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梅
腦中風后抑郁患者的護理干預
任雪梅
目的探討腦中風后抑郁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方法回顧分析4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45例患者通過實施護理干預抑郁狀態(tài)均有好轉,效果滿意。結論腦中風是一組急性起病的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疾病,以起病急驟,出現局限性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征;中風后抑郁屬于繼發(fā)性抑郁癥的一種,是常見腦血管病的并發(fā)癥之一,該病具有發(fā)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高的特點。通過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及家屬正確面對疾病,提高生活質量,減輕中風后抑郁的不良情緒對其預后的影響,樹立了患者的信心。
腦中風;抑郁;護理干預
腦中風是一組急性起病的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疾病,以起病急驟,出現局限性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征;中風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屬于繼發(fā)性抑郁癥的一種,是常見腦血管病的并發(fā)癥之一,該病具有發(fā)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高的特點[1]。如不給予治療及相應的護理干預,可使患者神經功能缺損且恢復時間延長,生活質量下降,增加病死率。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腦中風患者45例,經過護理干預獲得滿意的效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齡48~76歲;病程24 d~14個月;其中缺血性中風34例,出血性中風11例;45例患者均經CT或MRI確診為中風,且為首次發(fā)病,排除昏迷、知力障礙、失語者。本組45例患者通過實施護理干預抑郁狀態(tài)均有好轉,效果滿意。
1.2 心理社會因素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等;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以及一些藥物的影響;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煙、酗酒,喜歡辛辣、咸和甜食等;心理因素,由于生活的壓力。由于該病的致殘率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增加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大多患者會發(fā)生抑郁癥,中風后抑郁屬于繼發(fā)性抑郁癥的一種,因此必須重視患者在醫(yī)院、家里早期康復及心理健康教育[2]。
2.1 心理護理 由于病程較長,患者普遍存在焦慮,緊張甚至恐慌的心理反映。如:對疾病的康復期望值過高,一旦出現病情反復,情緒會一落千丈,也存在一些患者害怕給家庭造成經濟負擔而拖累家人,害怕周圍的人譏笑等,而出現自卑或自責的心理,有的患者癥狀減輕或無自覺癥狀時,忽略治療,導致疾病的復發(fā)。家人在和患者共同經歷疾病的過程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變化,如:失望、埋怨、急躁、放棄等,甚至放任不管,這些行為都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導致康復治療的失敗[3]。
2.2 一般護理 使居室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使之選擇低脂、低鹽、高維生素、高蛋白、無刺激性且易消化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供給足夠熱量;避免發(fā)生嗆咳、誤吸等;加強基礎護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口腔清潔,保持大便通暢,協(xié)助定時翻身,注意皮膚護理,預防褥瘡;做好安全護理,防止發(fā)生跌倒等意外;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置,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肢體癱瘓程度。
2.3 抗抑郁藥物的護理 抗抑郁藥物常見的副反應有體位性低血壓、心臟傳導阻滯、口干便秘、出汗及困倦等,因此要注意觀察用藥患者的反應以及副反應。
2.4 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主動提供疾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及家屬了解該病的特點,了解、遵循醫(yī)囑,堅持服藥治療,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長期藥物治療可能出現的一些副反應等;采取多種形式的宣講,辦健康專欄,一起進行康復鍛煉等,增進患者的溝通交流,緩解郁悶心理,又可鍛煉身體,調節(jié)身心;護士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用和藹可親的語言介紹疾病的有關知識,同時可為患者提供有關腦卒中的宣教資料;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疑問,促進患者間良好的情緒交流;讓恢復較好的患者現身說法,以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4]。
2.5 功能鍛煉 中風后患者恢復的一大要點就是加強功能鍛煉,功能鍛煉包括肢體與語言等方面的訓練。功能鍛煉應在病情穩(wěn)定后及早進行,堅持被動和主動相結合、床上和床下相結合、室內和室外相結合的原則。在這“三結合”的原則下,最主要的是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和正確的運動方法。肢體活動能加強血液循環(huán)及恢復肌力,進而促進神經遞質的合成,并且對抑郁癥的恢復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應將功能訓練貫穿于中風的始終,充分發(fā)揮患者的潛在能力和殘存功能,促進運動功能恢復到正常的功能狀態(tài)或重新獲得技能,縮短患者疾病恢復的時間。
腦中風是一組急性起病的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疾病,以起病急驟,出現局限性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征;中風后抑郁屬于繼發(fā)性抑郁癥的一種,是常見腦血管病的并發(fā)癥之一,該病具有發(fā)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高的特點。通過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及家屬正確面對疾病,提高生活質量,減輕中風后抑郁的不良情緒對其預后的影響,樹立了患者的信心。
[1]康勝修,徐祖豪.針刺干預中風后抑郁狀態(tài)的發(fā)生.廣西醫(yī)學,2002,24(1):141-142.
[2]蔣玲玲.中風康復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河北中醫(yī),2001,7:491-493.
[3]陳惠芝.腦中風后抑郁的護理干預.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3:94-95.
[4]宋濤.腦中風患者的心理社會因素及健康教育.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1:122-123.
457000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