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兵
·護理教育·
實踐教學法在基護實驗教學靜脈輸液中的應用
張紅兵
目的:采用實踐教學法進行靜脈輸液操作訓練。方法:對我校2010級大專班學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法進行靜脈輸液操作訓練比較。結果:實踐教學法技能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傳統(tǒng)教學法技能考核成績,兩組成績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實踐教學法將實驗室練習的操作和臨床實際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法。
傳統(tǒng)教學;實踐教學;靜脈輸液;技能考核
10.3969/j.issn.1672 -9676.2011.23.047
靜脈輸液是基礎護理技術操作的重要考試項目之一,也是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必須掌握的實踐技能,因此靜脈輸液無論在教學還是實踐倍受同行關注[1-4]。根據(jù)我校護理系2008,2009級學生護理技能操作考核結果,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靜脈輸液”教學方法存在不足,針對這些不足,我們在2010級學生“靜脈輸液”操作訓練時,采用實踐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本校2010級護理專業(yè)大專同一班級學生110名,均為女性。文化基礎為高中畢業(yè),全國統(tǒng)考進入本校護理專業(yè)學習,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5名。實驗組學生年齡17~22歲,專業(yè)課成績平均83.6分;對照組學生年齡18~23歲,專業(yè)課成績平均84.1分。兩組在年齡、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均P>0.05)。兩組學生基護實驗課帶教老師由同1名教師負責。
1.2 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師準備好操作用物,逐步講授和示教靜脈輸液的操作步驟,強調(diào)注意事項,然后組織練習,學生通過訓練掌握操作。
實驗組首先讓學生到邢臺醫(yī)專第二附屬醫(yī)院教學病房見習靜脈輸液,讓學生了解靜脈輸液這項操作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性,激發(fā)她們學習掌握這項技術操作的興趣,從而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見習結束分組(5名學生為1小組)討論,通過討論,歸納操作要領,在此基礎上,以學生設計操作步驟為主,教師指導和糾正為輔,逐步學習靜脈輸液的操作步驟,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從病人的角度思考操作中要注意的問題,講解、討論及示教完畢后,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訓練。練習操作前,學生互相準備用物,每小組選1名學生任小組長,訓練2個教學課時,然后由老師指導在教學病房進行實踐操作,這種教學方法將實驗室練習的操作和臨床實際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1.3 觀察指標 實驗課結果后1周對兩組學生進行靜脈輸液技能考核,并對考核成績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軟件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檢驗水準 α=0.05。
表1 兩組學生靜脈輸液考核成績比較(分,±s)
表1 兩組學生靜脈輸液考核成績比較(分,±s)
組別 人數(shù) 考核成績55 64.9 ±3.49 55 88.3 ±5.25對照組實驗組t'值P 27.5276<0.05值
表1顯示,實驗組技能操作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兩組成績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靜脈輸液是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在搶救和治療病人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護士靜脈輸液熟練程度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痛苦和對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度,而靜脈輸液不只是單純的技術操作,它也是道德、責任、技術的融合[5]。傳統(tǒng)教學法教師上課用標準語言,規(guī)范動作,對必考內(nèi)容反復示教,學生上課時死記操作流程,練習時一遍遍模仿教師動作,考前遵照操作步驟按部就班地練習,缺乏分析思考,缺乏對操作要領、原則和技巧的分析,無目的練習操作。為此,我們在實驗課中進行實踐教學法嘗試,通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筆者認為改革后的教學法有如下優(yōu)點。
3.1 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采取學員間互動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交流空間,使之學會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解決矛盾等問題。如在操作練習時,每組選些好學生進行示范操作,然后由他們教會其他學生,最后教師總結評價、補充或糾正。在準備用物時,采取學生互相為對方準備所需用物,這樣既可提高合作能力,又能培養(yǎng)認真、仔細、負責的良好工作作風。
3.2 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升學生對護理工作的熱愛 實踐教學法使學生有目的學習,通過討論總結出了操作要領,使操作時靜脈穿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更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醫(yī)院臨床見習不但可以把已獲得的知識再次應用于實踐,也是今后進入臨床實習的一個重要鋪墊。這種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的學習方法,是一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課堂教學更加深化。
3.3 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實踐教學法要求教師不但有更多的教育學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而且要具備一定的臨床教學經(jīng)驗,通過護生臨床學習的過程使學校教師豐富了臨床經(jīng)驗,收集了講課素材,鍛煉了護生的應變能力及敏銳的觀察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要用新知識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從而積極、有效地促進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因此,臨床學習應該是護理專業(yè)教育中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學習終結的附加內(nèi)容[6]。
[1] 陳曉霞.靜脈輸液治療的實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綜合版)2007,9(14):121.
[2]劉淑芹,程雅玲,于海英. 淺談角色扮演在靜脈輸液實驗課教學中的體會[J].醫(yī)藥世界,2009,11(9):571.
[3] 李蓉梅,袁 玲,陳湘豐,等.靜脈輸液導管護理門診的建立與實踐[J].護理學報,2010,17(1):32.
[4] 查太香,李 影.靜脈輸液無痛拔針方法的臨床實踐比較[J].臨床和實驗原子雜志,2010,9(1):69.
[5] 張艷萍.護士輸液過程中不應忽視的幾個問題[J].護理研究,2003,17(4):474.
[6] 張偉英,李 玲,揚 力.技能教學在臨床護理中的實踐體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4(3):109.
054000 邢臺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二附屬醫(yī)院
張紅兵:女,本科,副教授
2011-05-02)
(本文編輯 王亞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