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的打糕、北方的糍粑、南方的年糕以及祖國各地以糯米為原料的各種特色糕點和風味小吃(如寧波湯圓、孝感米酒等數(shù)不勝數(shù)),令人垂涎三尺。
糯米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種仁。抓一把上好的糯米在手,長長的米粒有如象牙般潔白晶瑩;聞一聞,透出一股稻米特有的清香。中國人是以吃大米為主(特別是南方人)的國家,稻的類型很多,按米粒的黏性不同可分為粳稻、燦稻、糯稻等種。粳稻植株較矮,桿硬,葉幅窄,谷粒較短圓,米的黏性較強,脹性小;燦稻植株較高,桿軟,葉幅寬,谷粒細長,米的黏性差,脹性大;糯稻在以上兩種類型中都有,糯稻米粒中含有大量糊精,黏性最強,脹性小。
糯米性溫、味甘,入脾、胃、肺經(jīng),可益氣補脾肺,且利小便,滋肺。中醫(yī)認為糯米具有補中益氣、止瀉、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安神養(yǎng)心、調(diào)理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對于脾胃虛弱、神疲乏力、多汗、嘔吐者與經(jīng)常性腹瀉、痔瘡、產(chǎn)后痢疾等癥狀有舒緩作用。對于體虛產(chǎn)生的盜汗、血虛、頭昏眼花也有改善作用。
古書記載糯米粥為“溫養(yǎng)胃氣妙品”,因此將糯米煮成粥非常適合患有如神經(jīng)衰弱及病后、產(chǎn)后的人食用,可達到滋補營養(yǎng)、養(yǎng)胃氣的功效。發(fā)熱、咳嗽、痰黃稠或有黃疸、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及胸腹脹者不宜多食;消化不良、大便秘結(jié)者慎食。
蓮子紅棗糯米粥:圓糯米150克,紅棗10枚,蓮子150克,冰糖3大匙;將糯米淘凈,加水后大火煮開,再轉(zhuǎn)小火慢煮20分鐘;紅棗泡軟、蓮子沖凈,加入煮開的糯米中煮20分鐘;待蓮子熟軟,米粒呈花糜狀時,加冰糖調(diào)味即可。此粥健脾養(yǎng)胃、安神定心,可改善失眠和手足冰冷的現(xiàn)象。
河蝦韭菜粥:糯米100克,鮮河蝦50克,韭菜100克,洗凈;韭菜切段;把糯米、河蝦放進瓦煲內(nèi),加水1 25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約40分鐘;放入韭菜煮沸5分鐘,下適量食鹽、胡椒粉即成??筛纳圃陆?jīng)不調(diào)、陰虛性腰膝無力。
除煮粥外,糯米及糯米粉還可以制作各種富有特色的黏軟面食,如糯米團子、糯米包等。用糯米釀酒、制醋、炸糯米泡、炒糯米等更是豐富了糯米的吃法,使糯米名副其實成為民間主食。
糯米在中國建筑史上也值得大書一筆:雄偉的古代城墻,如南京中華門是由糯米汁、石灰加桐油砌磚而成,雖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和戰(zhàn)火卻不倒。萬里長城更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豐碑,“萬里長城永不倒,潛力黃河水滔滔”,這其中凝聚著多少民族的智慧。此外,糯米蘊含的和諧、互助、親密、融合的涵義,也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