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紅燒魚
高橋鎮(zhèn)是浦東四大名鎮(zhèn)之一,浦東超過1/3的名勝古跡、名宅故居都在該鎮(zhèn),且都集中在有著800多年歷史的高橋老街,被市政府列為歷史文化風貌區(qū)。
魚為產(chǎn)于長江的淡水魚,其肉嫩味鮮,又無細刺,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13.7%,脂肪為4.7%,被譽為淡水魚中的上品。
高橋鎮(zhèn)地處浦東長江岸,這里產(chǎn)魚。紅燒魚是高橋鎮(zhèn)一道名菜。做法:魚宰殺洗凈后斬成4厘米見方的塊,生姜切成指甲片,香蔥切成小段;鍋內(nèi)倒植物油,旺火燒熱后倒入魚塊和姜片,快速翻炒幾下即烹入黃酒,加老抽、鹽、白糖,翻拌幾下;待魚塊染上醬色后添加清水,燒開后加豬油,蓋上鍋蓋轉(zhuǎn)小火燜燒40分鐘左右;轉(zhuǎn)中火上,收稠鹵汁至濃黏能包住魚塊時淋上清油,旋鍋、翻身,撒上蔥段即成。
據(jù)高橋鎮(zhèn)廚師介紹,魚的魚皮、魚鱗富含蛋白質(zhì),魚肉除富含蛋白質(zhì)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物質(zhì)。所以,這道菜不僅美味,還是很好的營養(yǎng)品。紅燒魚油煸后一定要長時間地小火燜燒,這樣能使鹵汁中的明膠越來越多。明膠附著力極強,能包裹在魚塊身上,起到勾芡的作用。
高橋鎮(zhèn)的紅燒魚,色澤紅潤光亮,魚塊飽滿挺刮,咸鮮豐腴。
南翔小籠
南翔是上海千年古鎮(zhèn),南北朝梁天監(jiān)四年(公元 505年)建成白鶴南翔寺,鎮(zhèn)因寺得名,是上海市四大歷史文化名鎮(zhèn)之一。
其實,南翔小籠的名氣遠勝于南翔鎮(zhèn)。吃過小籠包的人,大部分未去過南翔。
南翔小籠起始于清同治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由日華軒點心店主黃明賢始創(chuàng),選用精白面粉緊酵搟成薄皮,以精肉為餡,不用味精,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以取其鮮;餡內(nèi)撒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加入蟹粉蝦仁或春筍,以取時鮮。每只饅頭14個褶,50克面粉制作10只饅頭,形如荸薺呈半透明狀,小巧玲瓏;出籠時任取一只放在小碟內(nèi),輕戳皮子,汁滿溢碟。
南翔頗多古跡,有南翔寺磚塔一對,在鎮(zhèn)中心香花橋北堍,是建于梁天監(jiān)年間的白鶴南翔寺僅存的遺物,明清園林20多座,明代通判閔士籍建猗園(今稱古猗園)于東市,至今仍為南翔名勝。此外曾有計氏園(后改為來鶴園)、怡園、巢寄園、桐園等,故有“小小南翔賽蘇城”之譽。
古猗園是江南名園,大門口就是南翔小籠店。到南翔,游古猗園后再品嘗原汁原味的南翔小籠,就會知道,這里的小籠才堪稱地道正宗。
現(xiàn)在去南翔很方便,地鐵11號線江蘇路終點站上車,50分鐘即可到南翔,票價5元。
早晨7點,乘11號線到南翔,8點游古猗園。漫步故園,春探梅夏觀荷秋賞桂冬踏雪。在老戲臺下品茶聽完昆曲,去園門口的小籠店,來一籠熱氣騰騰的南翔小籠,配一碟鎮(zhèn)江香醋,舉筷輕夾,入口輕吮,濃郁湯汁滿口鮮香,然后細嚼豐腴肉餡。此種美景美味,非親臨難以想象。
雖然這些佳肴美味在各地都有出售,但非常奇怪,真正能夠盡顯美味真髓的,還是古鎮(zhèn)。如果離開拱橋廊棚古街老店,就難以展示那種與古鎮(zhèn)不可割舍的情調(diào)和風味,這大概就是古人所云:“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齊聚,才是完整的美吧!
混搭法華鎮(zhèn)
我出生在法華鎮(zhèn)。上世紀50年代,法華鎮(zhèn)還是一個非常熱鬧典型的江南古鎮(zhèn)。沿街商鋪林立,棕繃店、香燭店、老虎灶、茶館、南貨店、中藥店、醬園、混堂(浴室)、棺材店、鐵匠鋪、箍桶店星羅棋布。沿河店鋪,把木樁打入法華浜,老宅一半建在河上,俗稱“河浜房子”。十余座橋橫跨法華浜,種德橋、祠堂橋、香花橋、嚴家木橋、汪家木橋……
那時,法華鎮(zhèn)有許多茶館。天剛亮,茶館就人聲鼎沸了。老茶客的紫砂茶壺都存放在茶館,堂倌會一把把放上茶葉,注入沸水,決不會送錯地端給各位,然后,聊天就開始了。
上午和下午,走江湖的說書藝人會在茶館開講蘇州評話,茶館門口的黑漆水牌上,會用白粉寫上“七俠五義”、“說唐”、“楊家將”等評書名。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法華鎮(zhèn)的古宅和沿街商鋪還大部分保存著,種德橋一帶,茶館、南貨店、浴室、老正興飯店生意依然興隆,而那時,包括周莊、朱家角在內(nèi)的江南古鎮(zhèn)均尚未開發(fā)。
非??上?,推土機一年年夷平了法華鎮(zhèn),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樓?,F(xiàn)在,法華鎮(zhèn)除了路名尚存,除了徐家匯交通大學門口的殘存石橋,除了侯家弄里的基督教堂“懷本堂”——現(xiàn)在是生產(chǎn)龍虎牌萬金油的中華制藥廠食堂,除了法華禪寺的兩棵古銀杏,所有的老房子和歷史遺跡都隨著城市建設消失了。
不過,住在法華鎮(zhèn)路,生活極其方便,超市、郵局、銀行、醫(yī)院、藥店、菜場、小五金、面包房、電影院、服裝店、美容美發(fā)、大宴小酌,抬抬腿都能走得到。秋霞閣的大包依舊每天排著長隊,靠近番禺路路口的地方更有點小型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