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飛
(湖北經濟學院 經濟學系,湖北 武漢430205)
西方經濟學課程特點與教學方法探討
嚴 飛
(湖北經濟學院 經濟學系,湖北 武漢430205)
西方經濟學是國家規(guī)定的經管類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由于理論性強等特點決定了西方經濟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重視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針對不同風格的教材選擇相應的授課方式,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
西方經濟學;課程特點;教學方法
西方經濟學是教育部規(guī)定的高等學校經管類專業(yè)的核心必修課程,是經管類專業(yè)在本科教學階段必修的最基本的專業(yè)基礎課。該課程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經濟理論,為今后學習專業(yè)課程,例如,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管理學等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經濟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西方經濟學不同于其他學科課程,其特殊性在于提供給學生與實際經濟社會密切相關的、大量的概念和理論模型,這些內容可以讓學生對基本經濟現(xiàn)象有比較透徹的認識。作為分析經濟領域內具體現(xiàn)象和事物的工具,反過來又可以提高學生對經濟學的學習興趣。毋庸置疑,西方經濟學是經管類專業(yè)學生最需要掌握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
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如下幾點:首先,要把理論知識系統(tǒng)地介紹給學生。西方經濟學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非常成熟,形成了穩(wěn)定的理論體系。例如,微觀經濟學主要是研究消費者、廠商和政府通過市場如何建立相互關系的,以及建立何種關系等;宏觀經濟學主要是研究一個國家或社會經濟短期的波動和長期增長問題。這樣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必須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其次,要把傳授學習方法放在比傳授知識更重要的地位。西方經濟學發(fā)展到現(xiàn)在,可以說理論知識的累積已經是浩如煙海,再怎么課堂教授,也只能是九牛一毛而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重要的是要傳授學習理論知識的方法。最后,要把理論知識很好地與現(xiàn)實經濟問題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經濟現(xiàn)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一位國家級教學名師曾經說過:第一,講好課,一定要備好課。備課時,手頭上不能僅僅只有一本指定的教材,最起碼還要有三到四本教材在手邊。原因是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局限性,在備課時,要集多家精華,只有這樣才能把概念原理講透徹,才能做到旁征博引。第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把理論知識講活,學生理解才會深刻。
備課時必須參考幾套不同層次的教材。不同的教材由于受到作者自身研究領域的局限,并不是教材的每個部分都會十分完美,有可能作者只是在與自身研究領域有關的章節(jié)寫得特別突出,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多準備幾套教材,吸收多家精華。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十分重要。一方面,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例如,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給講授宏觀經濟學提供了大量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案例,讓學生參與討論,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所學知識離現(xiàn)實生活并不遙遠,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學期初上好第一堂課,一學期的課就成功了一半。”這是很多教齡較長的教師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第一次課要向學生講清楚該門課程到底研究什么?講清楚一個怎樣的道理?每章的邏輯關系怎樣?例如,微觀經濟學的第一次課應該明白地告訴學生,微觀經濟學就是要講清楚一個道理——市場機制若能充分發(fā)揮作用,一個社會的資源可以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的配置,各章無非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這個道理。既然前提是市場機制充分發(fā)揮作用,那么顯然微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就是均衡價格理論;接下來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廠商行為理論、要素價格決定理論和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等都是對均衡價格理論的進一步解釋或運用。
宏觀經濟學相比微觀經濟學而言要復雜一些,微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基本上是古典經濟學家的觀點和理論,主要介紹的是一家之言,爭論較少。但宏觀經濟學不一樣,教材編寫者本身擁護或堅持的流派特色決定了其教材的不同內容。例如,高鴻業(yè)的《宏觀經濟學》主要介紹的是凱恩斯的觀點。凱恩斯理論的一個核心思想是:市場不足夠完善,需要政府干預經濟,政府干預經濟主要是通過兩大宏觀經濟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干預。研究的兩大問題是經濟短期波動和長期增長。在分析經濟短期波動時,主要分析了通貨膨脹和就業(yè)市場的變化等。若是信仰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教材,則會不同,它的理論體系構建是要傳授市場的有效性和政府干預經濟運行的無效性。
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最適宜在第一堂課以整體框架的形式告訴學生,讓學生最初對該課程就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后,再讓學生翻開目錄,一一對應地解釋。這樣學生就知道了,這本教材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存在嚴密的邏輯關系,從而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在以后講解每章時反復提醒,學生就會對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的理解。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經濟學案例教學往往是以現(xiàn)實經濟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深入分析所學的理論知識,揭示經濟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內容,吸引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討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與此同時,采用案例教學有利于將分散的課程元素進行整合,幫助學生從體系上掌握基本原理。如,案例“出租屋與商品房需求”,綜合了單個商品(出租屋、商品房)的需求規(guī)律、互補商品的需求規(guī)律、替代品的需求規(guī)律以及互補商品的需求交叉彈性等原理。通過對這一案例的分析,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掌握了需求規(guī)律和彈性理論。
