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美成
空松功,綜合儒、釋、道、醫(yī)各類功法的原理,要求腦子放空(無思無念)、機體放松(身如垂柳)、由靜到定(一心篤定),無病練之可強身,有病練之能治病,是一個非常好的養(yǎng)生功法。
身法即身手姿勢、擺法,分為站式、坐式、臥式、手式。要求全身放松。
1.站式
身體平正自然,兩手自然下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屈,雙足尖與足跟力量平衡著地。
2.坐式
可采用平坐、自然盤坐、單盤坐、雙盤坐4種坐姿。
3.臥式
可采用直腿或自由盤腿仰臥,也可側(cè)臥屈一腿、屈雙腿或直腿。
以上各式均應(yīng)做到頭頸平正自然,兩眼輕閉,口含微笑,舌平放,舌尖輕抵上腭。
4.手式
分前拱式、垂直式、抱丹式、抱球式4種,站坐均適用。
(1) 前拱式
兩手虎口交叉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上也可),手心向下抬平在胸前,兩臂成弧形。
(2) 垂直式
兩手自然下垂,雙肘和掌指微屈,中指在大腿兩側(cè)靠攏褲縫。只適用于站式。
(3) 抱丹式
按前拱式雙手虎口交叉,順其自然地放下,松松地環(huán)抱下丹田,手心向里(注意手腕關(guān)節(jié)不宜太彎曲),兩臂成弧形,成站立抱丹式或平坐抱丹式,平坐時交叉的雙手擱于大腿上。
(4) 抱球式
兩手在腹前作抱球狀,拇指相對,手心向里,兩手心距離及與腹部距離均為20~25厘米。
身手姿勢擺定后,意行“十松一上”,即從頭頂百會穴起意想頭頂松、印堂松、人中松、喉頭松、兩肩松、胸部松、腹部松、臀部和大腿松、雙膝和小腿松、腳掌涌泉穴松,嘴角略向上,露出微笑。同時對頸椎、脊柱、四肢等全身骨節(jié)肌肉都要想一想,使整體有一種輕松舒適、愉快的感覺。十松練熟后可從簡,只注意印堂、人中、兩肩三松即可。
空松功的核心是“空、松、靜、定”4個字,關(guān)鍵在心法、特點有三。
1.不講周天火候,一切順其自然。
2.不講“意守”,講“意照”。守是守住不放,照是適當(dāng)照顧一下。
3.本功法制定一套心法口訣和要訣。
“三一口訣”:“一片混沌”、“一心篤定”、“一覺就止”,必須默念。
練功時首先要松掉一切權(quán)、名、利和公私事務(wù),然后默念一句,照做一遍:身如垂柳(從百會松到桶泉,逐一做好“十松”,后默想枝葉萬千向下松垂的垂柳),心似寒冰(全身放松后把思想意識凍結(jié)到無思無念的境地),萬念皆空,不知有身(進入無人無我的境界),空之又空,一片混沌(達到一片混沌的更高境界。念2~3次能達此境界,就可不念)。以上念一句,呼吸一次。
練“十松”時,念到一個松字自然呼氣,意想氣從松的部位呼出,自然幫助入靜。
如尚不能入靜,可改用下述4種意照功法之一:意照虛空(意想宇宙空間),意照整體(不是哪一個部位),意照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再入內(nèi)一寸三分處),意照患部(為了治病,還要默想“我要驅(qū)除這個病患”)。
本功法以鼻吸鼻呼、自然呼吸為主,息以深、長、勻、細為原則,要順其自然,不能強求。如念“一片混沌”第一口訣未能達到空靜境界時,也可輔用“隨息”、“聽息”等息法,并默念第二口訣,方法同前。
身如垂柳,逐步放松(按前述“十松一上”方法做)。心息相依,綿綿若存(隨息、數(shù)息、聽息都是心去依息,心跟息走,綿綿不斷,若存若忘,似有似無之意)。氣歸氣海,意照竅中(氣海即整個下丹周圍小腹一大塊;竅中即心法中四個意照之處,擇其所需任照一處)。一心篤定,永葆青春(篤定是意念純篤,不思別的什么。無病者應(yīng)改念“永葆青春”,保持青春常駐,防老長壽;有病者應(yīng)改念“驅(qū)除病患,治好病癥”,并意照患病部位)。
