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模良 鄭彩霞
福州市第一醫(yī)院放射科,福建福州 350009
CR技術是傳統(tǒng)X線技術與現代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數字化影像技術,CR系統(tǒng)一般由成像板、影像閱讀器、圖像處理工作站、激光照相機等器件組成。CR本身無X線發(fā)生裝置,但可通過IP與各種型號X線機配合使用,使傳統(tǒng)X線成像技術升級為數字化成像。CR系統(tǒng)可通過調節(jié)圖像的窗寬、窗位對病灶的大小、范圍、邊緣、表面及與周圍的關系做不同的調整與后處理,提高了圖像質量,而這一點是傳統(tǒng)X線攝影無法比擬的。CR系統(tǒng)降低了床邊X線攝影的條件和改善了圖像質量,尤其是新生兒,不僅降低了患兒與工作人員的輻射劑量,而且為臨床提供了準確可靠的影像診斷依據。
收集2008年11月~2011年5月床邊新生兒胸部攝影344例,其中男190例,女154例;年齡為出生后1~10 d。運用CR后處理技術處理圖像共344張。
德國西門子MOBILETT XP床邊X光機,KONICA MINOLTA MODEL 190 CR 系統(tǒng),10×12成 像板(IP),DRYPRO MODEL 793干氏激光相機,8×10膠片。
①攝影部位為胸部仰臥正位。②CR胸部曝光條件:45~55 kV,2.0~ 2.5 mAs,濾線柵(-),焦-片距80 cm。③做好曝光前的準備:把患者推入指定曝光房間,疏散圍觀患者及其家屬,避免非檢查人員遭受不必要的X線輻射。④采取仰臥前后位,嚴格控制暴光范圍,調節(jié)好kV、mAs,做好非投照部位的防護,抓住患兒安靜、不動的時機曝光。⑤曝光后的IP均采用自動識別方式掃描,圖像用干式激光相機打片。
344例CR片中甲級片258張(75%),乙級片86張(25%),無廢片。影像清晰,位置合適,無人工偽影,無暗室因素,完全滿足診斷要求,并且實現100%無廢片。影響CR新生兒床邊胸部質量的因素:拍片時患兒不能合作(哭鬧、手腳亂動等),導致投照部位不標準及運動模糊的原因。CR與傳統(tǒng)方法照片相比,在X線機、攝片kV、焦片距相同的情況下,mAs明顯減少約20%[1]。
CR具有多種處理技術,包括對比度處理、空間頻率處理。①對比度處理:人體組織中,某些部位的解剖結構對X線的衰減差異微小。在CR成像后,由于被顯示組織微小的射線衰減差異,使圖像數據的固有對比度差別也較小。對比度處理的目的是通過處理,使其等同于傳統(tǒng)的屏-片圖像,或是增強診斷所需的某些部位的顯示。②空間頻率處理:其目的是增強數據中某些特性組織的顯著性。包括傅立葉濾過、模糊蒙片減影和小波濾過[2]。在新生兒床邊攝影中,患兒大多是陽性患者,經常有吸入綜合征、肺透明膜病變等,就是在CR系統(tǒng)正常的曝光條件下,也不一定能很好地顯示以上病變的特征,但經空間頻率處理后能夠得到很好的顯示。
CR系統(tǒng)比屏-膠組合傳統(tǒng)X線攝影系統(tǒng)曝光量小,投照時輻射劑量低。IP上激勵發(fā)光(PSL)物質對X射線高度敏感,可以降低投照時X線輻射劑量。在獲取相同的診斷信息的情況下,CR系統(tǒng)比屏-膠組合所需的X線照射量小。在實際應用中,攝片條件在傳統(tǒng)高速增感屏的基礎上,可降5kV且在5kv之間調節(jié),mAs在降1/4基礎上可上下波動±30%,降低了被檢者的輻射劑量[3]。只要適當掌握攝片條件,既能減少受檢患兒的輻射劑量,又能基本保證攝片質量,使新生兒床邊胸片成功率達100%[1]。這對患兒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新生兒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細胞分裂更新速度和比例遠高于成人,對射線的敏感性是成人的10多倍。Brenner 等[4]研究認為,小兒受輻射年齡越小,致癌危險因子越高。
CR具有多種后處理功能,如測量(大小、面積、密度)、局部放大、對比度反轉、多幅顯示等。圖像大小、面積的測量對病灶或異物的大小、面積、骨折線的長短以及各種診斷上所用的線徑可進行測量,并可添加箭頭給予指明和文字說明。圖像反轉和位置反轉調節(jié),對暗盒使用不正確或位置擺放不正確所造成的圖像左、右、上、下顛倒可進行反轉,可調節(jié)出正負圖像,即拍片和透視影像,達到減影效果。多幅成像,可在同一張照片上進行多部位或新舊影像的顯示,以便于對比,適合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前后對比。添加修改,可對所得圖像添加、修改左、右箭頭指示或姓名、年齡、性別、號碼等進行修改,對所檢新生兒進一步校對,以防張冠李戴,發(fā)生差錯??傊?,CR先進的后處理功能對日常影像質量控制起到了很大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影像質量[5]。
綜上所述,CR系統(tǒng)在新生兒床邊攝片中降低了X線曝光劑量,避免了重復曝光,消除了床邊攝片的許多不利因素,確保了照片質量,一次曝光可觀察不同組織密度、解剖結構和不同性質的多種病變,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了更好、更清晰、更準確的影像信息。CR系統(tǒng)在新生兒床邊攝影中的應用,從攝影到診斷與常規(guī)屏-膠片系統(tǒng)相比都具有較大價值。
[1]黎濤,楊永青.屏-膠組合與CR系統(tǒng)床邊攝影的質量對比分析[J].中國廠礦醫(yī)學,2006,4(3):259.
[2]關靜,胡朝芬,郭愛華,等.CR技術在床邊攝片的作用[J].成都軍區(qū)醫(yī)院學報,2003,10(5):78.
[3]毛麗娟,吳滕芳.CR技術中廢片產生的原因[J].中外醫(yī)療,2009,9(6):150.
[4]Brenner D, Elliston C, Hall E,et al.Estimatedrisks of radiation induced fatal cancer from pediatric CT[J].AJR,2001,176:289-296.
[5]黃春芹,方華盛,梁萍.CR床邊攝片對早產嬰肺的影像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6(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