在現(xiàn)實經濟中,經濟學案例的內容十分豐富。例如,從2008年開始在世界蔓延的經濟危機,以及世界各國為了擺脫經濟危機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等都是很好的案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這些鮮活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使案例與理論相互印證,增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另外,課外布置相應的案例內容,鼓勵學生課后進行思考,查閱資料,撰寫討論提綱或辯論要點,再由教師組織課堂討論或辯論,最后由教師總結討論或辯論結果,并得出有關結論。這樣通過從具體到一般或者從一般到具體的演繹與分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經濟學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xiàn)在的大學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學生的素質和學習自覺性也有一定變化,對授課技巧的要求更高了,特別是難懂的理論課程,若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大量的抽象概念,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
宏觀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也較抽象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宏觀經濟有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論和觀點。學生很難理解,為什么同樣的經濟現(xiàn)象有不同的解釋,甚至是完全對立的解釋和觀點?老師在這個時候也會覺得很難向學生解釋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應用生活中的例子,用恰當?shù)谋扔鱽斫忉屵@些抽象問題。例如,在講授宏觀經濟學流派存在的原因時,可以先向學生說明:面對同一個經濟現(xiàn)象,不同的經濟學家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到的結論就會不同。接著可結合一個生活中的例子進一步解釋。譬如,在操場上立一個標槍,要學生去畫一個標槍的圖,下個星期上課交給老師。學生交來的作業(yè)肯定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可能早上去操場,那么畫的標槍圖中陰影在左邊,因為太陽初起;有的學生畫的陰影在右邊,因為是下午去畫的;有的學生甚至只交一張白紙,他們的解釋是晚上去的,所以什么都沒看見。講到這兒,全班學生都會開懷大笑,學生的笑聲說明他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學生普遍感覺到,中外教材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國內教材歸納總結很好,但理解起來不容易;國外教材往往運用大量的案例分析,理解很容易,但歸納不夠。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能夠做到區(qū)別對待。在教授國內教材時,大量的時間應該用于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解釋和理解上,也就是側重“發(fā)散式”教學。例如,國內教材對通貨膨脹的定義很簡單,就是一個國家整體物價水平持續(xù)的上升。學生初次接觸這個概念,覺得很難理解,那么教師就得結合實際通貨膨脹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理解。
講授國外教材時,教師應用大量時間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也就是所說的“收斂式”教學。例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應用了美國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量案例來進行分析,相對國內教材來說,學生理解較容易,但書本上的知識很難入腦,原因就是歸納不夠。教師應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把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
課程考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深化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重要目標。要改變因考試方式單一帶來的教學低效率,可以采取平時成績和期末論文相結合的形式。學生的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各占50%組成。平時成績由每章學習完成后,教師組織的客觀題考試成績組成,主要考核學生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每章進行客觀題考試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敢懈怠,同時,引導學生自覺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期末考試成績由小論文成績來決定,小論文的作用在于考察學生初步的理論運用能力。當然,這需要學校層面的相關政策配合才行。
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教學實踐能使自己對基礎理論更加融會貫通,增添許多體驗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始末的機會,在這種體驗中增強探索能力,把握探索特點。為此,教師應將自己科研工作中的一些成果、科研論文中的主要論點引入課堂教學中,既講述前人的理論成果,也介紹自己在科研中形成的觀點、看法,縮短教師、教材、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獨立思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實證分析意識,學會圍繞選定的專題系統(tǒng)地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資料,并運用大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與典型案例論證觀點。
[1]陳銀飛,蘇建紅.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4).
[2]彭志遠.《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途徑——課堂教學技術的運用[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6).
[3]謝德瓊.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探討[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0,(6).
[4]李躍哥.商科院?!段鞣浇洕鷮W》案例教學研究[J].當代經濟,2008,(9).
[5]曹秋菊.《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探討[EB/OL].湖南商學院《西方經濟學》精品課程網(wǎng)站.
[責任編輯:賀春健]
G642
B
1671-6531(2011)07-0091-02
嚴飛,男,湖北武漢人,湖北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西方經濟學教學、區(qū)域經濟等。
項目名稱: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打造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應用型經管專業(yè)人才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20111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