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敏
筆者一直以來的觀點是,語文教學的承載,遠遠不是一個學科如此簡單。語文教學所包含的,不僅僅是遣詞造句,起承轉合,更重要、更深刻的是生活的教學。
語文是教會我們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表達生活的學科。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我們觀察到,體驗出,然后表達成文,于是便引出千萬人的共鳴,有些更是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稱為千古絕唱。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夜不能寐,記錄下眼前所見之景,被人傳唱千年;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短短幾個字,如此簡單的場景,卻寫出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凄涼;《項脊軒志》里“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辈粍勇暽痪淇此崎e談,卻不知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朱自清的《背景》,父親送別兒子的瑣碎細節(jié),寫在筆下,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艾青說:“生活是藝術所以生長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與情感必須在它的底層蔓延自己的根須。”觀察生活、體味生活、表達生活,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精髓所在。
用生活的心境來學習語文,各種文學作品的意境與情感才能得其真味。我們讀趙師秀的《約客》: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這一首七言絕句,以摹寫江南水鄉(xiāng)梅雨時節(jié)夜晚的雨景表達作者當時的心境,很多學生會認為這首詩的理解有難度,但其實如果把自己設身處地地放在作者的位置,感受此情此景,不消揣摩,作者的心緒便自然而然可以體會得到了。想象一下,黃梅時節(jié),細雨綿綿,池塘里漫漫春草,青蛙的叫聲連成一片,約了朋友來訪,卻遲遲沒有等到,燈影昏黃,自己一人坐在窗前,百無聊賴地拿棋子敲打著書桌,偶爾震落下一點燈花。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處之景,體會作者的生活,那么詩中所流露出的點點閑愁和作者悵惘失望的情緒就馬上躍然紙上了。這些生活的細節(jié),細雨、蛙聲、閑敲棋子震落燈花,使全詩蘊藉含蓄,有無窮的韻味。
好的文學作品也都來源于生活的點滴細節(jié)。林洪的《山林清供》里有一個故事,說的是蘇易簡的一段,宋太宗問蘇易簡:“食品稱珍,何者為最?”對曰:“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臣心知虀汁(泡菜的湯汁)美?!碧谛柶涔省T唬骸俺?,一夕酷寒,擁爐燒酒,痛飲大醉,擁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見殘雪中覆有虀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滿飲數(shù)缶。臣此時自謂:上界仙廚,鸞脯鳳脂,殆恐不及也?!?/p>
多么有愛的故事,夜色淳淳,清月朗照,半夜忽醒,掬雪盥手,滿飲數(shù)缶虀汁,閑逸平和,沖淡悠遠,讀之余香滿口,思之平安喜樂。
筆者曾經特別愛讀《紅樓夢》里的一段:“一日清曉,寶釵春困已醒,揭帷下榻,微覺輕寒,啟戶視之,見苑中土潤苔青,原來五更時落了幾點微雨?!辨告笖?,不動聲色,卻是磁石一般,令人不禁心神向往。
平淡之中,自有一股魔力,讓人反復思量,心神搖曳。這就是生活之細節(jié)的魔力。
細節(jié)是袁枚筆下的“壇高三尺酒一尺,去盡酒魄存酒魂”。咋覺味道淡如,但若羼入三四分新酒,便覺芳香透腦。淳淳的,悠悠的,不特別關注留意不到它的存在,可它卻在不經意間滋潤著你的生活,倘若細細品味,便覺精美難言,讓人心中分外熨帖。
細節(jié)是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細節(jié)是馬致遠的“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細節(jié)是“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細節(jié)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語文教學要啟發(fā)我們觀察生活,引導我們體會生活,教會我們表達生活,收集生活中被人遺漏的細節(jié),醞釀出美的篇章。
生活的細節(jié)是半夜時分,靜靜地守在一朵曇花前,默默地等待綻放那一刻的絢爛,生活的細節(jié)是清晨拂曉,輕輕地打開窗子,呼一口新鮮空氣,遠遠地眺望那天邊的云。
生活的細節(jié)是從門上拿下干枯的艾草,聽枯草漸漸碎裂的聲音。
生活的細節(jié)是泡一杯濃茶,看清亮的水漸漸變得碧綠。
生活的細節(jié)是翻開一本陳年的厚厚的書,看塵土簌簌地下落。
生活的細節(jié)是盛夏的傍晚,在鄉(xiāng)下的老屋,傾聽小蟲快樂的呼喊。
生活的細節(jié)是偶爾醒來的深夜,坐起看窗外遙遠處的點點燈光。
生活的細節(jié)是打開窗子,清風吹來,看書桌上的白紙一張張飛起,落下。
生活的細節(jié)是漫漫秋夜,伴耿耿秋燈,聽綿綿秋雨在滿地堆積的落葉上遲疑,然后悄悄滲透,傳出沙沙的私語聲。
生活的細節(jié)之美無處不在。一個不經意的瞬間,一種喜樂悄悄隱進心靈,然后,輕輕游走。而語文的教學,則正是把生活的細節(jié)錄以文字,書以篇章,與人分享,引人共鳴。能夠啟發(fā)于生活,改變于生活,才不辜負語文教學所期許的承載。
(作者單位 山東省臨邑縣成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