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琴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 音樂系,河南鄭州,450052)
多媒體技術是時代的產物,更是社會的需求。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和普及,多媒體技術及其輔助教學手段已經在我國高校音樂欣賞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多媒體技術和音樂越來越密切的結合,為音樂教學開辟了越來越廣闊的天地。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綜合處理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以及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信息能夠在短時間內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多媒體技術制作出的多媒體音樂欣賞課教學課件運用動態(tài)展示、情景創(chuàng)設、啟發(fā)剖析等手段,并將文本、圖片、聲音、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素材進行集成,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字幕的工整美觀、聲像結合的融洽、構圖布局的和諧等,充分體現(xiàn)交互性,幫助學生提高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向著更高的音樂欣賞層次邁進。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1.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有利于利用網(wǎng)絡平臺豐富資料
音樂欣賞課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資料。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音樂類書籍、音像資料仍然非常匱乏,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但是豐富多彩的網(wǎng)絡資源卻可以彌補這一缺陷,我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經典音樂作品和相關音樂資料,還可以聆聽、欣賞或下載各種各樣的與音樂相關的內容,使得音樂欣賞課多媒體課件完全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網(wǎng)上流行的MP3音樂是一種經過壓縮的音頻作品,音源豐富,來源廣泛,既可以從共享免費資源網(wǎng)絡上下載,也可以從世界各大網(wǎng)站或專業(yè)音樂教育網(wǎng)絡上有償獲取最新資訊,學生可根據(jù)需要下載或在線欣賞,擴展和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另外,校區(qū)分散是很多高校合并辦學后所面臨的一大現(xiàn)實問題,雖然空間上不方便,但利用網(wǎng)絡平臺,卻可以使學生增加音樂欣賞的渠道,不僅能夠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校園網(wǎng)自學音樂欣賞課程,為學生課外學習提供了方便,使教學效果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
2.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多媒體課件形象逼真,現(xiàn)場感強,可使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使虛化的音樂語言變得直觀形象,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輕松愉快,能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多媒體課件的多功能性使得音樂的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多彩,鮮活的動畫和逼真的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時感知的學習效果要比單一感官感知的效果更好。音樂欣賞多媒體輔助教學實現(xiàn)了視聽結合,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能更好地引發(fā)同學們的音樂想象力,使他們能更準確地把握音樂形象,激起更強烈的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凡此種種,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這種模式和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相適應,真正體現(xiàn)了信息化時代的特征。
音樂藝術以聲音為其物質材料基礎,音樂中的任何一個聲音都不會有確定的含義,不可能對某一客觀實體或它的運動過程作出規(guī)定性的、明確的、不容誤解的描述。音樂藝術的不確定性給予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在聆聽同樣的音樂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體驗和理解。因此,語言不可能代替音樂。在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對音樂的解釋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導學生的想象,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如果將音樂與非音樂的因素相結合,就可以實現(xiàn)通過音樂來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們帶給人的認識功能便會大大增強。如:與文字標題、詩歌結合的歌曲,與人體動作結合的舞蹈音樂,與戲劇相結合的歌劇,與電影畫面相結合的電影音樂等,它們都會使單一的音樂的表現(xiàn)力大大增強。因此,如果我們利用編輯軟件給音樂配上生動的畫面、圖片或字幕,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單一的聽覺感受變?yōu)榱艘暵牻Y合,則有利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來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這有助于學生思路的拓寬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容易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3.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尤其是音頻、視頻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但課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復使用,下一輪上課前不必再整理眾多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只需打開課件即可快速熟悉講課內容、完成教案編寫,進而輕松地完成備課。這就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真可謂“一勞永逸”。
教學課件的設計制作難免會存在一些缺陷,這往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才會被發(fā)現(xiàn)。任課教師只需在課后根據(jù)課上學生的反饋情況對課件進行調整或修正,還可適當增強課件的智能化、互動性,使課件設計越來越完善。由此看來,使用多媒體課件上音樂欣賞課可以使我們獲得越來越理想的課堂效果。
1.突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能
多媒體教學不能簡單地以課件代替教師的講授,仍然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功能,同時突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能。課件制作應簡潔美觀,操作簡單可行,內容選擇得當,點到為止。不能把音樂欣賞課上成美術欣賞課,課件制作的畫面不宜過于繁多,實際操作不宜過于復雜,不能因為課件的使用影響學生對音樂的心靈感悟。
2.用聲畫結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件制作中采用聲畫結合和動畫演示的方式一定要遵循視聽統(tǒng)一原則,看到的畫面和聽到的音樂要協(xié)調統(tǒng)一,這樣才能通過調動欣賞者的感受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不至于扼殺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也就是要重視學生的感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張揚學生的個性。音樂多媒體課件可以通過聲畫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喜好和積極性,使他們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但不能通過課件過于具體地表述音樂的一切內容,這樣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情感想象和藝術聯(lián)想。
3.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要適度
適度信息原則是指學科教學過程中有效組織信息資源,提供適度的信息量,在解決教學難點、重點、擴大視野的同時,能讓教師自主地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對信息進行加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目前演示型多媒體教學課件信息量過大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是矯枉過正了。因為在短時間內接收超量信息,會使學生大腦處于停滯狀態(tài),結果是變傳統(tǒng)的“人灌”變?yōu)椤皺C灌”,不但不能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對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也要適度,應利用人的認知學習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根據(jù)教學設計,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來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通過多個感官來獲取相關信息,提高教學信息傳播效率,增強教學的積極性、生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與此同時,一定要注重把時間和空間留一些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理解、想象和思索,還可以讓他們去交流、去提問。
總之,高校音樂欣賞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音樂審美綜合素質,無論是傳統(tǒng)的大學音樂教育教學模式還是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指導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都應當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和人文精神為前提,都應做到以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為宗旨。新時代對音樂教育者提出了新挑戰(zhàn),新技術、新課題期待著我們去研發(fā)。我們有理由相信,數(shù)字音樂技術一定會在音樂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普及,必將在深化音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大學生音樂素質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吳蕓,王紅主.基于資源的自主型學習模式探索——〈外國音樂欣賞〉網(wǎng)絡課程的學和教[J].電化教育探究,2002,(3).
[2]陳景來.以人為本優(yōu)化音樂教學——淺論音樂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J].中國音樂教育,2005,(1).
[3]李秀英,孫琦.淺論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原則[J].赤峰學院學報,2005,(4).
[4]趙易山,張路路.音樂多媒體課件制作[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5]繆亮,郭剛,李捷.多媒體CAI課件制作基礎與實例教程[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