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英 駱宏
(浙江理工大學,浙江杭州 310018)
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英語學習效能的關(guān)系
周巧英 駱宏
(浙江理工大學,浙江杭州 310018)
該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英語學習效能的現(xiàn)狀,并探討這三者的關(guān)系。方法是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杭州某5所本科院校的1000名大學生,進行大學生心理資本問卷中文修訂版、正性負性情緒量表及大學生英語學習效能量表等問卷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學生學業(yè)情緒與英語學習效能存在性別差異;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英語學習效能均存在英語水平的差異;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和英語學習效能之間存在顯著相關(guān),且進一步發(fā)現(xiàn),心理資本在其中起著部分中介作用。結(jié)論是建議重視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提升與學業(yè)情緒的改善。
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英語學習效能
英語是陪伴大學生走過十幾年學習生涯的重要科目,卻也是讓眾多學生備受打擊的一門科目。如何提高英語學習成績是近年來心理學在教育應用領(lǐng)域的一個研究重點。在已有的研究中,英語學習效能是指學習者對自己能否利用所擁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自信程度的評價,是個體對控制自己英語學習行為和英語學業(yè)成績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張典,王濱2010)。學業(yè)情緒是指在教學或?qū)W習過程中,與學生學業(yè)相關(guān)的各種情緒體驗(孫芳萍,陳傳鋒2010),其對學習動機的激發(fā)與學習策略的使用均有重要影響,對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師生關(guān)系的建立、身心健康的維持以及學習成績均有促進作用(孫芳萍,陳傳鋒 2010;Meinhardt et al.2003;Ainley et al.2005;余國良,董研2005)。已有研究還表明,學業(yè)情緒與英語學習效能、學習成績都密切相關(guān)(張典,王濱 2010;答會明 2007)。
而心理資本指符合積極組織行為標準的心理狀態(tài),是個體一般積極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它能夠通過有針對性的投入和開發(fā)而使個體獲得競爭優(yōu)勢(Luthans,Youssef,Avolio 2007),主要包括效能、希望、韌性、樂觀四個要素,各個要素間有著協(xié)同效應(Luthans 2004)。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資本對個體的幸福感、工作滿意度及工作壓力的應對有積極作用(Avey et al.2010;Luthans et al.2007;James et al.2009),即高心理資本的個體會有更多的正性情緒與更少的負性情緒,這提示提升大學生的心理資本可能是改善大學生學業(yè)情緒的一個重要干預措施。且心理資本中包含一般自我效能這一維度,而一般自我效能可遷移到特殊領(lǐng)域,如英語自我效能,這也就提示了心理資本的提高可能對英語學習效能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
因此,本研究假設(shè),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英語學習效能之間存在相關(guān),且心理資本是學業(yè)情緒與學習效能之間的中介變量。
采用隨機方法抽取杭州五所本科院校本科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被調(diào)查學生以匿名方式完成問卷,并當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1000份,有效回收816份,有效回收率為81.6%。其中男生360人,女生456人;大一232人,大二215人,大三202人,大四167人;文科344人,理工科472人。根據(jù)大學生英語期中期末成績在班級排名的情況,將其英語水平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班級排名前30%,中40%和后30%,其中上164人,中472人,下180人。
1.2.1 大學生心理資本問卷中文修訂版
該問卷以李超平(2008)翻譯的心理資本問卷為基礎(chǔ),結(jié)合大學生的特點,由胡燁妃、駱宏(2011)對部分題目進行了修改與刪減。修訂后的大學生心理資本問卷由20個題目組成,包括4個分量表,分別為效能(6題)、希望(4題)、韌性(5題)及樂觀(5題)。問卷采用6點評分,全部為正向計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其中總量表及分量表的α系數(shù)為0.775-0.846,重測信度為0.693-0.760。
1.2.2 正性負性情緒量表(PANAS)
該量表為黃麗,楊廷忠等(2003)編制,由20個形容詞組成,正性與負性形容詞各10個。采用5點計分法,1表示“幾乎沒有”,5表示“極其多”,正、負性形容詞分別計分。PANAS所有條目的α系數(shù)為0.82,正性、負性情緒的α系數(shù)分別為0.85,0.83。正、負性情緒的重測信度均為0.47。
1.2.3 大學生英語學習效能問卷
該問卷由鄭冰、徐錦芬(2008)編制,共29個題目,包括5個分量表,分別為一般英語學習效能(9題)、聽力效能(5題)、口語效能(5題)、閱讀效能(5題)及寫作效能(5題)。問卷采用5點計分法,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其中16個題目為正向計分,13個題目為反向計分,得分越高表明英語學習效能越高。其中總量表及分量表的α系數(shù)在0.693-0.834之間。
采用EXCEL2007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用SPSS17.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t檢驗、F檢驗、相關(guān)分析、回歸分析和路徑分析。
