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壯志,汪璇璣
(鄭州大學體育系,河南鄭州 450001)
三分球新規(guī)則對籃球比賽的影響與對策
多壯志,汪璇璣
(鄭州大學體育系,河南鄭州 450001)
2010~2011年度中國男子籃球職業(yè)聯賽(CBA)采用籃球競賽的新規(guī)則,其中一項是三分線由原來的6.25 m擴大到6.75 m.針對這一變化,通過對已提前使用新規(guī)則的中國男子籃球聯賽(NBL)的一些球隊和球員在此規(guī)則實施前后的三分球命中率的對比分析,探尋其對比賽的影響與對策.
三分球;新規(guī)則;影響;對策;CBA;NBL
三分球最早起源于美國的籃球聯盟ABL(1961~1963),后來被ABA(1967~1976)所采用,而NBA直到1979~1980賽季才正式引入三分球,那時的三分球還只是“例行賽的實驗品”.三分球給了NBA很大的影響,到1980~1981賽季NBA就完全接受了三分球規(guī)則,只是在1994~1995賽季和1995~1996賽季有細微的變化,那兩個賽季的三分線距離都是22英尺.F IBA在1984年的國際賽中也引入了三分球,三分線的距離是20英尺6英寸,約6.25 m.中國一直引用的是F IBA的三分球規(guī)則,三分球的誕生減少了籃下的擠撞、增加了籃下的活動余地,由于籃下的防守嚴密,進攻不易得手,而實施三分遠投后拉開了籃下空間,有利于擴大進攻和防守的區(qū)域;其次,它更有利于發(fā)揮小個子隊員的作用,使其也成為強有力的攻擊者,使得比賽更具觀賞性和參與性.隨著籃球運動的發(fā)展,三分投籃的技戰(zhàn)術配合與得分已日益成為籃球比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將成為取得比賽勝利的有效武器.伴隨著比賽的激烈程度和受歡迎程度的提高,2010年F IBA在第16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采用了新的三分球規(guī)則,中國緊跟世界籃球發(fā)展趨勢也采用了三分球新規(guī)則,三分線由原來的6.25 m擴大到6.75 m,這勢必對中國男子職業(yè)籃球聯賽(CBA)競賽產生一定的影響.為此,本論文通過對中國男子籃球聯賽(NBL)在實施三分球新規(guī)則前后球隊與球員三分球命中率的變化進行分析,以探尋此規(guī)則對中國男子籃球職業(yè)聯賽競賽的影響及對策.
以2009年NBL四強廣州自由人隊、廣州六穗隊、廣東長安集團隊以及江蘇同曦隊和2009年三分球命中率前10名中部分球員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針對本文所涉及的內容,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所有技術統(tǒng)計數據均從NBL官方網站獲得.
(2)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看2009年與2010年NBL部分比賽錄像,發(fā)現四強球隊和球員在三分球方面所暴露的問題.
(3)數據統(tǒng)計法 把2009年NBL四強和在三分球命中率前10名中部分球員與2010年的NBL三分球數據進行歸類統(tǒng)計,通過比賽數據統(tǒng)計得出四強球隊和在三分球命中率前10名中部分球員三分球方面存在的問題.
(4)比較分析法 對所收集的資料和數據進行整理、歸納和分類,通過2009年NBL四強和三分球命中率前10名中部分球員在實施新規(guī)則前后三分球數據的對比分析,探究其影響與對策.
籃球運動的規(guī)范——籃球規(guī)則伴隨籃球運動的發(fā)展,也在不斷地修訂、完善,進而促進籃球運動的更快發(fā)展.三分球作為一項增添規(guī)則,在籃球運動的發(fā)展中作用如何?我們可以借用NBA里的一句名言“僅僅靠三分球永遠贏不了比賽,但是三分球絕對可以改變比賽”來說明.這句名言詮釋了三分球的出現對籃球運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2010年NBL競賽規(guī)程執(zhí)行了F IBA規(guī)定的新規(guī)則,三分線由原來的6.25 m延長到6.75 m,這次修訂引起了國內籃球界業(yè)內人士的普遍關注.
通過表1[1]可以看出:與2009年相比,2010年廣州六穗隊三分球的投籃命中率上升了4.0個百分點,江蘇同曦隊三分球的投籃命中率上升了0.2個百分點,廣州自由人隊三分球的投籃命中率下降了10.4個百分點,廣東長安集團隊三分球的投籃命中率下降了4.9個百分點,廣州自由人隊下降幅度較大.4支球隊的三分球場均投籃次數都呈明顯的變化,江蘇同曦隊上升了5.1次,上升幅度最大;廣東長安集團隊下降了4.5次,下降幅度最大.
