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每當講授完一個問題,最常問的是:同學們聽明白了嗎?或者問:同學們,老師講清楚了嗎?這兩個問題如果以老師為主體,第一個問題用肯定的語氣說明老師講明白了,第二個問題說明了老師對自己講沒講明白不確定。如果以學生為主體,第一個問題說明了老師講完了,學生該明白了!第二個問題老師講明白了,學生應該明白;老師沒講明白,學生應該不明白或者糊涂!通過以上問答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教師應該怎樣有效地講授?教師應該站在什么思維水平上講才能使學生聽明白?
一、教師應該有效率地講解
課堂教學是檢驗一個教師綜合素質(zhì)、講課藝術的重要一環(huán),怎樣在40分鐘的時間里把課上好,這就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自己的效率。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在數(shù)學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限定著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進行至關重要。然后要吃透教材內(nèi)容。教師在備課時應深入地鉆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編寫的意圖是吃透教材的前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編寫的意圖,對教學目標的把握非常明確的基礎上,才談得上“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與整合教材。最重要的是優(yōu)化教學結(jié)構(gòu)。在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時,必須重視學生認知過程的完整性。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當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初步獲取新知后,應安排針對性的鞏固練習,從而強化對所學新知的理解與掌握。什么樣的課才是好課?好課的標準千條萬條,其實就只有一條:還課堂于學生,還時間于學生。
二、教師的講解能使學生聽明白
每位教師都希望把自己的課堂教學變成學生歡迎的、教學質(zhì)量很高的課堂教學,我認為教師應從根本上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努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首先,教師要使課堂氣氛民主、寬松。我們要改變以前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教師要尊重學生,把學生看做一個能動的人,一個可合作的對象,在平等的合作中,使學生的潛力得到開發(fā),實現(xiàn)他們的發(fā)展目標。其次,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轉(zhuǎn)變角色,由權威的講授者變?yōu)榻虒W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知識的構(gòu)建者。盡量給學生多一點思考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天地。最后,要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時間。在設計教學計劃和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經(jīng)常給學生組織合作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從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數(shù)學。
總之,作為教師,需要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既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自己,又要用科學的教學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使自己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教師。
(作者單位 山東濰坊市濱海區(qū)央子教育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