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觀發(fā)微
劉博
簡·奧斯汀的作品《傲慢與偏見》中圍繞班奈特家五個女兒待嫁為中心,進而展開的一段四對情侶的愛情故事。在這四對情侶中,他們的最終結(jié)局都是喜結(jié)連理,但是愛情的過程卻是大相徑庭,因此,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找出作者筆下的不同的婚姻觀。當然,這種婚姻觀的產(chǎn)生是有其歷史背景的。簡·奧斯汀所處的時代是18世紀,正值英國進行工業(yè)革命的時期。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和背景中,人們對金錢有著無限的追求。當時的中產(chǎn)階級的婦女只有三種出路:嫁人,做老處女,當家庭教師。當家庭教師收入低微,還是擺脫不了貧窮;做老處女,別說是那個時代,就是現(xiàn)在也沒有人愿意;最好的出路就是嫁人,而且嫁給上層社會的人才是走出貧困,獲得新生活的唯一辦法。然而,18世紀末,歐洲社會的女權(quán)思想和女性意識尚處萌芽階段,生活在那個年代,作為富有敏銳觀察力的一位女作家,不可能不受影響,在她行文中字里行間透露了她朦朧的女性意識。
現(xiàn)在,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21世紀的中國,在這個如此進步和開放的時代,人們大膽追求自己的理想與目標,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著不斷發(fā)展的社會。同時,這也是一個個性鮮明的時代,對于年輕一代的人來說,尤其是對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名詞“80后”們來說,更是擁有著無限的權(quán)利來暢想和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如果要將簡·奧斯汀筆下的人物與現(xiàn)代中國社會的青年一代放在一起比較的話,那也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一種比較,但是從婚姻觀的角度來看,二者實則是具有可比性的。無論是遠古的西方社會,還是現(xiàn)代的中國社會,人們對于愛的追求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中所體現(xiàn)的不同的婚姻觀在當今社會也仍可見其縮影,在此,筆者以《奮斗》中人物與之對比,意圖說明其中的聯(lián)系。
《傲慢與偏見》中伊麗沙白與達西的婚姻很完美,這樁婚姻是作者筆下最幸福美滿,也是最令所有讀者們認可的,同時作者也借伊麗沙白之口,表達了自己的婚姻觀。伊麗沙白是個個性鮮明,敢愛敢恨,獨立自主的青年,她沒有因為家境貧寒,社會地位低微就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和對愛的追求,她相信幸福的婚姻源于經(jīng)得起考驗的真愛,金錢固然是基礎(chǔ),但不是定義真愛的標準。正因為如此,她才斷然拒絕了柯林斯的求婚,縱然有豐厚的家產(chǎn)和上層社會的地位,但是嫁給這樣一個沒有感情又自命不凡的人對于伊麗沙白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
夏洛蒂與柯林斯婚姻屬于現(xiàn)實婚姻。夏洛蒂是伊麗沙白的好朋友,雖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因沒有繼承財產(chǎn)的權(quán)利,寄居在親戚家里,受盡白眼。又因相貌平平,27歲還未能出嫁。當柯林斯向伊麗沙白求婚失敗后,兩天后向夏洛蒂求婚便順利通過。與其說夏洛蒂答應(yīng)了柯林斯的求婚,不如說她為自己的將來找到了一個保險箱。雖然她對柯林斯毫無感情可言,甚至要靠其他瑣碎的事情來填滿自己的思想,以此來忘記這個令人厭惡的丈夫。
莉迪亞與威克姆的婚姻比較荒唐,莉迪亞是伊麗沙白的妹妹,從小便受到其母親關(guān)于將來要嫁個好男人的思想的熏陶。漂亮、熱情、頭腦簡單、輕浮而又虛榮,小小年紀的她便熱衷于社交,喜歡與麥里屯的軍官們往來,并以此為榮,后與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軍官威克姆私奔。
.簡與賓利的婚姻很幸福,班奈特家的大女兒簡天生麗質(zhì),性格溫柔嫻靜,與相貌英俊的富少爺賓利一見鐘情。但簡生性拘謹,內(nèi)心對賓利充滿熾熱的愛意而表面上卻不露痕跡。賓利對她同樣是喜愛萬分,只是缺乏自信不知道簡是否真的愛他,兩人因此險些錯過一段感情。后來在達西的鼓勵下,賓利鼓起勇氣向簡求婚,最終兩個人得以幸福地結(jié)合。
