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重視課堂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但也不可忽視課外活動這一陣地。學生的課外活動,是對課堂學習的延伸、補充、發(fā)展,具有廣泛的、深刻的、生動的教育效果,可以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學生學到各種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發(fā)展學生的智能。我在教學過程中,精心探究,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樂”中“學”“探究”中“學”,取得了很明顯的效果。
活動指導原則
1.課外活動應該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不能像課堂教學一樣由教師當主演,否則就不是課外活動了。
2.課外活動應當盡量保證與課內知識的聯(lián)系,使其真正成為學生拓展視野的舞臺和陣地。
3.課外活動應當結合年級教學內容和特點形成系列,固定下來,不斷總結經(jīng)驗,改進活動方式,提高活動效果。
4.課外活動應盡量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現(xiàn)代化技術營造的氛圍中接受美的熏陶。
活動內容
1.有計劃地開展語文競賽活動。這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特長都有積極作用。語文競賽以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為主。單項比賽,如普通話比賽、查字典比賽、講故事比賽、看圖說話比賽、作文比賽、書法比賽等。綜合性比賽,如聽說讀寫綜合競賽、墻報比賽、辯論賽等。學生在比賽中既增長了見識,又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的意識。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魯迅先生曾告誡少年朋友:“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yōu)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薄罢n本只是個例子”,葉圣陶先生這句話是要告訴我們,不要唯課本論,不要把課本當做教材的全部。如果教師只是把“例子”(課本)講解分析得十分明晰透徹,卻不讓學生去接觸生活實際,不去從生活中采集大量鮮活的知識,不去做適量的“習題”,那么學生也不可能把所學的知識轉變?yōu)槟芰ΑK?,我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壓縮講授課本的時間,盡量多給學生一些課外閱讀的時間和機會。教師要了解學生各個不同的閱讀發(fā)展期,根據(jù)學生認識水平和閱讀能力,挑選淺顯易懂的、長短適宜的、有趣的課外讀物,或其他名著的通俗本。如中高年級適當?shù)卦黾用⒃姼?、散文等讀物。把內容健康、形式新穎、形象生動,任憑時間磨洗仍然光輝奪目的讀物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多樣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在閱讀中使自己的求知欲得到滿足,從而保持經(jīng)久不衰的閱讀欲望。
3.課外巧用練筆本,搭起心靈溝通的橋梁。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享有了解學生、與之溝通的獨特渠道——課外練筆本。由于學生平時可以傾訴的對象太少,因此,在練筆本中,學生基本上是“我手寫我心”,將練筆本視為放飛心靈的天地。他們在文中擷取生活的浪花,讓美麗在瞬間定格;他們坦陳自己的想法、困惑與迷茫,期望與教師進行交流,得到教師的點撥。讀著他們的課外練筆,我感覺自己與他們走得很近,仿佛走進了他們幼小的心房。每周一收到學生的練筆本,我心中總是充滿好奇與期待。這周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有什么想法?由于學生每周都要練筆,因此,我對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思想變化把握得比較及時和全面??梢哉f,練筆本是一座橋梁,是教師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橋梁,是學生和教師進行心靈溝通的橋梁。從這個意義上說,練筆本是一種很寶貴的德育資源。
4.開展豐富的游戲活動。猜字謎、猜作品作者、對對子、成語接龍、拼字游戲、給歇后語找尾巴、抓錯別字俘虜、修改病句、讀繞口令等活動,都很受學生歡迎。這些活動多以集體的形式來進行,如成語接龍時,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看哪個組接得快,同組必須同心合力,方能取勝。這既活躍了氣氛,又學習了語文知識,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活動豐富了,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讀寫聽說的能力也提高了。
【作者單位:山東省墾利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