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秀
從人類教育發(fā)展的歷史來看,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一向重視情感教育,注重情感的培養(yǎng)。所謂情感教育,主要是指將教育影響滲透到學生的情感深處,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對教育的積極作用,切實加強和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激勵、情緒控制、人際溝通及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完善教育目標,促進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和探究,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是生命成長的內在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生命的尊嚴,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共享學習與成長的雙重快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情感是人類生命的本質力量,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量的源泉。列寧曾經說,如果沒有“人類的情感,那么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永遠不能尋到人類的真理。人類的情感是尋求人類真理的強大動力。”
體育教師要從教育的整體目標出發(fā),在傳統(tǒng)認知教育的基礎上逐漸培養(yǎng)情感教育意識,加強對情感教育思想的理解,并不斷加強自身情感修養(yǎng)。體育教師具有較高的情感素養(yǎng)是體育教學實施情感教育成功的關鍵,體育教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執(zhí)著的精神將對學生精神世界產生強烈的影響。
師生之間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礎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因此,每個教育工作者,無論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還是在管理環(huán)節(jié)都要把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作為自己的責任。首先教師應該熱愛學生,即以情育情。其次,教師應加強自身的情感修養(yǎng)。第三,教師應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和相當?shù)墓蔡帟r間。情感教育是通過情感交流實現(xiàn)的,情感交流是一個不間斷的互動過程,需要大量時間。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課余活動結合實際與學生交流,避免空對空的談話和教條的說教。只要真誠地關心幫助學生,必然會產生師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現(xiàn)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建立這種關系的最有效途徑便是交往,離開了交往,師生關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
情感教育應該要師生互動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尊重并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包括低層次的與生理需要相聯(lián)系的情感和高層次的與心理、精神需要相聯(lián)系的情感,而且教育的重點是滿足學生高層次的情感需要,激發(fā)、鞏固高層次情感,即道德感、審美感和自尊感。二是根據學生情感的傾向性、深刻性、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等特性,形成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真正激發(fā)學生為國家建設事業(yè)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的情感;真正把個人情感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相聯(lián)系;真正把情感作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發(fā)揮情感的正功能,抑制情感的負功能。三是根據學生情感喚醒的主觀性特征,積累學生的良好知覺經驗,制約來自外界的刺激,形成良好的情感。
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是學校進行情感教育的必備條件,體育教師應努力掌握情感教育規(guī)律,創(chuàng)造輕松活潑的體育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愉悅之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學校要有文明向上、和諧統(tǒng)一、健康活潑的校園體育文化,使學生對學校和體育運動產生向往。情感與認知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客觀規(guī)律,認知是情感產生和發(fā)展的理性基礎,情感對認知活動具有強化、調節(jié)的功能,良好的認知水平,能使學生具有理智的判斷力及較高的情緒控制能力。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良好的情感教育環(huán)境還應包括對學生進行自我情感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情感的正確評價,有賴于不斷的有意識的提高情感思想境界。
情感教育應該與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有機結合,而情感教育的任務不僅限于利用情感功能為教學服務,更在于培養(yǎng)健康情感,塑造完整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第一,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應培養(yǎng)其健康情感和完整人格。把滿足社會需要與滿足人的發(fā)展需要相結合,這是當代教育所倡導的目標價值取向,由此建立的課程理念自然應該把關注師生的情感活動并提升其情感質量納入目標體系。
第二,教育的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無論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精神活動交互作用的產物,教育的內容源于生活,正是豐富的社會生活為情感教育提供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課程資源。
第四,教學過程需要師生情感投入,情感交流是實現(xiàn)民主教學和師生互動的必要條件。情感教育也是完整的教育過程的一部分。
總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身體機能的變化規(guī)律,選擇不同身體素質水平的教學內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良好情緒。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獲取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技能,起到鍛煉自我意識、情緒控制的能力。同時,教師對學生還應適時給予肯定的評價,對學生的良好情緒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體育教師鼓勵性語言能使學生有效的堅持鍛煉,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能力。
[1]朱衛(wèi)東.試談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5(9).
[2]張大均,王映學.教育心理學新視點[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石美麗.體育教學中情感效應的探討[J].體育教學,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