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霞,辛 琳
(上海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上海 201600)
話語標記語與高職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相關實證研究
魏東霞,辛 琳
(上海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上海 201600)
為了研究話語標記語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筆者根據(jù)需要重新對話語標記語作了分類,然后分兩個階段先后在應用英語專業(yè) 102名學生中實施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某些話語標記語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的閱讀理解產(chǎn)生干擾,但在集中講解和訓練之后,這種干擾會降低。最后,筆者總結出與學生閱讀理解較相關的一些話語標記語并歸納總結了話語標記語的語篇功能。
話語標記語;話語標記語分類;語篇功能
對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就業(yè)是首要問題,而在求職時沒有英語四、六級證書成了許多學生求職路上的攔路虎。四、六級考試中閱讀理解分值所占比例很高(老題型中占 40%,新題型中占 35%),學生在這一部分失分很多,大多數(shù)正答率在 50%以下。在連續(xù)兩次的英語四級考試中,應用外語系共有 114人參加,其閱讀理解平均成績?yōu)?173.39分 (閱讀總分為 284分);很多拿到證書的學生也認為最困難的部分是閱讀理解,特別是增加了快速閱讀之后。如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就成為高職學院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筆者分析了近兩年本院學生參加四、六級考試后閱讀理解的成績并進行了大量的訪談后發(fā)現(xiàn):詞匯量雖然是學生得分低或做不完題目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但在生詞量較少的情況下,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得分仍然很低,這表明除了詞匯量,還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如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基礎知識掌握的不足等。但筆者認為話語標記語與學生的閱讀理解也有很大關系。
話語標記語(DiscourseMarkers,簡寫DMs)是標示當前話語和前述話語之間序列關系的詞或短語,在篇章語言學中也稱為關聯(lián)詞(Connectives),是言語交際中的一種常見“插入”現(xiàn)象,其側重前后句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DMs在語篇中具有重要作用,篇章的連貫分為意義上的連貫與結構上的連貫,而篇章結構上的連貫是通過這些關聯(lián)詞來實現(xiàn)的。
在 20世紀 70年代末期,隨著語用學這門新興學科的孕育、確立與發(fā)展,開始出現(xiàn)了 DMs的語用研究:如 Van Dijk (1979)、Fraser(1980)。進入 80年代以后,西方語言學界很多學者對言語交際中類似的話語標記語產(chǎn)生了興趣,比如Schourup(1982)、Schiffrin(1987)、Blakemore(1988、1996)、Unger(1996)等。雖然學者們對 DMs的范圍及數(shù)量眾說紛紜,但有一點越來越趨于認同:類似詞語或結構的功能主要是語用的,而不是句法的或語義的。在國內,有些學者對 DMs也進行了理論方面的探討與研究 (冉永平,2000;劉禮進,2002;張德祿,2002;閏濤,2002)。
隨著語用學的普及,DMs的語用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如DMs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研究;DMs“其實”及其英譯的語用功能探析(唐斌,2007);DMs及其翻譯中的語用充實 (薛媛,2003)以及 DMs在日常交際中的作用。他們的研究都有一個共同點:研究DMs在英語輸出(output)方面的作用,即在口語、寫作、翻譯方面所起的作用。目前,DMs在英語輸入 (input)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有的學者開始研究DMs與聽力預測能力之間的關系,有的研究關聯(lián)詞對學生聽英語講座理解能力的影響,但是它在英語輸入另一種形式,即在英語閱讀方面還鮮有研究。
2.1 研究問題
本次實驗涉及兩個問題:1)哪些話語標記語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會有較大得影響;2)話語標記語的主要語篇功能。
2.2 研究對象
在本校應用外語系應用英語專業(yè)二年級中抽取四級考試通過(425分以上)的 10名學生,以及應用英語專業(yè)一年級 2個班 65名學生作為被試者。實驗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二年級 10名被試者中進行,屬實驗組,其他 27名本班學生為對照組;第二階段在一年級 65名被試者中進行。