三分球作為比賽場上的得分利器和戰(zhàn)略武器,對比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廣州六穗隊、江蘇同曦隊針對規(guī)則的變化,在賽季前都加強了三分球的訓練,對三分球新規(guī)則做了充足的身體、心理準備,顯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別取得了NBL第2階段A組前兩名.
通過表2[1]可以看出:NBL 5名隊員的三分球投籃命中率呈現明顯的下降,其中劉旭下降了6.6個百分點,下降幅度最小;劉陽下降了50.9個百分點,下降幅度最大.三分球新規(guī)則的執(zhí)行,顯然使NBL大多數球員尚未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導致命中率顯著下滑.
籃球是一項以得分多少論輸贏的比賽項目.得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支球隊進攻能力的強弱.而三分球就是其中重要的顯示指標之一,通過三分球的統(tǒng)計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實施三分球新規(guī)則對各隊及隊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對球員,尤其是外線球員(投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球員要具有更高的超遠投能力,這樣才能發(fā)揮其特點;
(2)使內外線更加趨于平衡,使籃球場上的對抗可以發(fā)生在任何一個角落,促進了內外攻守的平衡,使籃球運動朝著合理的方向發(fā)展;
(3)使戰(zhàn)術更加多樣化,三分球技戰(zhàn)術提高到進攻體系比較重要的位置,使得它具有更高的攻擊性和侵略性.因此,國內籃球隊伍急需應變,以適應三分球新規(guī)則的改變.
(1)實施新三分球規(guī)則后,NBL各隊及隊員三分球命中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2)NBL各隊及隊員尚未做好實施三分球新規(guī)則的身體、心理準備;
(3)由于三分球新規(guī)則的實施、三分球區(qū)域的擴大,改變了以往的三分球技戰(zhàn)術,使戰(zhàn)術更加多樣化;
(4)三分球新規(guī)則使內外線攻守更加平衡.
(1)NBL、CBA等國內球隊應加強遠距離三分球的練習,以適應三分球新規(guī)則的變化;
(2)國內球隊隊員應加強身體素質的訓練,尤其是核心力量和上下肢力量的訓練,使其具備投遠距離三分球的身體素質[2];
(3)加強心理素質的鍛煉,在日常訓練中加強遠投三分的心理素質、注意力的集中、意志的堅定和心理自我調節(jié)方法的訓練,使運動員必須具備隨時調整自己進入比賽境界的心理素質,以達到心理適應程度;
(4)教練員應運用三分球新規(guī)則的變化,豐富球隊的技戰(zhàn)術打法,以適應比賽場上瞬息萬變的需要[3].①利用基礎配合創(chuàng)造三分投籃機會,可采用突破三分球內外策應,外圍掩護等方法;②利用全隊配合組織來創(chuàng)造三分投籃時機,分外球時,采用掩護來創(chuàng)造三分投籃機會,陣地進攻時利用內外策應,突破分球,外圍掩護和外圍球的有機連續(xù)的組合來創(chuàng)造三分球的投籃時機;③利用進攻籃球板、組織三分投籃機會,在搶到籃板時,外圍的隊員一般情況下是無人防守的,將球及時地傳給外圍的投手,又是一次非常好的投籃機會[4].
[1] 中國籃球協(xié)會官方網站.NBL球隊數據統(tǒng)計[EB/OL].[2010-10-30].http://www.cba.gov.cn/cbastats/nbl/team_stats_pts_curt_a.aspx?startshift=1&endshift=0&sort=pts.
[2] 武軍.籃球比賽中三分球的作用及其對技戰(zhàn)術影響的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1(5):70-72.
[3] 王晨宇,張學領,高衛(wèi)華.論三分球在現代籃球比賽中的作用[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3):33-35.
[4] 龔英翔.在籃球比賽中提高三分球命中率探討[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12):140-141.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w 3-Pointer Rules on BasketballMatch
DUO Zhuang-zhi,WANG Xuan-j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In the Chinese BasketballAssociation(CBA)of the year 2010~2011 the new rules,one ofwhich is that the length of the three-point line will be raised from 6.25 m to 6.75 m,will be adopted.And in response to this change,analyzed the differencesof the three-point shooting percentages between the teams aswell as team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League(NBL)before and after the new rules.Explored its impact on the game and counter measures.
3-pointers;new rules;influence;countermeasures;CBA;NBL
G841
A
1007-0834(2011)01-0076-03
10.3969/j.issn.1007-0834.2011.01.024
2010-11-16
多壯志(1964—),男,河南鄭州人,鄭州大學體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