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麗
線描是素描的一種,是用單色線對物體進行勾畫。
在中國繪畫中,線描既是具有獨立藝術價值的畫種,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鍛煉手段,還是工筆畫設色之前的工序過程。線描不僅可以勾畫靜態(tài)的輪廓,還可以表現動態(tài)的韻律。用線和空白還可以譜寫出一支支和諧流動的線的協(xié)奏曲。中國歷代畫家對線有深刻的認識和高超的創(chuàng)造,他們用千姿百態(tài)的線,抒發(fā)情感,描繪自然,使“線”在藝術作品中有獨特的魅力。
線條作為一種神奇的符號,以直線、曲線、折線為形式,通過起伏、回轉、放射等運動方式,可以在畫面上產生或剛或柔,或疏或密,或暢快或持重、或平靜或跳躍的效果。
引導學生學畫線描畫,不但可以促進他們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yǎng),引導他們正確觀察事物,善于發(fā)現美,大膽表現美,然后將技法形象地深入淺出地游戲般地潛移默化地融入其中。
學前到小學階段是兒童學習線描的黃金時期,所以在這個階段的美術教育是一個重要階段,這就需要教師重視這個階段教學的研究。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針對的是這個階段的教育,更深入地加強線描課程的學習能夠為高職高專的學生畢業(yè)后從事幼兒園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線描教學中加入一些非素描元素的應用的研究勢在必行。
研究線描課程中的非素描元素應從三個方面入手。
1.簡單地說,線描也叫白描,即單純的用線畫畫,在線描中可以許多變化,如長短、粗細、曲直、疏密、輕重、剛柔和有韻律等。線描寫生要注意把物象的前后遮擋關系表現正確,一般來講,在畫面中近處物體的基線應比遠處物體的基線低。為了更好地表現出線條的美感,我們在寫生中不能看到什么就畫什么,應該通過比較和感受進行有目的地取舍、提煉、加工。常用的線條有直線、弧線、曲線和折線。
2.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chuàng)作,以單線條來表示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tài)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繪畫那樣重視總體的色彩,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
3.素描與線描同其它事物一樣,它的發(fā)展一方面要爭相展示它的自身藝術價值,另一方面又互相借鑒和融合,這是藝術發(fā)展的大趨勢。也就是說素描離不開線描。同樣線描的運用也離不開素描。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的。
1.雖然各種藝術不一定都要先繪出素描稿,但素描卻是一切觀賞藝術的基礎,尤其是水彩、油畫、版畫、雕刻(浮雕)、平面設計等。素描雖然被視為二維空間的藝術,不需要顏色及第三維空間,卻也同時暗示這兩者。
人們在作畫時往往預先勾出輪廓作為草稿,然后用色彩渲染,當藝術作品完成時,素描稿常被淹沒或銷毀。因此,以前的人們認為素描只是一種技術準備,是復制或摹寫的基礎。到十四世紀末,素描不再是附屬品,而成為一門藝術,具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它有著廣泛的表現范疇:體積、空間、深度、實質和動作。文藝復興以后,素描已不僅只是使用地位,而是成為能代表人類能力創(chuàng)作的藝術品。
2.師范學前教育專業(yè)是培養(yǎng)具有較高的思想修養(yǎng)、理論水平、熟練的專業(yè)技能和從教能力的幼兒教師。由于將來職業(yè)要求,美術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美術所包括的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都有各自不同的藝術特征和表現形式,但又都是造型藝術。作為造型藝術,它們都離不開一個共同的基礎,這就是素描造型能力。
無論是素描還是油畫、水彩、版畫等,都與一個共同的特性,它們都是用一種形式來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F在傳統(tǒng)的教學已經適應不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這個時代,一味地追求形的準確、構圖的精準是一種扼殺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表現。所以,針對高職高專學前專業(yè)的教育是一種創(chuàng)新、開放的意象教育。
1.意象創(chuàng)造法。是藝術家在藝術構思的過程中,將主體的審美情感、審美認識與把握到的客觀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藝術表現手段和規(guī)律作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觀念中的藝術形象。
2.美術作品鑒賞法。美術鑒賞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拓展與延伸。
3.民間藝術作品借鑒法。我國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民眾創(chuàng)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結晶,許多民間藝術杰作,成為“華夏一絕”被傳承和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