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于2010—2011學年度,開辦了“菜單式自主選擇課程”的實驗活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優(yōu)勢及興趣自主挑選一門或多門課程內容,而教師可以依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特長進行申報“菜單式自主選擇課程”。我選報了“英語表演唱”,課程目標定位在“表、演、唱”,旨在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形成“英語+表演”的教學特色。
低年級學生喜歡形象生動的課堂。如何在緊緊抓牢學生眼球的同時使學生掌握語言,是我在這項課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在一節(jié)需要表演的歌謠課上,我結合學生平日教材中所學的動物詞匯,在學習完有關“喜歡什么”、“樹上有什么”和“我能看到什么”的歌謠后,我邀請班里個子最高的一位學生到講臺前張開雙手扮演“tree”(樹);三位學生將制作的“spider”(蜘蛛)、“bird”(鳥)和“cat”(貓)面具戴在臉上開始表演。表演的學生興趣盎然,演唱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待到演唱剛剛結束,我隨口問出:“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tree?”(樹上還能看到哪些動物呢),想看看學生能不能說出新的內容?誰知,有的學生已經(jīng)做出了猴子的怪臉,有的已經(jīng)做出了蛇的動作……隨后,學生們用已學過的動物詞匯monkey(猴)、dog(狗)和snake(蛇)等新單詞興致勃勃地繼續(xù)表演剛才的歌謠。
在學習“英語感受詞”的課堂上,一位手里總拿著小玩藝兒的女孩子Coco帶來了表現(xiàn)happy(高興)、angry(生氣)、scared(害怕的)和surprised(吃驚的)的所有小面具。她說這是媽媽和她一起制作的。為了在表演唱中能夠節(jié)約時間,媽媽幫她做成了一個個能用手握住的小紙棍面具。當音樂響起時,Coco一邊按照學習內容拍手、跺腳、伸長胳膊、張大嘴;一邊換著各種與動作配套的面具。漸漸地,羞澀的學生少了,張口說英語的學生多了;只滿足于紀律好的學生少了,躍躍欲試想表演的學生多了??粗鴮W生們每次帶回來的小道具,看著他們那份在課堂上為了展示自己的作品而爭取表演的執(zhí)著,我被深深地感動著。如果說每節(jié)課我都是在圍繞如何將學習內容用表演、游戲、佩戴面具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那么在學習的背后,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學生們積極主動和善于動腦動手的學習精神。學生們能夠把自己已有的知識融入到新的語言學習中,并在舉一反三的過程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氨硌莩?,不僅僅是使學生做做動作、學學單詞、唱唱歌曲的形式,它更應是促使學生進入自主學習,實現(xiàn)思維鍛煉、積累語言知識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