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祥儀
奎屯河,源自天山北麓海拔4200米的依連哈比爾尕山,流經(jīng)獨山子、奎屯、烏蘇,向西注入艾比湖,全長359公里,養(yǎng)育著下游五、六十萬人口,澆灌著流域的200多萬畝良田。
沿奎屯河新龍口上游進入天山有48公里的河道,有的地方狹窄,有的地方彎多,有的地方山崖陡峭。農(nóng)七師奎管處奎屯河河道管理站就設(shè)在毛柳溝,往上游走還有將軍廟、特門和烏蘭薩德克三個點。一個點負責(zé)看護12公里的河道。
奎屯河河道管理站站長王軍,1995年就在河道護河,那年他才26歲。護河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他仍然堅守在這里。王軍自豪地說:“在山里護河十多年了,這兒的一草一木我都了如指掌,在這里工作雖然苦點,但也習(xí)慣了。護好河是為了下游幾十萬人民生活得更好,所以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凡在河道護過河的人都知道,這里人煙稀少,生活艱苦。在這兒生活和工作,最大的困難是寂寞。
王軍利用護河之余,買了不少書,包括“四大名著”以及《共和國36位軍事家》、《十大元帥》、《品三國》等,讀書是他獲取精神食糧的主要途徑。
將軍廟護河點的閏留英,忘不了2005年12月的一天。當時,他在離居住點東面約兩公里的山谷里放羊,中午來了三只狼,把羊群沖散,在離他十幾米的地方,一個羊被活活咬死……現(xiàn)在想起那個場面,他還非常害怕,再也不敢到那兒去放羊了。
奎電河的洪汛期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護河人最緊張的日子,他們最怕山體滑坡堵住河道,那樣水位會迅速抬高,如果聚集的洪水飛流直下,對下游的威脅極大,護河人每天都要把奎電河的第一手資料向有關(guān)部門匯報。
王軍介紹說:“時常有無證的大型機械隊伍來篩沙,有些施工隊往河道里倒沙石。這些損壞河道的事,都得有人管,管好了才能確保河道的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