2.3 實驗前準備
2.3.1 問卷設計及分析
問卷結果調查的問題是筆者根據(jù)本次實驗需要進行設計,包括 4個客觀題和 2個開放式問題。對象為我院應用外語系應用英語專業(yè)二年級 37名在校學生。發(fā)卷 37份,實收 37份;只有第 1個開放式問題,有 2位同學放棄,其余問題 37人全部作答。
在問卷結果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對話語標記語的界定不是很清楚。對 DMs不是很清楚,尤其對于表示態(tài)度的標記語,如 admittedly、luckily、fortunately等,沒有 1個學生寫出。
2)對話語標記語在文中的作用認識不一。雖然認為連詞對閱讀理解有幫助,但在哪方面有助于閱讀理解意見不一致;同時對需要了解DMs哪方面的知識,學生的需求也是模糊不清。
3)對話語標記語不太關注。在對待DMs的態(tài)度上,學生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有 97.3%的人在閱讀理解中有時注意有時不注意這些連詞。
出現(xiàn)這些問題,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還是認識不清。在長期的英語閱讀教學中,一直受到關注的是語法、實詞 (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對閱讀理解的影響,而忽視DMs在閱讀理解中所起到的作用。即使有的教師意識到某些常用DMs在文中的片面功能,也只是在講解課文或做題中順便做講解,沒有系統(tǒng)充分地給學生進行講解和練習,這些都造成學生認識上的不足,導致實踐中也不太關注這些詞。
2.3.2 閱讀材料的收集及處理
為保障閱讀材料的可信度,本次使用的閱讀材料均來自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及大學英語分級測試題庫(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筆者通過兩種形式,即多選一形式與完型填空形式,測試閱讀理解能力及對DMs的實際應用能力。
2.3.3 話語標記語分類
Halliday(1992)在功能語法導論中采用了“祥述”(e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和“增強”(enhancement)這種以邏輯關系語義 (logico-semantic relations)為切入點的話語標記語三分法;朱永生 (2000年)等人認為 Halliday的三分法十分清楚,類型的涵蓋面比其它分類法明顯擴大,完整性和可應用性亦明顯增強。但是筆者根據(jù)問卷調查的結果并結合其他學者 (陳明瑤,2005;李楠,2006)的分類方法,基于容易讓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又重新對經(jīng)常使用的 DMs進行了分類,共分 10類,暫不考慮語法銜接和語音銜接。
表 1 話語標記語分類表
2.4 研究過程
2.4.1 實驗第一階段
本階段主要對二年級 10名被試者進行相關培訓及測試,為期 6周。筆者使用有聲思維 (史詩玉,2006)方法讓學生記錄在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此方法可以直接反映出讀者是如何閱讀理解文章的:首先把關聯(lián)詞抽出的閱讀材料發(fā)給被試者來做,然后再把原文發(fā)給被試者,要求在做題時,通過有聲思維記錄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并把相關部分在原文中用下劃線標出,隨后被試者和筆者一起討論,了解并掌握其功能。
2.4.2 實驗第二階段
在二年級少數(shù)被試者測試的基礎上,擴大測試范圍,在應用英語專業(yè)一年級中展開實驗,65名同學參加 10篇閱讀材料(共 50道選擇題)的測試。筆者對每篇閱讀理解分析,標出受 DMs影響較大的選項 (group1)和受 DMs影響比較小的選項(group2)。測試集中在 6周,試題全部是主觀題,測試結果由我院專用閱卷機閱出,同時得出每題難度分析,受 DMs影響較大的答案有 26個,受DMs影響較小的有 24個,筆者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10.0進行獨立樣本 t檢驗。
在集中幾次講解話語標記語在文中的作用后,筆者又對這 65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小測試,本測試有 4篇閱讀理解,20道試題全部是主觀題,測試結果仍由我院專用閱卷機閱出,同時得出每題的難度分析,受 DMs影響較大的答案有 12個,受其影響較小的有 8個,根據(jù)閱卷結果,筆者再次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10.0進行獨立樣本 t檢驗。
3.1 二年級被試實驗后成績分析
實驗后的考試成績按照兩組參加英語六級的成績進行比較,對照組平均分為 404.0,實驗組為 431.67(大學英語六級通過分數(shù)為 425分),表示英語六級已經(jīng)及格。
3.2 實驗第二階段成績分析
根據(jù) 65名被試參加 10篇測試 (共 50道題)后機器閱卷的結果,筆者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10.0進行了獨立樣本 t檢驗,結果如表2。
