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萍
常見手術體位有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膀胱截石位等,包括病人的臥姿、使用體位墊、手術床的操作三個部分組成[1]。但是對老年病人手術體位的選擇,不僅要考慮保證手術能否順利進行,更要考慮手術體位給老年病人帶來的負面影響。本文對我院2007年6月~2010年4月收入的40位老年病人手術期間的體位安全問題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40例,年齡60~70歲,平均在63歲。所有病人均進行術前常規(guī)檢查,無明顯異常,具有手術指征,均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異常。手術體位包括:(1)仰臥位21例。其中頭部手術3例、頸部手術3例、胸部手術2例、腹部手術6例、四肢手術5例,食管中段癌手術等手術2例。(2)俯臥位3例。包括頸椎2例、胸椎手術1例。(3)側臥位5例。包括胸部手術3例、腎臟手術2例等。(4)截石位6例。包括會陰部4例和腹會陰聯(lián)合手術2例。(5)特殊病人體位5例。長期臥床3例及嬰幼兒體位2例。
2.1 40例病人經(jīng)安全護理模式后出現(xiàn)因手術體位引發(fā)的相關病癥情況(表1)
表1 40例病人經(jīng)安全護理模式后出現(xiàn)的各個手術體位安全問題情況
3.1 手術體位安全問題
3.1.1 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 老年病人的呼吸功能及循環(huán)功能都有所減退,手術是一種創(chuàng)傷,需要病人的較好的耐受能力,手術的體位也能影響病人的耐受力。病人自身的體重壓迫胸腹壁及術者和助手依靠病人的身體可壓迫胸廓而引起胸廓運動受限,導致通氣不足、潮氣量下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2]。側臥位時若前后卡板過緊,則可導致下腔靜脈回流受阻,使下肢容易形成血栓。據(jù)報道,安置俯臥位時,若是壓迫極為嚴重,那么在靜脈遠端的壓力可升高3.0 kPa,甚至有可能使下腔靜脈完全閉塞[3]。下腔靜脈回流受阻可導致頑固性的低血壓,術野出現(xiàn)廣泛滲血。
3.1.2 周圍神經(jīng)損傷 (1)仰臥位因病人的上肢外展位于擱手板上,術者可能因為不注意而使上肢過度外展,引起臂叢神經(jīng)損傷。(2)半側臥位時行胸腹聯(lián)合切口時,需將上肢懸吊以保證暴露手術視野。懸吊的上肢若保護不當則很容易造成上臂神經(jīng)損傷。(3)膀胱結石位。病人將雙下肢置于腿架上,使腿處于外展位,若是手術時間過長或是術者在術中未注意而壓在腿架上,則容易使雙下肢的血液淋巴回流受阻,同時會在膝蓋下壓迫腓總神經(jīng)而使其損傷。(4)骨科手術常導致血管神經(jīng)損傷。
3.1.4 軟組織損傷 因老年人的體質差、抵抗力低、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也較差、骨質疏松及皮膚彈性差等缺點,病人在進行手術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護理。不能因強調(diào)手術的進行及保護手術切口等部位而忽視了手術過程中長時間對機體突出部分的負重而導致的該負重部位軟組織的損傷。包括受壓部位的皮膚紅腫、破潰及水泡等。有報道稱若手術時間超過2 h的情況下都應該注意皮膚的保護[4]。
3.2 手術體位安全問題的對策
3.2.1 建立規(guī)范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 制定相關手術制度,以保證護理質量。目前我院組織護士學習并強化《手術室護理學》體位固定法,準確、熟練應用,以最大限度保證病人的舒適與安全,降低因體位安置不當給病人和手術室護士帶來的風險。還要求手術室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帶領新護士學習并講解體位的擺法和不同體位會引起的相關并發(fā)癥,同時進行考核。手術室制定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制度和規(guī)范,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
3.2.2 術前準備 術前熟悉病人的病情,了解相關病情后選擇合適的體位,備齊體位所需物品。同時注意護理不同體位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準確、熟練、靈活應用。術前備齊手術所用的器械,用物等。
3.2.3 防護措施 (1)手術前認真評估病人的全身情況;仔細觀察,及時處理,及時匯報,及時記錄。(2)對各種體位所致身體負重點的位置要重點保護,這要求護理人員熟悉與體位有關的各種解剖。(3)擺好體位后根據(jù)不同部位的受力點而選擇不同的軟膠墊以緩解局部壓力。(4)俯臥位時注意保護女性乳房和男性外生殖器,將兩側乳房護送至體位墊中空處,使雙側乳房不受任何擠壓。(5)上下肢不能過度外展,否則將導致神經(jīng)損傷,截石位時,因為腓總神經(jīng)圍繞腓骨小頭走行,非常表淺,很容易受壓而損傷[5]。(6)保護老年人胸部、腹部不受擠壓,使通氣時胸腔和腹腔可自行舒縮,以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及靜脈回流,預防呼吸、循環(huán)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2.4 術中注意巡視病人 在手術全過程中,病人的行為處于被動,許多問題不能解決和發(fā)現(xiàn),手術室護士則應在術中觀察病人局部皮膚情況,在不影響病人安全和手術進行的前提下,每2 h適當調(diào)整體位,如左右傾斜手術床5°~10°,微抬高或降低手術床背板,病人的頭偏向另一側等,變動可能受壓的肢體或部位,以縮短局部組織受壓時間,避免不必要損傷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對老年病人手術體位采用安全護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能減輕病人的病情,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1]張建鳳.手術室常見體位的安置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22):4440.
[2]陶 曙,高 英.俯臥位脊柱手術病人的護理[J].南方護理學報,2001,10(5):19.
[3]李 寧主譯.護理診斷手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292.
[4]楊曉瓊.常見手術體位損傷的預防[J].川北醫(yī)學雜志,2001,12(4):56.
[5]范曉華,倪 文,鄧小明.圍手術期病人外周神經(jīng)損傷[J].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4,6(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