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處理”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中“多媒體信息處理”的第一部分,可分為“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和“圖像的加工處理”兩堂課。本文結合筆者上公開課的經歷,就“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一課如何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進行了一些思考、實踐探索和總結。
一、解剖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結構,梳理教學設計思路,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學策略
課程教學設計首先要研究學生的知識起點、能力水平,要考慮不同學生的興趣點和接受能力。普通中學高一學生通過初中和小學一系列的信息技術學習,已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特別是對圖像,從小學時期用“畫圖”軟件進行計算機圖像加工制作到初中階段學習圖像的簡單加工處理,學生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和較強的求知欲。本節(jié)課主要傳授圖像處理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對以往學習的總結,是對圖像知識的升華,使學生在理論的高度進一步加深對圖像的理解。因此,筆者所采用的教學策略是通過展示用Photoshop處理圖像的經典案例來引起學生的興趣,以影響圖像質量的因素為主線,并結合形象的描述方式和學生感興趣的練習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這些原本較為枯燥的概念。
二、明確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理解分辨率和顏色的概念及其對圖像質量的影響:了解位圖和矢量圖的概念以及兩者的區(qū)別;了解文件格式的概念。
2.技能性目標
掌握用Photoshop調整圖像分辨率和圖像文件格式的轉換。
3.情感性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對圖像藝術美的興趣。
三、教學過程
1.引入
多媒體展示一組用Photoshop處理過的趣味圖像,以激發(fā)學生對本堂課的興趣。
師:你覺得這些圖片是某位攝影師或畫家的作品嗎?若不是,你覺得是怎么得到的?
2.新知探索
?。?)多媒體展示兩張大小和內容相同,分辨率分別為800×600、200×150的圖像,讓學生找出區(qū)別,并復習像素,引導學生用像素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師:圖像的清晰度與什么有關?如有學生說與像素有關,可通過縮放圖像的方式讓學生體會,相同像素數的情況下,清晰度還與面積有關。然后引出分辨率概念,圖像分辨率:單位面積(或單位長度)的像素數,并解釋單位長度是用于打印機或者掃描儀的,因為它們采用的是逐行打印或者掃描的工作機理,其單位為DPI(dots per inch),意為每英寸像素數。相同大小的圖像,分辨率高的圖像占相對較大的空間,打印或掃描也相對費時。
?。?)任務一(學生練習前師舉例演示):在桌面“任務”文件夾中,任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圖像(分辨率均為1024×768)設為桌面“設置”為拉伸,用photoshop將其分辨率改為320×240后再設為桌面,“設置”為拉伸,放在“桌面”—“任務”—“作業(yè)”文件夾內,仔細觀察圖像清晰度的變化。工具軟件:photoshop。
師對個別學生作業(yè)進行評價。
(3)師:圖像質量除了與分辨率密切相關還與什么因素有關?
讓學生帶著問題觀察多媒體展示的分辨率和內容相同,顏色分別為24位真彩色、256色、16色和單色的圖像,分組談論產出這種現象的原因。由學生總結出影響圖像質量的另一個因素——顏色。一般情況下,學生可以對此給出正確的結論。
師:說明數字圖像顏色存儲的原理(如下圖)和RGB模式。
24位真彩色圖像往往采用RGB三原色模式,紅(R)、綠(G)、藍(B)為基本色,每種基本色各占8位,用0~255表示這種顏色的不同分量,如RGB(0,0,0)表示黑色,RGB(255,0,0)表示紅色,RGB(0,255,255)表示青色,RGB(255,255,255)表示白色。
?。?)任務二(學生練習前師舉例演示):在桌面“任務”文件夾中,任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圖像(均為24位真彩色)用畫圖分別另存為256色、16色和單色。放在“桌面”—“任務”—“作業(yè)”文件夾內。工具軟件:畫圖。
師對個別學生作業(yè)進行評價。
?。?)文件格式:從“畫圖”軟件的保存類型說起,引出文件格式的概念:圖像文件的格式是圖像數據以文件的形式記錄在存儲介質上的格式。并展示常用的集中文件格式,如下圖。
?。?)任務三(學生練習前師舉例演示):在桌面“任務”文件夾中,任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圖像用Photoshop分別存儲為BMP、JPG、TIF和GIF,放在“桌面”—“任務”—“作業(yè)”文件夾內,并觀察各自文件的大小。工具軟件:Photoshop。
師問:哪幾個格式的文件占用空間較小?生答:JPG和GIF格式。
小節(jié):JPG和GIF是常用的兩種圖像文件壓縮格式。
?。?)多媒體展示如下兩組圖像,第一組為不斷放大的位圖,第二組為不斷放大的矢量圖。
師問:這兩組圖像有什么區(qū)別嗎?
生答:第一組圖像隨著圖像的不斷放大,圖像清晰度不斷下降;第二組圖像隨著圖像的不斷放大,圖像清晰度沒有變化。
通過放大圖像進行對比的方式,使學生清楚地看到一張相同的圖像放大后會出現如此大的區(qū)別,通過疑問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為后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出位圖和矢量圖的概念和分析它們各自的特點”埋下伏筆。
四、總結
這是一堂理論性非常強的概念課,采用陳述式的教學方法,不但有學生不會感興趣,而且認真聽課的學生也很難從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筆者在上課之前精心準備了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素材、找出了恰當的問題切入點,采用探索式教學的方式,在幾乎每個概念或者結論推出之前,通過有針對性的素材展示、伴隨課堂練習的探索性提問等多種形式的情景創(chuàng)設來引起學生的好奇、激起其強烈的求知欲,并通過合理的引導,在短時間內完成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認知過程,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ㄗ髡邌挝?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