《奮斗》講述的是一群剛剛從大學畢業(yè)的“80后”們,在涉世之初對于理想的追求不懈奮斗,同時經(jīng)歷的感情糾葛的故事。故事中也講到幾對青年,他們從事不同的職業(yè),在實現(xiàn)自己理想和個人價值上都在不斷地奮斗,同時各自的感情經(jīng)歷和婚姻觀也不同,每一對情侶都經(jīng)歷了坎坷的愛情,最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故事中的夏琳和陸濤可以說是最難得在一起的一對了。他們的感情開始雖然是一見鐘情,但由于雙方都是當今社會充滿理想和抱負的青年,他們的理智和立志成就一番事業(yè)的決心沒有被一見鐘情的愛戀所取代,兩人都想在自己的事業(yè)上有所發(fā)展后再談婚論嫁。陸濤的生父是一個富商,他原本是擁有令人羨慕的家庭背景和資本的,只要其父稍加扶持,他就可以很容易地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站在夏琳的角度來看,她也可以跟著沾點富家子弟的光,這樣自己奮斗起來也就不那么辛苦了。
故事中的另外一對情侶是楊小茹和項南。他們是經(jīng)朋友介紹認識,愛情之火迅速燎原,兩人閃電結(jié)婚。兩人的結(jié)合雖有一見鐘情的愛戀,但更多的是沖動。在沒有物質(zhì)基礎(chǔ)的情況下,矛盾自然會產(chǎn)生。新婚之夜是在朋友家借宿的,從結(jié)婚第一天就開始四處搬家找房子,在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又因要不要孩子引發(fā)爭執(zhí),總之,二人的矛盾頻頻,沖突不斷。當矛盾和誤會不斷產(chǎn)生,不可調(diào)和的時候,他們的婚姻終于走到終點,離婚是彼此最好的選擇。也許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吧,二人離婚后各個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但還是因愛未盡,情未了,最終復婚。故事的結(jié)局是美好的,雖然兩人許諾要彼此改掉自己的壞毛病,重新開始,但是人的性格和追求,以及各自的世界觀是難以改變的,因此,故事中的人物雖是以美滿的結(jié)局收場,但是這樁婚姻始終是有問題的,始亂終棄也許才是這樁婚姻的最終結(jié)果吧。
上述的四段感情雖處于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背景,但其相同的婚姻觀卻使得最終的結(jié)果是大同小異。夏琳與陸濤的婚姻就像是伊麗沙白與達西,夏琳家庭狀況一般,陸濤家境殷實,社會背景的不同決定他們不像伊麗沙白與達西那樣存在著社會地位的差距,但二者分分合合,幾經(jīng)考驗,最終得以結(jié)合的過程是相同的。這樣的婚姻觀是最值得人們效仿的,即以真愛為前提,以物質(zhì)生活的滿足為基礎(chǔ)的婚姻。這樣的婚姻也會被認為是最長久,最經(jīng)得起考驗的一種。
無論是完美理想婚姻,沖動不理智婚姻,還是冷酷現(xiàn)實婚姻,都是社會的現(xiàn)實和人的追求造成的。因此,不同的婚姻自然有其不同的幸福程度,倘若這種幸福的程度恰恰是當事人滿意的,那么也就沒有不幸??裳粤?。但是我們?nèi)匀粚ν扑]完美理想的婚姻而樂此不疲,這也是從古至今的人所公認的幸福法則。
[1]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M].London:Albert Bojtryckeri,1946.
[2]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3]蔣承勇.英國小說發(fā)展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4]步稚蕓.《傲慢與偏見》四樁婚姻中的反諷管窺[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6).
[5]石康.奮斗[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
[6]王秋月.淺談《傲慢與偏見》中的婚姻與愛情[J].科技作息,2008,(30).
[7]王雨.從《傲慢與偏見》談簡·奧斯汀的婚姻觀[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4).
劉博,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