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從韓國打道回家,踏進了濟州島國際機場免稅店,見有一東北漢子隨旅行團而來。他身高馬大,要趕在乘登機前將手里攥著的一把韓元花盡,于是在免稅店里抖起威風。他恐怕不會說英語,大概也說不了韓語,嘴里只管“這個那個”地叫著,偌大的店堂里只有他一個人大聲說話,正所謂頤指氣使,將女售貨員撥弄得團團轉(zhuǎn)悠,然后拎著鼓鼓的購物袋晃晃悠悠離去。
此公“掃貨”拉風,現(xiàn)場人為之側(cè)目。
莫非這就是出國旅行“掃貨團”的形象?就像當下流行的說法:此種掃貨人,是把成功穿在身上,把富有印在購物袋上。我想,此公掃貨的當口,除了手中尚有一把外幣,別的什么都沒有了。
說穿了,掃貨張揚,深層里是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
不禁想起《世說新語》說的“石崇王愷爭豪”故事。權(quán)臣王愷從晉武帝那里得來一個二尺高的珊瑚樹,向大臣石崇炫耀。石崇看了并不言語,拿起鐵如意將珊瑚打得粉碎,王愷既惋惜,又認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寶物,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非常嚴厲。石崇說:“不值得遺憾,現(xiàn)在就賠給你?!庇谑撬愿朗窒掳鸭依锏纳汉鳂淙寄贸鰜?,光彩奪目的就有六七棵,都有三四尺高,看得王愷心亂如麻。
《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是將這個故事當作逸聞來記述的,它流傳過程中卻使石崇王愷越來越具有負面形象而飽受詬病,當成了“富得無聊”、“富得空虛”的典型。后人常用這個故事來說明,還是把富裕放在平和心態(tài)中為好。君不見,石崇富有能幾時,千古常嘆綠珠人。世事變遷,石崇沒過若干年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連心愛的美人綠珠都保不住。
世上流傳著數(shù)不清的對暴發(fā)戶形象的鄙視和奚落,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富有要靠教養(yǎng)來滋潤,由美德來幫襯,自信是內(nèi)在的。在這點上,鄰國日本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上世紀90年代初,筆者負笈華府,當?shù)匾晃焕先藥е业缴虉鲑徫?,正好有一個日本旅行團的年輕人也在那里,他們出手闊綽,很快就拎上了大包小包。美國友人指點說:“瞧,那就是日本人,現(xiàn)在他們國家富裕了。”話語中不無感慨。老人年輕時是一名水兵,曾在二戰(zhàn)時投身于太平洋戰(zhàn)場,到過戰(zhàn)后的日本,對那時日本人生活的窘迫很有感受。
當天下午,老人的兒子帶我去看棒球比賽。偌大的賽場坐滿了人,有一處坐著日本觀眾——他們有喜愛棒球的傳統(tǒng),到美國觀光也要看棒球比賽。比賽結(jié)束,新結(jié)識的朋友用手指點我:“瞧,那是日本人坐過的地方?!卑?,原來日本觀眾已經(jīng)散場離去,他們坐過的地方連一片紙也沒有,像剛剛打掃過一樣。
我感到一種震撼:上午,他們購物時是平靜的,雖然買得不少,卻是靜悄悄地買;下午,他們是嚴守公共秩序的,悄然離去,坐過的地方保持清潔。無疑,出國旅行的日本青年給人留下了好印象,這才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信。
收回話頭,誰都說我們中國才是五千年文明之邦,待人以禮,和諧四方。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組團出游,增添閱歷,開闊眼界。他們的笑語歡聲,掃除了國人在昔日閉關(guān)鎖國、遭受“文革”內(nèi)亂時普遍窮困的形象。今天,在亞洲不少旅游點,出現(xiàn)在那里的中國人已超過了日本游客。
需要注意的是,手中有了些銀子的人要自重:你盡可以“掃貨”,盡可以“血拼”,盡可以滿足所有正當需求。不過,在這樣做的時候,完全可以將心境放得平衡、放得平和,不要以為甩出銀子就是“禮”。禮儀是姿態(tài)是教養(yǎng),它需要幾千年文明的積淀,也需要在新環(huán)境里的虛心學習。俗話說:“入境問俗。”既然是出國旅行或是“掃貨”,都應該了解一下當?shù)孛耧L。你在家里大呼小叫、隨地吐痰慣了,出門在外,也許人家就很不接受。反過來也是一樣。
?。ㄗ髡邽槿嗣袢請蠛M獍娓笨偩庉嫞?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