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天光 張常年 肖秀玲
(北方工業(yè)大學)
以分級管理、政策激勵、經(jīng)費投入為手段,扎實推進教材建設
◆尹天光 張常年 肖秀玲
(北方工業(yè)大學)
教材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保證。北方工業(yè)大學從分級管理、加強組織結構建設、完善配套文件、實施激勵政策、加強教材建設管理及投入等幾個方面入手,扎實有效地推進學校教材工作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對未來的教材建設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議。
教材建設工作 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
教材是體現(xiàn)大學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保證。教育部明確提出“十五”期間高校教材建設的指導方針是: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實施精品戰(zhàn)略,抓好重點規(guī)劃,注重專業(yè)配套,促進推廣運用。北方工業(yè)大學在“十一五”期間,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文件精神,從分級管理,加強組織結構建設、完善配套文件,實施激勵政策、加強教材建設管理及投入等幾個方面入手,扎實有效的推進學校教材工作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為更好的加強學校建材工作建設,“十一五”期間,我校對原有的教材管理機構進行了梳理,在組織上,對教材建設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在管理上,實施層層把關,責任到人,選派責任心強的教師負責各級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同時,學校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一方面,學校根據(jù)各自的職能特點,將教材建設管理和教材選用管理分別交由學校教務處和學院兩級部門,教務處重點負責學校的教材規(guī)劃和教材建設管理,學院主要負責教師、學生的教材選用和分發(fā)工作,同時負責具體教材規(guī)劃和建設的落實,保證了學校正常的教材工作能夠合理、高效的開展;另一方面,我校加強教材建設委員會的工作職能建設,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擔任校教材建設委員會主任,教務處長擔任副主任,各院、處級單位主管教學工作的負責人或學術帶頭人組成委員會成員;教務處負責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學院設教材工作小組,成員由學院院長聘任,通過這些組織機構建設為教材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在加強組織機構建設的同時,為適應“十一五”期間教材建設的新要求,我校對原有教材規(guī)章制度進行了完善和修訂,主要包括修訂和完善了《北方工業(yè)大學教材建設委員會工作條例》,使得教材建設委員會的工作內(nèi)容和職責得以進一步明確,有利于教材建設委員會更好的發(fā)揮作用;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了《北方工業(yè)大學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評審指標》,并據(jù)此開展校級各類精品教材的評審,使得“十一五”期間我校精品教材的數(shù)量和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制定了《北方工業(yè)大學教師專業(yè)技術崗位的教學成果業(yè)績分計分標準》,將教師編寫教材與教師聘任考核工作掛鉤,明確規(guī)定教師出版教材所能獲得的教學積分以及教師所編教材獲得不同層面獎勵時所對應的獎勵額度或教學積分數(shù),以鼓勵教師對教材編寫工作投入更大熱情。
為鼓勵教師多出教材,出精品教材,我校在“十一五”期間不斷加強對教材建設的管理和投入,一方面,學校投入大筆專項資金用于教師出版教材的資助,2007年,我校共投入專項資金26萬用于教師的教材建設,2008年專項資金額度達到40萬元,截止2010年教材建設專項資金累計額度達到了85萬元,對我校教師編寫教材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鼓勵;另一方面,學校每四年組織一次校級精品教材評選,對于獲獎的校級精品教材給予一定的獎勵,這些舉措也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材編寫熱情;第三,為鼓勵教師出精品教材,“十一五”期間,凡我校教師所編教材獲得北京市精品教材及立項者,學校再按照1∶1的比例給予教師配套資助和獎勵。
通過這些扎實有效的措施,學校在教材建設上取得一定成績。我校教師主編的教材《產(chǎn)品設計》被評為2008年國家級精品教材,是我校在教材建設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2006年以來,我校共有13本教材獲得“十一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提高了學校教材建設的水平。2007年以來,我校共有20本教材獲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教材范圍涵蓋我?,F(xiàn)有全部7個學院的相關學科?!笆晃濉逼陂g,我校共有12本教材獲評北京市精品教材。
我校于2006年組織一次校級精品教材評選,學校共評選校級精品教材10部,優(yōu)秀教材10部,獎勵教材20部。對于這些評選出的優(yōu)秀教材,學校除了給予獎勵外,更在這些優(yōu)秀教材基礎上推薦參評北京市精品教材,極大的調(diào)動了老師的積極性,也提升了我校精品教材的質量和水準。
“十二五”期間,我校將進一步加強學校教材工作建設,緊密結合我?!百|量工程”建設的目標以及我校自身的專業(yè)特點,鼓勵教師在我校多出精品教材。
教材研究要注重對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和教材內(nèi)容更新的研討。其次,教材研究要跟蹤科技發(fā)展、教育發(fā)展和學科專業(yè)發(fā)展與趨勢,從而使教材建設更加符合科學技術、教學改革和未來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要求的發(fā)展。
嚴格教材選用程序加強選用管理,嚴格教材選用程序,杜絕教材選用中的隨意性和主觀臆斷的現(xiàn)象,確保教材的先進性和適用性。
學校教材管理部門將建立教材出版信息庫,收集和整理教材出版信息、書評和書介等資料。各學院也應建立相應的與專業(yè)相關教材出版信息庫,供教師選擇教材時查閱參考。
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對選用教材進行質量跟蹤調(diào)查。
通過開展教材評價,能為教師和學生推薦高質量教材,保證教學質量。
為做好“十二五”期間的教材建設工作,建議如下:一是教材建設要分層次,如重點高校、普通高校、高職院校要有不同的側重,在教材建設上都應給予大力支持;二是注重對應用型、實驗類教材建設的支持力度,國家發(fā)展綱要中提出了要培養(yǎng)卓越工程師的目標,而與之相適應的教材建設仍處于滯后狀態(tài),因此要加大這類教材的建設力度。
總之,教材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學校應加強同主管部門、出版社及各高校間的交流與溝通,加大合作力度,促進學校教材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