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卜 玲,李 婷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江蘇揚州,225001)
受環(huán)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發(fā)病率顯著增加,由此所導致的繼發(fā)性腎病患病率亦明顯增加,其中部分患者最終會進入到終末期腎臟病(ESRD),ESRD已成為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1]。據(jù)統(tǒng)計國內(nèi)繼發(fā)性腎病患者高達700萬例,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shù)達到150萬例,幸存患者中近65%需要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2]。本文從高危因素的識別、高危因素致繼發(fā)性腎病的界定、護理干預內(nèi)容及效果進行了研究,以期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指導。
選取2004~2005年度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共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齡35~70歲,平均(52.5±10.2)歲。所有選取對象均有繼發(fā)為慢性腎臟病的高危因素,且入選者沒有腎臟解剖、結(jié)構(gòu)和功能異常。高危險因素界定標準:高血壓[收縮壓(SBP)≥140 mmHg和(或)舒張壓(DBP)≥90 mmHg(1 mmHg=0.133 kPa)、糖尿病(空腹毛細血管血糖≥6.0 mmol/L)]、血脂代謝異常[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升高、吸煙、肥胖[體重指數(shù)(BMI)>24];體力活動過少(幾乎完全無活動,例如閱讀、看電視或做一些輕微的非中重度體力活動)等。
將200例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為干預組、B組為對照組。A組:高血壓46例,糖尿病42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12例,吸煙52例,肥胖36例,血脂異常80例。B組:高血壓 47例,糖尿病43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10例,吸煙48例,肥胖38例,血脂異常76例。兩組各項指標無統(tǒng)計學差異。A組長期隨訪指導,對其進行防止進展為繼發(fā)性腎病的護理干預,使發(fā)展為繼發(fā)性腎病的危險因素水平降至最低。B組僅在住院期間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和護理。
控制血壓:對于血壓大于130/80 mmHg而小于140/90 mmHg的患者,指導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情緒穩(wěn)定,低鹽飲食等措施控制血壓;血壓≥140/90 mmHg的患者,在上述措施的基礎上根據(jù)個體情況選擇降壓藥物控制血壓,盡可能選擇對腎臟有保護作用的降壓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該兩藥不僅具有降壓作用,還可降低腎小球毛細血管內(nèi)壓,緩解腎小球高灌注、高濾過狀態(tài),保護腎功能[4]。
控制血糖:指導患者飲食、運動、降糖藥物的應用、血糖監(jiān)測及藥物不良反應的掌握,通過飲食、運動、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7%[5]。
控制血脂:通過低脂飲食、運動鍛煉、降低體重及給予他汀類藥物等措施,使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于2.58 mmol/L,合并多種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群應低于1.81 mmol/L[6]。
飲食控制:除了限制鹽、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還需限制食物中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因為高蛋白飲食可增加腎小球的血流量和壓力,加重高血糖所引起的腎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蛋白攝取量以1.0~1.2 g/(kg·d)比較合適,攝入蛋白質(zhì)以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為宜[7]。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控制體重,每天至少攝入5種水果和蔬菜,高危人群需改變生活飲食習慣,指導其多吃水果、蔬菜、谷類、低脂食品等。
運動指導: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時,遵循循序漸進、因人而異、持之以恒原則。根據(jù)物理及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為患者制定適宜的有氧運動,如競走、慢跑、騎自行車、登山、游泳等。運動 30~60 min/次,1次/d,5次/周以上。運動強度可通過運動時的主觀感覺和有效心率客觀判斷。主觀判斷:輕度呼吸急促、感到有點心跳、周身微熱、面色微紅、津津小汗,5 min內(nèi)可恢復;客觀判斷:運動后心率(次/分)加年齡=170,若身體素質(zhì)好、有運動基礎的可以達到190左右,身體差的達到150左右即可[8]。
戒煙限酒;指導患者戒煙,對不能戒煙者盡量減少吸煙量,每天應少于5支。飲酒量越少越好,白酒應小于25 mL/d,啤酒不宜超過300 mL/d。
用藥指導:高血壓、糖尿病是繼發(fā)性腎病的危險因素,一旦確診常需終身服藥。針對這一特點,臨床用藥時應在確保療效前提下,盡量減少用藥種類、次數(shù),可用字體較大彩色的標簽標明服藥時間、服藥劑量;并將服藥同生活中某些必須的事情聯(lián)系。指導患者遵醫(yī)囑堅持長期用藥,不可隨意增減或停藥,并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及有無副作用。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對與生活方式有關(guān)的高危因素進行預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和出院后對其本人及家屬講授相關(guān)醫(yī)學知識、危險因素及機理、預防措施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監(jiān)測血壓、血糖,定期組織患者及家屬觀看健康教育錄像、發(fā)放宣傳手冊等,提高患者及家屬對慢性病用藥的了解。
本研究中,全部患者繼發(fā)性腎病的高危因素對照值為(3.8±2.2),試驗值為(3.2±2.1),干預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行為預防干預前后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行為預防干預前后效果比較
體重指數(shù)、血糖、血脂、血壓、尿微量蛋白干預前后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相關(guān)指標比較
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其對所患疾病知識的了解、家庭和社會人際關(guān)系、治療方案及藥物不良反應等因素有關(guān),如果患者對所患疾病知識了解越多、家庭和社會人際關(guān)系越好,其治療依從性就越好,相反地其治療依從性就越差。在本研究的200例高?;颊咧心軌蜃袷蒯t(yī)囑用藥者僅占57.5%,另有一些患者雖能堅持用藥,卻不能執(zhí)行醫(yī)囑的藥物用量。因此在進行宣教時應做到形式多樣化,對文化層次較高的患者盡量提供書面教育材料,對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宜行口頭教育,并注意教育語言通俗易懂,詳細告知相關(guān)藥品的作用、用法用量及用藥注意事宜,使其能夠正確掌握有關(guān)藥品知識,從而提高用藥依從性。
[1]Sara N,Davison,Gian S,et al.The impact of chronic pain on depression,sleep,and the desire to withdraw from dialysi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05,30(5):465.
[2]向紅丁.糖尿病腎病的預防措施[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05,22(3):147.
[3]嘉 芳,楊清萍,徐金英,等.Cys-C濃度對檢出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早期腎損害的價值[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4,4(6):11.
[4]裴 芳,李小鷹,方穎,等.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肥厚患者心腎微動脈的病理特征[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8,36(10):872.
[5]向紅丁.1991~2000年全國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發(fā)癥回顧性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2,10(增刊):30.
[6]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
[7]鄭法雷,尹德海.低蛋白飲食延緩慢性腎衰竭病程進展的作用[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5,2(1):12.
[8]Prabhakar S S.Role of nitric oxide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Semin Nephrol,2004,24(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