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慶彪
(淮安市行政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5)
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著力點
耿慶彪
(淮安市行政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5)
領導干部的作風是黨的公共形象的充分展示。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一項戰(zhàn)略任務,必須常抓不懈。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要以思想作風建設為基礎,以強化學習、端正學風、學以致用為根本,以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為重點,以克服消極腐敗現(xiàn)象為抓手。
黨的建設;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著力點
領導干部的作風,是領導干部在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比較穩(wěn)定的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的外在表現(xiàn),是黨的公共形象的充分展示。建黨90年來,我們黨歷經艱辛坎坷,之所以日益堅強、長盛不衰,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與時俱進地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一個重要原因。當前,我們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要使廣大領導干部適應這樣的新形勢,更好地帶領廣大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
1、要深刻認識思想作風建設的重要性。這是由思想作風建設在領導干部整個作風建設中所處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決定的。如果思想作風問題不解決,其它作風建設就談不上加強。比如,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工作作風和清正廉潔的生活作風等,都必須堅持思想與實際相符合、主觀和客觀相一致,都離不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和作風。而與這些優(yōu)良作風相對立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都是以思想與實際相分離、主觀和客觀相割裂為特征的。所以,解決了思想作風問題,其它方面的作風建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一些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狀況,也要求我們必須以思想作風建設為基礎。近年來,少數領導干部思想僵化,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比如,有的不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不注意汲取群眾創(chuàng)造的新鮮經驗,不尊重客觀規(guī)律,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有的習慣于憑老方式、老辦法想問題、做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的習慣于憑主觀意志辦事情,盲目蠻干,隨意性和片面性嚴重;有的不結合具體實際貫徹落實上級精神,而是照抄照搬,教條主義嚴重等。這些不良思想作風不解決,不僅會嚴重束縛我們的思想和行動,阻礙我們開拓進取,有所作為,而且還會影響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問題的解決,影響到黨的形象,甚至影響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
2、要堅持發(fā)揚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胡錦濤同志認為:“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①大量事實表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能不能堅持發(fā)揚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能不能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對每個領導干部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考驗。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做到胡錦濤同志曾提出的四點要求:牢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我們黨的莊嚴使命,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不渝地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牢記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負的歷史責任,自覺在艱苦奮斗的實踐中加強黨性鍛煉。
1、求真務實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領導干部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我們黨九十年的歷程充分表明,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活力所在,是黨和人民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關鍵之所在。什么時候領導干部求真務實堅持得好,黨的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就充滿朝氣和活力,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就能順利發(fā)展;什么時候領導干部求真務實堅持得不好,黨的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就缺乏朝氣和活力,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就受到挫折。
2、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十分重要和緊迫。總的看,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領導干部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上做得是好的。他們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自己的實干精神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贊譽。特別是孔繁森、鄭培民等一大批優(yōu)秀領導干部,充分展示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但我們必須看到,在堅持求真務實問題上,少數領導干部中也存在著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二是作風飄浮、工作不實;三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四是隨心所欲、自搞一套;五是心態(tài)浮躁、追名逐利;六是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七是明哲保身、患得患失;八是貪圖享受、奢侈浪費;九是以權謀私、與民爭利;十是高高在上、脫離群眾。②少數領導干部中存在的上述問題,都是同黨的宗旨和性質格格不入的,都是同人民群眾的利益格格不入的,如不切實加以糾正,必須會引起群眾的強烈不滿。這些問題的存在,致使一些本來可以做好的事情沒有做好,一些本來應該解決的問題久拖不決,一些本來可以緩解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3、領導干部要努力做到求真務實、踏實苦干。目前,我國的改革和發(fā)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引導他們“不斷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斗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之真,務抓好發(fā)展這個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務發(fā)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求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之真,務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之實?!雹垡扇【C合措施,從加強教育、促進工作落實、推動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努力,使各級領導干部都堅持做到求真務實、踏實苦干。
1、要強化學習。荀子在《勸學》篇云: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胡錦濤同志認為:“學習是領導干部增長才干、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④學習能使人開茅塞,養(yǎng)心靈,拓胸襟,蹈厲真知灼見,涵養(yǎng)萬丈才情;學習能使人養(yǎng)精蓄銳,韜光韞玉,夯學識底蘊,筑成事根基;學習能使人練就寧靜致遠心態(tài),在工作中遇事不躁,處事不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國際形勢不斷變化,國內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和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情況下,領導干部如果不抓緊學習,不抓好學習,不在學習和工作中提高自己,就難以完成肩負的歷史責任,甚至難以在這個時代立足。對領導干部來說,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工作。為此,要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系,不管工作多忙,都要靜下心來讀書看報。既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又要努力學習現(xiàn)代科學文化和法律知識,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和實踐能力。