2.1.1 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和英語學習效能的性別差異
對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性別差異進行t檢驗分析,結(jié)果表明大學生的心理資本不存在性別差異(85±14.379 vs 85.24±13.515)。 在正性情緒維度上,男女大學生分別為(29.00±7.95),(30.11±7.93)分,有統(tǒng)計學差異(t=-1.98;p<0.05),即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正性情緒;在負性情緒上,男女分別為(25.78±8.18)分和(24.61±7.88)分,有統(tǒng)計學差異 (t=2.08;p<0.05),即男生的負性情緒多于女生。在英語學習自我效能上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88.52±17.26vs91.65±16.75),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61;p<0.01)。
2.1.2 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和英語學習效能的英語水平差異
對大學生不同的英語水平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在大學生的心理資本維度上,存在英語水平的差異(91.57±13.405 vs 85.65±12.221 vs 77.93±15.214),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F(2,813)=46.887,P<0.01,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英語水平較好的大學生其心理資本要顯著高于一般和偏差的大學生。在正性情緒維度上,存在英語水平的差異(35.43±6.772 vs 29.70±6.896 vs 24.13±7.736),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F(2,813)=109.812,P<0.01,即英語水平較好的大學生其正性情緒要顯著多于一般和偏差的大學生。在負性情緒上,同樣存在英語水平的差異(20.85±7.432 vs 24.95±7.313 vs 29.48±8.16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F(2,813)=56.725,P<0.01,即英語水平較好的大學生其負性情緒要顯著少于一般和偏差的大學生。在英語學習效能維度上,存在英語水平的差異(107.16±13.860 vs90.36±12.302 vs74.64±15.53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F(2,813)=253.23;p<0.01。
表1 不同英語水平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差異比較
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學業(yè)情緒、英語學習效能之間存在顯著相關(guān),r=0.188-0.425,P<0.01;正性情緒與心理資本、英語學習效能呈正相關(guān),r=0.305-0.456,P<0.01;負性情緒與心理資本、英語學習效能呈負相關(guān),r=-0.188_0.384,P<0.01,見表1。
表2 大學生心理資本、情緒及英語學習效能三者之間的相關(guān)分析
逐步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正性情緒、負性情緒、心理資本對英語學習效能的回歸顯著;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對心理資本的回歸也顯著,P<.01,具體見表2。
表3 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英語學習效能的逐步回歸分析
根據(jù)回歸分析所得到的標準回歸系數(shù),建立如下路徑分析模型(見表4)。路徑分析強調(diào)事先對變量因果關(guān)系的假定(孟慶茂,劉紅云等2006)。本研究假定心理資本是情緒與英語學習效能之間的中介變量,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表明,心理資本為上述因素的不完全中介變量,即學習情緒與英語學習效能之間存在顯著影響的直接因果關(guān)系,同時又通過心理資本間接影響到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能,而大學生的心理資本越高,英語學習效能也越高,兩者之間亦存在顯著的因果關(guān)系。
表4 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和英語學習效能的關(guān)系模型
結(jié)果顯示,在英語學業(yè)情緒和學習效能上存在性別差異,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女生比男生有更高的英語學習效能,更多的正性情緒與更少的負性情緒。一般而言,女生較男生更為擅長語言類學習,所以英語作為女生的優(yōu)勢科目,這一結(jié)果合乎常理。
結(jié)果表明,大學生心理資本在英語水平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英語水平偏上學生的心理資本高于英語水平中等的,也高于英語水平偏下的學生。這可能是因為英語水平高的大學生通常能從學習中體驗到更多的成就感,更有信心去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從而學習心態(tài)也更為樂觀。結(jié)果還表明,英語水平與正性情緒、英語學習效能呈正相關(guān),與負性情緒呈負相關(guān),這與以往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孫芳萍,陳傳鋒 2010;答會明 2007)。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資本、學業(yè)情緒和英語學習效能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guān),心理資本越高,正性情緒、英語學習效能也越高,而負性情緒則越低,這從另一角度驗證了以往的研究 (Avey et al.2010;Luthans et al.2007;James et al.2009),也提示我們一個提升英語學習效能的新思路?;貧w與路徑分析的結(jié)果提示心理資本在學業(yè)情緒和學習效能間起著部分中介作用,即正負性情緒與英語學習效能的關(guān)系有一部分是通過心理資本來實現(xiàn)的。