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淑清
四川省旺蒼縣黃洋鎮(zhèn)中心小學校 四川廣元 628206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遇到的一個比較普遍地問題,便是學生害怕作文,不喜歡寫作缺乏感情。不少學生一遇到作文便叫苦連天,或感到無話可寫,或生編硬造,應付了事。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使作文成了學生的包袱。如何讓學生從怕寫作到愛寫作文,從苦惱地作文到快樂地作文?我認為,關鍵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兒童獲取知識的重要推動力。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睂懽髋d趣是學生積極作文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證,它貫穿寫作的過程。因此,要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 我在作文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寫作文難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可以用來寫作的素材。作文的內容來源生活,并用語言問字把生活體驗表達出來。要讓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就必須以他們的學習,生活為起點,為中心,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去體驗生活,豐富他們的感受。為此,我在讓學生寫作文之前,有目的地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如帶學生參觀訪問,組織班會,讓學生去野外觀察游戲,從而擴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觀察力,想像力和熱愛生活,熱愛打自然的情感。在作文之前讓學生先進行些作材料的選擇,如:把學生帶入社會,帶進自然,讓他們走進市場,走進商場,進行一些交往購物的活動。讓他們在山坡上,田野里活動。采集,喂螞蟻,捉蜻蜓。激發(fā)生活的情趣,回到課堂,把經過情感說出來,按說的寫出來,寫出活生生的生活,這才使真正意義的作文。這樣也才 激發(fā)起作文的興趣。
我們周圍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但由于我們沒有養(yǎng)成觀察習慣,沒有觀察而使很多好的素材從身邊溜走。因此,教師要跟據每次習作和練筆的要求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如有一次,我讓學生寫《早晨》先有意識不把學生帶入自然,坐在教室里寫,學生大寫不出個名堂來,大多是早晨的景色是迷人的,怎樣的迷人就寫不出來了。然后,我把學生帶到田野,帶到山坡,觀察秋分時節(jié)的早晨,從東方天空顏色變化,魚肚白變?yōu)樽匣疑?,變紅,紅霞滿天再到紅日冉冉升起。這樣通過觀察學生再寫,就比前次具體,生動得多了。有個同學觀察很仔細,他寫有這樣一句話:“……向東方看去,只見東方的天空露出魚肚白,周圍的白云先由黑色變?yōu)樽匣疑?,又慢慢地變紅了,紅霞越來越艷麗,萬物也漸漸地被這紅色的云霞籠罩著,像是穿上一套嶄新的衣裳……”。所以,我認為要使學生作文不感到頭痛,必須有意識讓學生積累素材。
在作文教學中,我注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學生的情感之中。孩子們年齡雖小,但在他們的成長經歷中也有歡樂和痛苦,他們的心底也有著許多由趣新奇的經歷,我 用心去體驗他們的情感,善于激發(fā)學生寫作激情,讓學生的情感如潮水般奔涌。當學生在作文中遇到困難時,我就給予引導和幫助,給他們從鼓勵和激勵;當學生在作文中并發(fā)出智慧的火花時,我為他們的每點進步,每一次成功而喜悅,為他們喝彩。我創(chuàng)設的平等,和諧,快樂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寫作
調動學生寫作興趣的最好方法,莫過于使學生的寫作得到認可,這時,他的寫作欲會不斷膨脹,即使老師不做要求,他都會主動寫,因此,我在進行作文評改時,注重對學生的肯定,通過教師熱情,真誠的賞識,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從而激勵他們更上一層樓,不斷提高作文的能力。
我覺得評改一篇作文時,首要任務是發(fā)現文章中的閃光點,真誠而不吝嗇的激勵學生,在評分時宜寬不宜緊,用贊揚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對優(yōu)秀作文盡量打高分,甚至打滿分,還可以“百分+超優(yōu)分”進行評價,在不斷的肯定中使學生體驗到作文成功的喜悅。
總之,小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