表 2 培訓前學生閱讀理解 t檢驗
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P=0.003<0.01,這說明學生的閱讀理解成績與DMs的影響存在聯(lián)系。
在筆者集中講解DMs的主要功能之后,又對這 65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小測試,結果如表 3。
表 3 培訓后學生閱讀理解 t檢驗
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P=0.275>0.05,學生的閱讀理解受相關DMs的干擾明顯下降,這說明短期內經(jīng)過系統(tǒng)講解DMs在文中的作用后,可以減少DMs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干擾。
3.3 實驗后訪談與小結
實驗結束后,筆者曾口頭訪談二年級被試者,他們普遍反映,現(xiàn)在對DMs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閱讀中比較自覺地關注它們的功能,并且能夠在寫作時比較準確地使用DMs。在一年級的實訓結束后每個學生都寫了實訓小結,65名學生中 80%認為清楚了DMs的一些功能以及授課教師講解的閱讀技巧對他們的閱讀理解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對理解文章的篇章結構和作者的寫作脈絡都有很大幫助。
通過整理二年級學生通過有聲思維所做題目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分析一年級 65名學生的閱讀測試結果分析,筆者整理出比較影響他們閱讀理解水平的話語標記語類別的詞語,結果如下:
表轉折:but,yet,on the other hand,however,on the contrary,instead,apart from that,except for that,alternatively
表話題轉換:by the way,incidentally,okay,etc.
表因果:so,therefore,consequently,hence,as a result,in consequence,on the grounds,other wise,in that case,in view of
表增加:also,in addition,moreover
表舉例與解釋說明:for example,for instance,thus,to illustrate,such as,and so on,take…for example,that is,that is to say,namely,itmeans,in otherwords,Imean to say,to put to another
表分述:then,next,again,and,and also,besides,moreover,furthermore,in addition
為什么單獨說這一句呢?因為這句讓我特別有感覺,大家猜個腦筋急轉彎,請問初一和十五,什么時候月亮更圓?正確答案是,什么時候的月亮,都是一樣圓。
表類比與對比:like,unlike,in comparison with,comparatively,in contrast
表時空轉換:meanwhile,previously,prior to,simultaneously
表總結:in short,briefly,in a broad sense,to cut the long story short,as
表態(tài)度:surely,undoubtedly,fortunately,unfortunately,luckily
3.5 話語標記語的主要語篇功能
從學生問卷調查整理出的DMs以及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的答案選擇上可以看出,盡管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除了幾個不是很常用的詞 (如:alternatively,to illustrate,comparatively,meanwhile,previously,prior to,simultaneously)以外,對這些 DMs的單詞意思基本清楚,但是大多數(shù)并不是很清楚其功能如何,即使有些漢語意思差不多,但在文章中所起作用方面會有很大差別。
筆者對常用話語標記語的主要功能進行了總結:
1)組織全篇文章結構:這可以使作者思路得以突顯,尤其在轉變話題,總結概括問題,突顯順序和表達作者態(tài)度等方面作用更加突出。
2)幫助預測語義:胡壯麟認為:“通過這類連接詞,人們可以了解句子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甚至可以經(jīng)前句從邏輯上預見后續(xù)句的語義?!边@種作用會幫助讀者邊讀邊思考,提高閱讀理解水平。
3)幫助猜測生詞含義:可以通過DMs的基本功能,根據(jù)前后句子單詞或詞組的使用來推測生詞的含義。
4)突顯連貫(Coherence):話語標記語在結構上起到了組織功能,使之銜接緊湊,而銜接的結果便是語義上的連貫。話語標記語的使用會突顯作者的思路,同時使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更加明顯,使連貫在結構和意義上更加突出。
