,真正有用的真功夫少。災難一旦發(fā)生,后果不堪設想,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并不少,這必將讓一些人付出慘痛的代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腳踏實地,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
3.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上善若水,真水無香。葉校長對學生的大愛,質(zhì)樸無華,源自靈魂、人格和生命,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或故作姿態(tài),如汩汩的清泉,散發(fā)著純真的芬芳,滋養(yǎng)著每一位學生。雖然他走得匆匆,沒有留下遺言,但是他用“1分36秒”和2200多名學生完整的生命在神州大地樹起了一座永遠的豐碑。
【余水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