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從玲
隨著生物醫(yī)學模式逐步向生理、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服務模式,正逐漸成為臨床醫(y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采用各種教育方法,提高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通過預防保健措施達到健康的目的。骨科是疾病治療殘疾率最高的科室,為了配合醫(yī)生的治療,使傷殘率降低,我院骨科從2008年開始,即實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骨科患者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診入院,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及相關的疾病知識,突發(fā)事件瞬間改變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長期臥床,病痛的折磨,肢體活動障礙,自理能力下降,對疾病預后的悲觀猜測,以及陌生的人群和住院環(huán)境,都會造成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角色缺失,角色沖突,因此,患者心理上承受著較大壓力,從而產(chǎn)生緊張、焦慮、煩躁不安、恐懼、脆弱等一系列情緒波動。住院期間需協(xié)助其生活護理及培養(yǎng)自理能力又由于骨科的病種多,手術方案不一,特別是近年來新技術、新器械的應用層出不窮,因此針對這些特點,我們采取了多種方法相結合,從患者入院至出院實施全程的健康教育,增加了療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康復鍛煉技巧。
骨科患者起病急、病程長、心理負擔重,迫切想了解病情現(xiàn)狀及預后,對治療方法、手術情況及有何并發(fā)癥等都非常關注,同時對醫(yī)療環(huán)境信息、術前、術中、術后應注意的問題功能鍛煉方法及如何進行功能鍛煉等都渴望了解。
3.1 健康教育方法 針對骨科住院患者的特點,結合個體差異,采取多層次,分階段,以個別教育為主的模式和方法制定健康教育計劃。
3.1.1 書面法 將科學技術狀況、骨科疾病的醫(yī)學知識、住院須知等制成板報和宣傳欄,將比較重要或難懂的內容制成圖文并配以通俗易懂的宣傳卡片或手冊,供患者及家屬閱讀,以達到向患者、家屬宣傳的目的。
3.1.2 講授法 專業(yè)護士利用下病房的各種機會,用口述形式根據(jù)具體病情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教育,并鼓勵患者提出心中的疑問,就患者最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使教育信息的溝通實現(xiàn)雙向性,提高教育效果。定期組織能活動的患者或家屬進行學習,將防病治病常識、自我保健知識等講解給患者,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1.3 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示范操作將用藥情況、自我護理方法、常見并發(fā)癥的防治方法、功能鍛煉的具體方法等不易掌握的知識應給予患者具體的示教與指導,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鍛煉等,使患者獲得感性認識。
3.1.4 現(xiàn)身說教法 對患同種疾病的患者,選擇康復的典范現(xiàn)身說教,介紹經(jīng)驗,對解除患者顧慮、提高治療信心具有很好的效果。
3.2 健康教育的內容
3.2.1 入院宣教 包括入院介紹和采集病歷。大多數(shù)患者入院后都會感到陌生、孤獨、恐懼,此時,護士主動熱情地與患者及家屬接觸、溝通,向其介紹主管醫(yī)生,責任護士,病區(qū)的環(huán)境,入院須知,個人衛(wèi)生常識,合理應用膳食的方法,探視陪護制度及各項檢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項,通過入院介紹,使患者及家屬均能盡快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適應醫(yī)院生活。同時,護士在收集的資料中確定患者健康問題,擬定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并實施,以確?;颊咭宰罴褷顟B(tài)接受治療。
3.2.2 術前健康教育 骨科患者臥床時間長,生活不能自理,護士在治療過程中,要主動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同時還要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內容、目的、注意事項、利弊關系及不良衛(wèi)生習慣的影響及術后配合治療護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其緊張和恐懼心理及急躁情緒,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手術,向患者講解禁食水的時間、目的,清潔灌腸及導尿的目的,注意事項,以及藥物過敏試驗,抽血檢查血型及交叉配血的必要性,術前應囑患者戒煙、戒酒,練習床上大小便,預防感冒,以免延遲手術時間,還應增加營養(yǎng),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有利于術后身體的恢復。指導患者講究個人衛(wèi)生,保持皮膚清潔,防止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
3.2.3 術后健康教育 術后應及時向患者介紹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及處理方法、注意事項、感染的預防、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并指導患者及時掌握褥瘡、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常見并發(fā)癥的防治方法及護理要點,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根據(jù)病情的需要,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如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等,石膏夾板外固定,多種牽引術的患者應講明目的及注意事項,觀察患肢末梢血運、皮溫、動脈搏動情況,保持有效地牽引位置,并向患者示范如何實施。
