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紅
隨著國有企業(yè)深化改革的進程,國有企業(yè)內部產業(yè)結構、組織結構和員工隊伍結構的大幅度調整,徹底打破了原先計劃經濟時期的格局,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法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出經濟結構多元化,勞動關系復雜化,就業(yè)方式、分配方式多樣化的特點,這給國有企業(yè)工會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zhàn),面對新的形式,如何全面履行“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重任,是各級各類工作干部必須研討的重要課題,下面是個人對新時期國有企業(yè)工會工作的點滴粗淺認識,謹供同行們參考。
把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作為工作的重點
《工會法》中明確指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能。將“維權”從工會四項職能中突出,在法律上確認了工會代表者、維護者的身份。揭示了在現代企業(yè)制度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客觀要求,是工會積極實踐“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要充分體現維權的本質要求,必須創(chuàng)新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始終把保持與職工群眾的密切聯系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密切聯系職工群眾是工會工作的最大優(yōu)勢,這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擴大黨的階級基礎的鏈條和環(huán)節(jié),脫離職工群眾是工會的最大危險。胡錦濤總書記說的“群眾利益無小事”,突破了傳統(tǒng)服務觀念,是一種創(chuàng)新。工會干部在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時,都要心里裝著職工群眾,工作依靠職工群眾、一切服務職工群眾,使廣大職工群眾切實感到工會是自己的組織,工會工作才能真正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二是表達和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把黨政關注的重點、社會反映的難點和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有機地形成工會工作的結合點,更加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工會組織面臨著一個永恒的主題就是始終推動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方針的貫徹落實,并不斷探索貫徹落實這一方針的有效形式與途徑,真正做到從源頭上參與、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切實發(fā)揮出工會的作用;三是工會組織要把職工群眾的事情作為頭等大事,認認真真、竭盡全力去做實、做細、做好。不論職工群眾的事多么細小繁雜,要在具體的職工群眾保障機制上體現維權、要在職工群眾幫扶上體現維權、要在職工群眾發(fā)展上體現維權。工會干部尤其應該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向鄭培民學習,做到“情為民所牽,心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努力為大家辦實事、辦好事;四是要以職工群眾的認可度和滿意度來評判工會工作創(chuàng)新水平,工會在服務于職工群眾的同時,要定時定期的組織職工群眾學習相關法律、法規(guī),一方面讓職工群眾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維護職工群眾的學習權、受教育權,這是最好的維護。工會要形成維護、協調、服務三位一體的大維護格局。
把企業(yè)民主管理廠務公開作為工作的難點
職代會制度在加強企業(yè)民主管理、保障職工主人翁地位上發(fā)揮了較高的作用,在推動企業(yè)民主政治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企業(yè)制度的改革,老一套的職代會“橡皮圖章”已被淘汰出局,要使職代會制度適應現代企業(yè)制度要求應著力從以下幾方面創(chuàng)新:
一是選舉代表要體現“三高”,即高學歷、高威信、高素質。職工代表要有較強的參企議企能力,敢講真話,敢表態(tài);二是會議程序要與時俱進,會前,要廣泛征求職工意見,確定議題,這是開好職代會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和前提;三是職代會表決的形式要突破舊式,應該變舉手表決為票決。實行無記名投票或按表決器表決,這樣做是為了消除職工代表顧慮,從而更加準確、客觀地反映職工群眾的心聲。職代會提案要真正體現廣大職工的意愿,需要做大量的前瞻性和后續(xù)工作,如:事前要積極落實職代會提案,維護職工民主管理的權力,實行審查立案制度,確保提案質量。職代會后,由提案專門工作小組召開提案審查會議,對不符合要求的提案,及時附上不能立案的文字理由,退返給提案者本人;立案后的提案報請企業(yè)黨政主要領導批閱,再轉交有關部門或責任人進行落實并簽署落實結果;所有提案的落實情況均反饋給提案者本人簽署意見。職代會后讓職工代表隨時參與企業(yè)的各項管理活動,建立職工代表巡視制度、檢查制度、督辦制度,努力提高職工代表的素質,真正讓職工代表行使自己的權利。廠務公開是企業(yè)民主管理的“平臺”,走進廠務公開,會發(fā)現許多企業(yè)對于廠務公開的認識、公開的深度、公開的領域、公開的實效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何使廠務公開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廠務公開的深化,體現在工作上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經常化、程序化;內容上的真實性、關鍵性、探究性,形式上的多樣性等方面。當廠務公開逐步走向深入時,究竟應該公開什么,以什么方式公開,公開到什么程度,及時反饋、修正等一些深層次問題會凸現出來。解決這些問題,在組織機構設置上應銜接有序、各級各部門配合上應無縫隙,切實履行好黨委第一領導人、行政第一責任人、工會第一負責人、紀委第一監(jiān)督人的關系:在責任制方面應明確黨、政、工青婦分工的職責,才能使廠務公開產生實效。工會是黨政聯系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從維護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出發(fā),工會應該把這些敏感性工作做實、做細,真正代表職工。才能使員工群眾感到他們是企業(yè)真正的主人,工作積極性提高了,人的最大潛能也得到發(fā)揮。
把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作為工作的關鍵點
加強工會隊伍建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是開創(chuàng)工會工作新局面的決定因素,提高自身素質,塑工會干部新形象,既是廣大職工群眾的殷切希望,也是工會組織與時俱進的要求,不斷深入的改革對工會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課題,對工會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抓住機遇,實現工會工作的新突破,更好地發(fā)揮工會在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大局中的作用,工會干部的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做好工會工作,工會干部既要熱心、細心、用心,又要多才、多藝、多技,這樣才能成為職工信賴的服務者。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政治素質是靈魂,是方向,是工會干部素質中的關鍵。工會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一是表現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和黨保持一致;二是要牢記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廣大職工是企業(yè)的主人,離開企業(yè)職工的參與和支持,企業(yè)將一事無成,工會將一事無成。所以,工會干部說話辦事始終要遵循“依靠”方針,始終要著眼于職工是企業(yè)的主體這個基本點,通過學習不斷的提高并展示自己的工作才能,使人信服,受人尊敬,塑造博學多能的服務者形象。
二、提高文化業(yè)務素質,認真履行工會職能。
作為工會干部,要努力提高洞察能力,塑造優(yōu)秀的人格形象,掌握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了解企業(yè)的經營情況。還要有刻苦鉆研的精神,要精通業(yè)務,吃透有關工會工作基本理論和相關的知識。熟悉工會工作的特點與規(guī)律,自覺貫徹執(zhí)行工會工作方針和總體思路,全面履行工會的基本職能,善于將工會工作與單位的中心任務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工會說話辦事才有底氣,在群眾中才有號召力,才能使工會工作開展得正確規(guī)范,富有成效。
三.提高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職工的利益。
做好工會工作,必須樹立強烈的法治意識。作為群眾組織的工會,既要承擔民主管理工作機構的職責,又要支持代表政府行為的行政管理,還肩負著組織廣大職工學法、知法、用法、護法的任務。及時將廣大職工的愿望和要求,通過工會反映、呼吁,行使工會的維護職能,這就需要工會干部增強法律意識,做到依法治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利益。這對我們每一個工會干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有很強的法律知識,并且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工會自身權益和職工合法權益的更高要求。
創(chuàng)新是工會工作充滿活力和生機的不竭動力,面對成績,不思進取,就會喪失機遇。從前人總結的經驗可知,工會工作要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增強工會工作的活力,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集團呂梁山煤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