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常為被動接受者,學習英語興趣低,自信心差。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關鍵詞:合作學習;分組教學;自信互助
一、背景與現(xiàn)狀
班級授課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其單一的形式束縛著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全面開展。在課堂上,老師容易偏重講授英語語言知識,這不利于學生全面開展合作學習為教學模式的語言實踐活動。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
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章兼中教授在其專著《外語教育學》中指出:課堂教學中師生交往的形式是多樣的,但學生之間和小組之間的交往尤為重要,更主要的是生生交往。因為同一班級的學生具有共同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學習經驗和情感因素,從而促進學生掌握外語進行交往的進程。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
1.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組員奠定良好的友誼基礎。在組員相互切磋的過程中,大家可以通過組員的互相勉勵,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而且通過情感因素促進學生認知的發(fā)展以及非認知品質的發(fā)展。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時,以小組的共同進步為標準,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讓同學們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
2.小組合作學習增進了班級授課制下學生的交流。有人曾經把學生座位的方式變化作為對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的一個方面來研究,認為在較為寬松的學習空間學習,會增加學生的交流機會,提高學習效果,促進人際合作。譬如,把目前學生全部對著講臺坐的方式,變成圍小組坐、或是圍成討論式方式坐。
四、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師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
有效的學生分組活動是精心設計的、有目的和有準備的教學活動。在這以閱讀教學為例來說明協(xié)調老師組織課堂與小組合作學習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課文的初步理解的任務則全部交給學生學習小組完成。學生活動時,老師要及時評點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正誤。教師在此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讓學生對課文有深層次的理解:理解作者意圖,并在理解課文的同時進行語言語法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加深學生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
1.在學習、欣賞語言點和語法點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用不同的句式對比人們在不同的狀態(tài)所耗的能量不同。在深刻理解文章的同時,鞏固語言點和語法點的學習。
2.設計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挖掘文章的思想意義,升華文章的主題。
如在Paper一文時可以設計下列問題:
?。?)Why is paper thought to be important?
?。?)What did people begin to do as soon as writing was developed?
?。?)What can we draw from the text?
上述問題中,問題(1)可以引起開放性的討論。學生談論的重要性,既可以就課文提到的內容談,也可以脫離課文談;既可以談過去,也可以談現(xiàn)在和將來。問題(3)屬于具有思維空間的問題,可用來挖掘文章的思想意義,升華文章的主題。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活動是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新辦法,必定會提高廣大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進而達到提高素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張斌.論合作學習及其對學生行為和態(tài)度的影響.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9).
?。?]章兼中.外語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張正東.外語教學技巧新論.科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 河北省井陘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