3.2.4 康復教育 康復期應重點指導患者及時正確地進行功能恢復鍛煉,對鍛煉方法、時機給予具體指導,促進功能恢復,爭取最佳治療效果。向患者示范如何實施,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如肌肉的等長收縮、股四頭肌運動、踝關節(jié)的運動等。功能鍛煉在骨科患者術后的康復護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保證手術療效的因素之一。
3.3 出院指導 講解出院后功能鍛煉的目的、步驟、方法,注意的事項,要求患者保持心情舒暢,飲食營養(yǎng)豐富,搭配合理,根據(jù)病情實際情況,作出針對性的指導,例如,患者外固定物的護理,預防感染及螺絲釘松動,拔出外固定支架的時間、方法、以及復查時間和出院隨訪等。由于骨折患者病程長,在醫(yī)院治療過程僅是病程中的一小部分,患者大多數(shù)時間在家養(yǎng)病,如何將醫(yī)院內的各項治療和護理延伸到家里,出院宣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健康教育在疾病康復和功能恢復方面越來越受到重視,而骨科的健康教育決定患者康復程度和速度,決定著患者以后的生存質量[1],健康教育是一個從始至終的過程,它貫穿于患者入院、術前、術后及回歸家庭的整個過程,健康教育使患者獲得了肢體康復的最佳功能,促進骨折患者的早日康復,密切了護患關系,減少護理糾紛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醫(yī)療費用,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取得醫(yī)護、患者、家庭、社會多贏的效果。
健康教育是衛(wèi)生工作最基本的方法,是各項預防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的主要渠道。經(jīng)常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促使患者對疾病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而且融洽了護患關系,增強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從而更高的體現(xiàn)了護士的自身價值。因此,健康教育在患者恢復健康的護理中有不可替代作用。護士應建立一種指導―合作或參與型護患關系[2],健康教育需要護士繼續(xù)努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信息、增加創(chuàng)新意識,使健康教育實現(xiàn)手段具體化、專業(yè)化、教育途徑多樣化、現(xiàn)代化、教育理論和方法科學化。掌握豐富的醫(yī)學知識,具備一定的教育方法、技巧。新的護理模式要求護士能將自己豐富的醫(yī)學知識和健康信息以患者最喜歡的方式傳播出去,從而改變患者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這不僅需要護士不斷地鉆研業(yè)務,而且必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也應注意護理道德,積極主動,耐心細致,讓患者對自己有信心,使患者和家屬建立良好的心理情緒愉快地接受教育。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應以骨科知識的傳播為切入點,展開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重點包括骨科護理常識、功能鍛煉、并發(fā)癥預防、手術前后的教育活動和技能訓練,尤其是教會患者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及鍛煉時應注意的問題尤為重要,當然,心理疏導,用藥和衛(wèi)生保健常識宣教以及出院指導和隨訪也不容忽視,同時,更應做好陪護家屬的宣教工作,這將對于骨科臥床患者的康復起重要作用。通過調查了解到,骨科健康教育在形式的選擇上,最受患者歡迎的是個體交談和宣傳冊,因為個人交談最易增進護患交流,不但便于患者更直接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便于護士隨時跟蹤健康教育的效果,宣傳冊便于住院期間反復學習、理解和掌握,對于不明白之處通過護士講解可以更好地掌握。
健康教育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護士應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選擇適合個人情況和生活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內容進行健康教育,而且內容越具體,越易于學習者理解和執(zhí)行,效果越好。護士應運用護理程序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核心和目標是建立健康行為,為了達到行為改變,必須緊緊圍繞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思想,把患者的知情權作為最重要的評價指標,使健康教育落到實處,真正讓患者收益。
總之,由于醫(yī)療模式的轉變,醫(yī)院的護理工作已由單純的疾病理向全民保健護理發(fā)展,護理的范疇也正由醫(yī)院臨床護理向全民保健護理發(fā)展,從院內服務到院外服務;從單純的治病救人到為患者健康服務到為健康人服務,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只有將健康教育很好地貫穿于骨科護理,骨科患者的康復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因此,護士更應把健康教育作為一項必須做的護理行為去自覺地實施,不管從教育的形式還是內容方面,都應不斷鉆研和更新,真正發(fā)揮護士在促進患者康復中的作用。
[1]吳蓉,孟美珠.健康教育在手功能康復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2,37(8):514.
[2]蘇寶華,吳文英,黃月清.健康教育在圍產(chǎn)期護理中的作用.護士進修雜志,2002,1,(17):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