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晶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實驗與調查
關于加強鶴壁市業(yè)余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教練員隊伍建設的思考
劉 晶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近兩年體育舞蹈在鶴壁市迅速發(fā)展,作為一個新興項目,其教練員隊伍建設相對不成熟,嚴重制約本市體育舞蹈的發(fā)展。為保障鶴壁市地方性地區(qū)體育舞蹈的健康開展,提高全國體育舞蹈運動的水平,本文以河南省鶴壁市少年體育舞蹈的發(fā)展為研究課題,通過分析鶴壁市青少年體育舞蹈發(fā)展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對策性思考,旨在為鶴壁市有效地開展青少年體育舞蹈提供理論參考。
青少年;體育舞蹈;教練隊伍
1.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近10年體育舞蹈雜志、全國體育期刊相關體育舞蹈項目方面的研究資料,閱讀體育發(fā)展從書,對相關資料進行歸納總結,為本文的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
1.2 問卷調查法
根據所需研究信息,設計了教練員調查問卷,對河南省鶴壁市10家青少年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教練員進行了問卷調查。
1.3 數理統(tǒng)計法
主要采用一般描述統(tǒng)計、頻數統(tǒng)計法對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 專家訪談法
就本文涉及的一些問題,對國內體育舞蹈教育專家及學者進行了咨詢,并走訪了鶴壁市體委負責體育舞蹈協(xié)會籌備工作的領導及成員,對本文有關內容做客觀的指導與評價。
2.1 教練員的數量不充足
“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是運動訓練過程的設計者和管理者,是青少年運動員的教育者和指導員。”教練員隊伍合理的年齡結構、豐富的執(zhí)教經驗、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為高質量訓練隊提供保障。
教練員與運動員的數量比可以反映教練員數量的狀態(tài)。“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普通業(yè)余體校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的配備不低于1 ∶ 12(人)?!柄Q壁市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屬于普通業(yè)余體校,教練員與運動員的配備比例應不低于l ∶ 12(人)。通過表1可知,僅有紅帆船、羅蘭兩家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教練員與學員的比例符合要求。這種比例有利于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有時間力去對運動員進行個別指導,制定因人而異的訓練計劃,從而提高訓練的科學化。其余8家培訓機構均出現(xiàn)教練員嚴重不足的情況,學生與教練員的比例失調,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對學員進行個別指導;不利于因人而異地制定訓練計劃,提高訓練過程的科學化。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教練與運動員最高的比例是1 ∶ 17,平均比例為1 ∶ 13,在這種教練員緊缺的情況下,很難保障每一位學員都能時常受到教練的關注,嚴重影響訓練質量。面對體育舞蹈教練員嚴重不足、學生多教練少的現(xiàn)象,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加強教練員隊伍。
2.2 教練員的執(zhí)教經驗還有待豐富
2.2.1 教練員的年齡結構教練員的年齡結構是指教練員群體中各年齡段人數之間的比例關系,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教練員群體的工作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少兒體育舞蹈的高水平教練員出成績的最佳年齡是36~45歲之間。
調查顯示,在調查的14名鶴壁市青少年體育舞蹈培訓的教練員中,年齡21~ 30歲的教練員占總數的21%,他們精力充沛,具有較強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是青少年體育舞蹈培訓教練員隊伍的主力軍,肩負著發(fā)展未來鶴壁市體育舞蹈事業(yè)的重任。31~40歲的教練占教練員人數的50%,他們經驗豐富,是青少年體育舞蹈培訓教練員的主要力量。另外,41~50歲的教練員占總數的21%,他們仍然活躍在青少年培訓工作的第一線,其豐富的授課經驗也是促進鶴壁市青少年體育舞蹈培訓健康發(fā)展的原因。根據鶴壁市目前的發(fā)展情況,可以看出鶴壁市大部分教練員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技術水平、科學的訓練理論等業(yè)務方面還有待提高。
表1 教練員與運動員比例 (N=14)
表2 教練員執(zhí)教年限統(tǒng)計表 (N=14)
2.2.2 教練員的執(zhí)教年限執(zhí)教年限由教練員從事教練工作時間的長短體現(xiàn),它主要反映教練員的資歷和教學經驗。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取決于教練員,學員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練員的執(zhí)教水平。表2顯示,有5年以上執(zhí)教經驗的有5人,占總人數的35.71%;有3~5年執(zhí)教經驗的有3人,占總人數的21.43%;有1~3年執(zhí)教經驗的有4人,占總人數的28.57%;1年以下執(zhí)教經驗的有2人,占總人數的14.29%。此外,鶴壁市青少年體育舞蹈的訓練是從1996年開始的,至今才14年,因而教練員執(zhí)教年限相對較短。