學業(yè)情緒與心理資本之間的路徑系數(shù)較高(圖1),這提示學業(yè)情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心理資本。此外,學業(yè)情緒與學習效能間的高路徑系數(shù)也驗證了對大學生學業(yè)情緒進行干預對于增加大學生英語學習效能的重要作用。這都提示我們積極的心理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能。三者的關(guān)系模型也提示,心理資本在其中只是起著部分中介作用,即低心理資本的大學生很可能有較低的英語學習效能,但是低英語學習效能的原因則不僅僅是大學生較低的心理資本,可能是因為成敗經(jīng)驗、歸因與評價方式、目標設(shè)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路徑分析得到的關(guān)系模型為今后學業(yè)情緒的干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也為英語學習效能的提高提供了新途徑。
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為心理資本在學業(yè)情緒與英語學習效能中起中介作用提供了實證依據(jù),也為幫助大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能提供了一種心理教育途徑。同時結(jié)果也提示我們要重視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提升與學業(yè)情緒的改善,今后的研究可探討更多有關(guān)改善學業(yè)情緒的方法。
Ainley,M.,Corrigan M.,Richardson.,N.(2005).Students,tasks,and emotions:Ide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motions to students’reading of popular culture and popular science text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15).
Avey,J.B.&Luthans,F.&Smith,R.M.et al.(2010).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well being over time[J].Occup Health Psychol(15).
James,B.&Avey.&Luthans,F.et al.(2009).Psychological capital:a positive resource for combating employee stress and turnover[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48).
Luthans,F.&Avolio,B.J.&Avey,J.B.et al.(2007).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60).
Luthans,F.&Luthans,K.W.&Luthans,B.C.(2004).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47).
Luthans,F.&Youssef,C.M.&Avolio,B.J.(2007).Ps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 human capital edge.Oxford[M].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thans,F.&Youssef,C.M.&Avolio B.J.(2008).李超平譯.心理資本 [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Meinhardt,J.&Pekrun,R.(2003).Atten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to emotional events:An ERP study [J].Cognition and Emotion(17).
答會明(2007).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CET4成績影響因素的結(jié)構(gòu)模型 [J].心理科學(30).
胡燁妃,駱宏(2011).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資本與專業(yè)性心理求助態(tài)度的關(guān)系研究 [MA].浙江理工大學。
黃麗,楊廷忠(2003).季忠民.正性負性情緒量表的中國人群適用性研究 [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7)。
李玉升(2010).大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及提高策略研究 [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3)。
孟慶茂,劉紅云,趙增梅(2006).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設(shè)計及統(tǒng)計分析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孫芳萍,陳傳鋒(2010).學業(yè)情緒與學業(yè)成績的關(guān)系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J].心理科學(33)。
俞國良,董妍(2005).學業(yè)情緒研究及其對學生發(fā)展的意義 [J].教育研究(10)。
張典,王濱(2010).高中生英語學業(yè)情緒及其與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關(guān)系研究 [MA].河南大學。
鄭冰,徐錦芬(2008).大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習者自主相關(guān)性研究 [MA].華中科技大學。
201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