2、要端正學風。古人言,非學無以廣才,非學無以明識,非學無以立德。學風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問題。學風端正,事業(yè)興旺;學風不正,事業(yè)受損。因此,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學風,是關系黨的前途和社會主義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然而,在一些領導干部中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學風不正現(xiàn)象。比如,有的缺少學習理論的興趣和熱情,認為學不學無所謂,強調沒有時間學,成天忙于應酬;有的學習不刻苦,不鉆研,淺嘗輒止,滿足于一知半解;有的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照本宣科,不去用或不會用理論武器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有的斷章取義,各取所需,甚至把自己不正確的理解說成是中央精神和領袖思想;有的擺樣子,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甚至言行不一,說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真正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境界、一種修養(yǎng)。
3、要學以致用。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學以致用,學用相長,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促進工作的措施、領導工作的本領,特別是轉化為領導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1、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和高度重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胡錦濤同志擲地有聲地指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qū)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對于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來說,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發(fā)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來發(fā)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始終是最緊要的?!雹荻獙崿F(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核心問題是密切各級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2、要深入地對領導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的再教育。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黨的建設的根本問題。領導干部如何對待群眾,是一個根本立場問題、世界觀問題和黨性問題。胡錦濤同志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時刻擺正自己和人民群眾的位置,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人民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⑥通過對領導干部深入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的再教育,用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黨要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群眾前進的觀點等,武裝各級領導干部。
3、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同人民群眾心連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是轉變領導干部作風,密切與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胡錦濤同志指出:“越是職務高了越是要注意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lián)系,越是要深入到基層和群眾中去,了解實情、體察疾苦、汲取智慧、獲得力量,做到同人民群眾心連心?!雹哳I導干部深入基層,一是要放下架子,打掉官氣,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tài),深入到群眾之中,真誠地聽取群眾的意見、呼聲和要求,感受和體會群眾的情緒,了解和掌握群眾的思想脈搏,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二是要在與群眾的交往中,認真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誠懇地回答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同基層干部和群眾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克服生產、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把黨和社會主義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三是要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首位,“下大力氣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下大力氣做好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⑧
克服消極腐敗現(xiàn)象,是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胡錦濤同志2011年1月11日在黨的十七屆中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明確指出:“全黨必須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tài)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實推進反腐倡廉各項工作,不斷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雹喔母镩_放以來,雖然我們黨堅定不移地糾正不正之風,使反腐敗斗爭始終保持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態(tài)勢,但是,當前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依然嚴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強調從“正面”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創(chuàng)造新的優(yōu)良作風,而不去克服一切不符合黨的事業(yè)發(fā)展要求、不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不良風氣,不去反腐敗,那么,作風建設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實效。因此,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必須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在那些不正之風比較嚴重、消極腐敗現(xiàn)象比較突出的地方,積極推進反腐倡廉各項工作。為此,胡錦濤同志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當前要緊緊圍繞科學發(fā)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這條主線,對中央關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做好“三農”工作、推進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以及市場價格調控、房地產調控、規(guī)范和節(jié)約用地、資源節(jié)約和環(huán)境保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決策部署執(zhí)行情況開展監(jiān)督檢查,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消極現(xiàn)象,保證中央政令暢通,維護中央權威。與此同時,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和監(jiān)督,深入開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的力度,嚴肅查辦發(fā)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的貪污賄賂、失職瀆職案件,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中的違紀違法案件,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人事紀律的案件,重大責任事故和群體性事件涉及的失職瀆職及背后的腐敗案件。
注釋:
①②③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年版,第 81、727、728-729 頁。
④⑥⑦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年版,第 872、873、874 頁。
⑧《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人民日報》,2011年1月12日。
D261.3
A
1671-2994(2011)06-0045-03
2011-09-18
耿慶彪(1966- ),男,江蘇沛縣人,淮安市行政學院教授、副教育長,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研究方向:政治學和領袖思想。
責任編輯:劉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