2.3 教練員隊伍中高學歷人才仍是空白
學歷是衡量其知識水平的標準之一,代表一個人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程度,教練員的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練員運用多學科知識指導訓練的能力。教練員的職稱可以反映其訓練水平和學術水平,也是社會對其科研能力和訓練能力認可的反映。因此,學歷和職稱是反映教練員隊伍文化素質和業(yè)務素質的重要指標。調查結果顯示,鶴壁市體育舞蹈教練員的學歷分布在本科和??苾蓚€階段,其中本科學歷的教練員有10人,占總人數的71.43%,是鶴壁市青少年體育舞蹈教練員學歷結構的主體。調查結果證實,這部分教練員具有一定的運動訓練理論、心理學基礎、教育學等其他知識背景。??茖W歷的教練員有4人,占總人數的28.57%。數據顯示,鶴壁市教練員的職稱結構基本合理。但尚無一人有研究生學歷,這與體育舞蹈在河南省起步晚、不受重視等有一定的關系。
盡管數據顯示鶴壁市青少年體育舞蹈教練員達到本科學歷人數遠遠超過半數,但在實際訓練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問題:(1)接受體育舞蹈系統(tǒng)教育的教練員比重小。由于體育舞蹈在鶴壁市起步晚,第一批體育舞蹈練習者還沒有走上教練崗位,導致目前鶴壁市無專業(yè)體育舞蹈教練員。(2)教練員對科研的不重視,導致與國內外先進的訓練理論、訓練方法產生差距嚴重脫節(jié)。(3)在競技水平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練員不但需要有較強的教學能力,還需要有創(chuàng)編能力、管理能力、學習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教練員認為自身在教學時還需要完善的能力為創(chuàng)編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分別占78.57%、64.29%、57.14%。
整體來說,鶴壁市體育舞蹈教練員學歷水平不高、對國內外先進體育舞蹈技術發(fā)展不關心、缺乏理論知識,這不利于教練員在訓練中對科學訓練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拓,抑制了鶴壁市體育舞蹈快速、高質量的發(fā)展。
2.4 缺乏來源于體育舞蹈專業(yè)的教練員
鶴壁市現(xiàn)有教練員都是半路出家改行而來,在這14名教練員中,有4人的運動背景(各體育院校非體育舞蹈專業(yè))與體育有關,占總數的28.57%,這些教練員有著較強的動作學習能力,肢體比較靈敏,能在短時間內學會體育舞蹈,但動作缺少體育舞蹈的柔美,多了一份體育運動的剛健,應該在今后加強舞蹈培訓。
執(zhí)教前為其他舞種專業(yè)的教練員占57.14%,這些教練有著豐富的舞蹈專業(yè)訓練和比賽經驗,屬于同項群運動的正項遷移,能比較準確地體會體育舞蹈的動作感覺,將正確的體育舞蹈動作要點準確地傳授給學生,但在文化素質、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理論知識方面不能滿足當代體育舞蹈的要求,尤其是那些從小參加舞蹈培訓的教練員。所以,提高這些經驗型教練后期的文化、理論方面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其中2位教練員的運動背景既與體育無關也與舞蹈無關,這部分教練員均為悟性較高、對新知識接受快、長期參與體育舞蹈練習的愛好者。這部分教練員舞蹈動作不規(guī)范,但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能力較強。
為保證鶴壁市體育舞蹈穩(wěn)步、快速發(fā)展,應該加強教練員培訓,同時還應多引入專業(yè)教練員使青少年體育舞蹈的訓練充滿活力。
運動經歷對于教練員來說是曾經的輝煌,更是自信與成功的體現(xiàn)。因為教練員在從事體育運動活動的過程當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而這些運動經驗會被教練員內化,將其從運動實踐升華為理論知識,再把這些知識運用到訓練比賽中,幫助運動員掌握技戰(zhàn)術的運用,并能夠自我調整心理狀態(tài)。通過這種“實踐——理論——實踐”的方式,幫助教練員在其所任教的專項上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和出色的教學能力。
3.1 加強鶴壁市體育舞蹈教練隊伍的培養(yǎng),引進優(yōu)秀教練員,壯大教練員隊伍。
3.2 教練員應該時刻關注國內外體育舞蹈的最新動態(tài),與世界接軌;經常參加教練培訓,加快教練員知識更新速度。
3.3 教練員應加強科研力度。加強從體育舞蹈的起源、發(fā)展,體育舞蹈對社會文化生活的影響,到注重基本技術、舞蹈韻味、舞蹈感覺等訓練方法方面的研究。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體育管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3] 李誠志.教練員訓練指南[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4] 張永龍.安徽省競技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6.
[5] 沈麗群.上海市少兒拉丁舞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G812.7
A
1674-151X(2011)06-09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6.044
投稿日期:2011-01-04
劉晶(1985 ~),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