5)幫助理解語篇深層含義:根據(jù)李叢禾的觀點,DMs的語用功能體現(xiàn)在顯義層面上 (話語的明說內容),對推導話語所表征的語義信息直接進行制約;還體現(xiàn)在隱義層面上(隱含信息)它能影響話語理解時的語境構建。DMs的這些功能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深層次理解語篇的含義,達到全面理解全篇甚至達到欣賞的境地。
如果能夠借助DMs在結構、連貫、預測、猜詞和對深層理解上的作用,學習者對文章的理解會更透徹,閱讀水平會得到提高,同時閱讀速度也會加快。
在今后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注重DMs的針對性輸入,讓學生能基本清楚其語篇功能,在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上都會有所提高。這些DMs的基本單詞意思比較簡單和單一,但是學生很容易在閱讀時忽視或重視不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使用 Gass(1988)提出的“注意”原則,讓學生對DMs有足夠的重視,并能夠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以便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從而提高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當然,閱讀理解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并非只靠對DMs的功能認知就可以解決,但 DMs在閱讀理解中的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覷。
本次實驗中,筆者收集整理DMs并根據(jù)實驗的需要重新對它們進行了分類,實驗時間為一年,使用統(tǒng)計軟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閱讀理解受到DMs的干擾,但在經(jīng)過短期講解DMs的語篇功能和集中培訓后,這種干擾有所降低;筆者總結了DMs是的主要的語篇功能,并對今后的英語閱讀教學有一些新的認識和啟發(fā)。但是本次實驗也存在不足之處:如問卷設計較簡單,涵蓋內容不夠全面;對話語標記語的主要功能進行了總結,但是還不夠具體,比如同樣的標記語在不同的文體中對閱讀水平的影響是否相近等等。當然,英語閱讀是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學生的閱讀理解也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如:較長的定語從句、比較專業(yè)的術語、學生的閱讀技巧等等。筆者希望能繼續(xù)研究這一課題的使用價值并推廣使用,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1]Schiffin.DiscourseMarkers[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Van Dijk T.A.Text and content: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London:Longman,1997.
[3]陳明瑤.論語篇連貫與話語標記語[J].上海翻譯,2005,(4).
[4]程曉堂,王琦.從小句關系看學生作文的連貫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7).
[5]劉禮進.話語生成與理解:語序標記語作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5).
[6]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7]李叢禾.英語連詞AND及其并列句的語用功能分析[J].外語教學,2006,(3).
[8]李楠.話語標記語及其語篇連貫功能[J].邢臺學院學報,2006,(4).
[9]李勇忠.論話語標記在話語生成和理解忠的作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1).
[10]苗興偉.語篇的信息連貫[J].外語教學,2003,(3).
[11]冉永平.話語標記語 well的語用功能[J].外國語,2002,(3).
[12]冉永平.國外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0,(4).
[13]史詩玉,王同順.外語閱讀中的漢語思維[J].外語研究,2006,(1).
[14]閆濤.話語標記語及其語篇功能[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2,(6).
[15]席建國,陸鶯.英漢對比標記語意義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2).
[16]薛媛.話語標記語及其中翻譯中的語用充實[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7).
(責任編輯:潘 敏)
2011-04-15
魏東霞(1970-),女,山東泰安人,上海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生。
H319.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2080(2011)04-00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