若雜念未除,可念“空心止念”口訣3句:不怕念起(人的思想如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足畏),只怕不覺(只怕不覺得。在求靜之中,常有此?。?,一覺就止(一覺到了,馬上就要止住,不繼續(xù)想,所謂“念起是病,不續(xù)是藥”)。
本功法有功法要訣,必須把握。身法要訣:平正自然。心法要訣:修心好似冬枯樹,練性當(dāng)如活死人。心身法要訣:空靜要如深山枯樹,身心寂然不動;放松要如秋天垂柳,枝枝向下松垂。息法要訣:深長勻細,順其自然。
主要是四摩擦。
1.擦手
兩手掌心相對摩擦36次。
2.摩面
用擦熱的雙手摩面,以中指沿著鼻梁兩側(cè)從嘴角向上摩擦面部到兩眉、印堂,再向兩邊回下到嘴邊,上下來回摩擦36次,向上稍重,向下稍輕。
3.擦耳
大拇指和食指夾住耳輪,拇指貼在耳后乳突骨,上下摩擦36次。
4.擦腰
用雙手掌和手指上下摩擦腰椎兩側(cè)36次。
1.八觸和動象
初練者一達松靜的境地,全身或局部便會很自然地產(chǎn)生各種感覺和現(xiàn)象,如微涼、微熱、微癢、酥麻、輕浮、沉重、搖動、震跳,這叫作八觸。感覺依各人情況不同而不同,此皆為自然現(xiàn)象,練者不必介意。
如練功不得法或功法不對,出現(xiàn)大動時要注意用意識加以控制,以防偏差??账晒χ灰幢竟Ψǖ木毞ā⒖谠E、要訣要求去練,而不夾雜別種功法是不會出現(xiàn)大動、不會出偏的。有的人產(chǎn)生雙手臂轉(zhuǎn)動或翻動、頭部或上身左右前后輕微搖動,這也是平衡對稱的輕微小動,而且自動必然會自停。個別人萬一有大動則加以意識控制,可使其不動。
2.空松靜定和整體周天
由腦子放空,排除權(quán)、名、利及公私事務(wù)一切雜念的空開始練身法、心法,從“身如垂柳”、“十松一上”到身心入靜,都在不知不覺之中;虎口交叉的雙手會感到微熱,覺得拉不開,自小腹部、胸腹部慢慢到四肢和全身都感到微熱或酥麻,好似有一股熱氣流通全身經(jīng)脈,整個身體非常舒服。這就是空松功的“整體周天”,它是在完全無念無思、極度安靜中由產(chǎn)生的元氣、真氣在體內(nèi)的自然運行,并對自身進行調(diào)正和修復(fù),以達到治病強身、防老長壽的目的。整體周天比沿任督經(jīng)脈的線狀周天運行較為穩(wěn)妥,不會出偏差。
由靜入定,使大腦皮層細胞處在興奮與抑制的平衡狀態(tài)。初練者只能定數(shù)分鐘,功夫深到一定程度可定1小時、數(shù)小時,或更長時間,對治病強身會起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整體周天助輔助功法
如果要更快一些達到整體周天,可用一種“有為法”來幫助。
在練站功或坐功、臥功開始時,默念幾遍空松口訣,念一句做一句。全身放松練到幾天之后,可使用深呼吸法,吸入氣到下丹田,呼出意想氣從胸腹部向四肢呼出。每天練功2~3次,每次練10~50息。待四肢、手指、足趾尖都有氣感后,再練5~30息,便停止這樣的呼吸,仍改為自然呼吸,練一片混沌功夫。練到一定時期,一達到一片混沌境界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有整體周天的氣感。
用深呼吸法引氣達四肢,便是幫助功夫迅速達到整體周天的助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