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無休止地加班,何時才是盡頭?究竟是工作為了生活,還是生活為了工作?”某天晚上10點多,陳強還在辦公室埋頭思索將要提交給客戶的咨詢方案,忽然朋友從MsN上滿腹牢騷地發(fā)來了這句話。
工作為了生活,還是生活為了工作?為應付繁忙工作,陳強從來沒有時間思考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在近10年的職場生涯中,陳強只知道,要晉升更高的職位,就必須付出更多汗水。同時,為保持在工作之后獲得的生活享受,陳強們就必須在原有基礎上,繼續(xù)付出,無休止地加班就是其中手段之一。
這樣的職場生活陳強已重復了近10年。每天都是以同樣的軌跡開始生活,不斷地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價值以保持在公司中地位。激烈的行業(yè)競爭,讓他只能想盡各種方法去提升自己的價值,生活似乎永遠是處于一個被透支的狀態(tài):雖然有不錯的收入,卻沒有時間去揮灑。當能安排出時間時,卻已累得沒有精力去享受。這就是典型職場生活1.0。
一周后,陳強遞交了辭呈,成了一名獨立公共關系咨詢顧問。
進入職場生活2.0首先面對的是一種心理壓力。在職場1.0,他服務于一家公司,所有工作時間都屬于公司,即使有時工作效率不高,耗損的也是公司的資源與時間成本。而在職場生活2.0,他服務于自己,所有的工作時間就成了自己的成本,如果工作效率不高,耗損的時間就會成為沉重的負累,這種心理壓力就是每一個進入職場生活2.0的經理人所要承受的。
陳強原先任職的公司是行業(yè)的佼佼者,借助此平臺,陳強有機會與諸多跨國企業(yè)、本土企業(yè)進行充分交流,為多家著名企業(yè)提供咨詢傳播以及危機管理的解決方案,也在此基礎上積累了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與廣泛的企業(yè)資源。進入職場生活2.0后,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擁有某一方面豐富的技能經驗、一激烈的行業(yè)競爭,讓他只能想盡各種方法去提升自己的價值,生活似乎永遠是處于一個被透支的狀態(tài):雖然有不錯的收入,卻沒有時間去揮灑定的業(yè)界知名度,以及廣泛的外部資源與社會關系。
當陳強決定獨立工作時,他開始有意識地與以往許多企業(yè)接觸,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表明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企業(yè)的發(fā)展。這階段中,陳強實現了自由工作的計劃:以獨立專家的身份參與不同公司的項目,以項目制合作方式進行自由工作。
從職場1.0轉入職場2.0,對陳強來說,不僅獲得了一種時間上的自由,更獲得了可以最大化程度去擴展自己專業(yè)知識的機會。雖然工作量并不比以前少,但時間的自由支配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安排,讓他體驗到工作的另一種意義:不必再為一份薪水透支生活。這就是職場2.0生活的魅力。
在職場1.0時代,經理人以出賣時間獲得發(fā)展,將自己的全部工作時間投在某一家公司中,去獲取生活的資本,同時不斷積累相關的技能。
在職場2.0時代,經理人以出賣技能獲得發(fā)展。由于在某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為這一領域的專業(yè)人士,就以出賣技能來獲得職場的自由。這樣,就有更多時間去拓展自己的人際關系面,為下一步的發(fā)展做好積累。
而晉級到了職場3.0時代,經理人就可以通過調動資源來獲得發(fā)展。職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經理人已經成為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或專家,不僅在專業(yè)技能上有高度的積累、更在社會關系網上有深厚的根脈。他們不會從早到晚都呆在企業(yè)中,因為有高級經理人幫他們處理公司的日常事務。他們經常出席各種高峰論壇、行業(yè)研討會或是政府事務的咨詢,以此繼續(xù)拓展其影響力。工作對他們來說,不過是輕松地調動不同的資源,使之搭配后發(fā)揮更大的價值,同時以大智慧去指點企業(yè)朝正確的道路發(fā)展。比如王石,可以爬山、遠行、打高爾夫、拍廣告,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這是職場3.0的經理人的至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