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紅 武俊亞 陳麗娟
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某一病種的監(jiān)測、治療、康復和護理所制定的一個有嚴格的工作順序,有準確的時間要求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使護理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yī)療護理服務質量[1]。肺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近年來全球發(fā)病呈上升趨勢,病程長,患者心理變化復雜,常常影響到化療的效果,這就使得護理工作相對其他疾病更為重要。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對疾病的發(fā)展,轉歸,預后的作用日益受到臨床重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研究將健康教育與臨床護理路徑相結合,制定了結核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并將其實施在112例患者中,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結核患者112例,男109例,女3例,年齡在14~81歲,平均年齡(52±4.2)歲,均有能力接受健康教育和正確回答問題,將所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6例,男54例,女2例,對照組56例,男55例,女1例。
1.2 方法 主要負責施教者為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工作3年以上的臨床護士。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即常規(guī)教育方法,除了出入院教育外,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隨機教育,觀察組按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具體方法如下:
1.2.1 制定路徑 根據(jù)結核患者對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并向有關專家,主管醫(yī)師咨詢,查閱相關文獻,與科內人員探討制定健康教育路徑表。
1.2.2 內容 制定路徑表的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具體教育時間、教育內容、教育方式、預期目標、效果評價等部分。結核患者健康教育路徑表見表1。
表1 結核患者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表
1.2.3 實施 患者入院后管床責任護士啟用健康教育路徑表,采用觀察法了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相關知識的認知,是否參與行為改變,評估每個患者采取的合適教育方法。管床責任護士嚴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徑表設定的時間、內容、方式進行全程健康教育指導。再每天根據(jù)患者健康教育路徑的指標,患者的需求反復的評估、教育、評價,直到患者達到最佳預期目標。
1.2.4 評價指標 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評價。
1.2.5 了解患者健康教育達標率對出院前的每位患者進行書面測試,得分≥80分的患者視為健康教育達標。
1.2.6 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對每位出院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問卷調查,得分≧90分為合格
1.2.7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健康教育達標率和護理工作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0.01<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較(例,%)
3.1 臨床護理路徑規(guī)范了護士健康教育行為,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是整體護理的一種工作模式,使護理人員護理目標和具體護理行為一目了然,不再是機械地執(zhí)行醫(yī)囑,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規(guī)范化,標準統(tǒng)一的護理工作流程。臨床護理路徑的引入,規(guī)范了臨床醫(yī)療護理行為,改變了傳統(tǒng)的護理工作方法,本路徑表明確規(guī)定了評價者和評價方法,加強了過程評價,有效實施臨床質量控制。對于結核患者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教育路徑實施通過信息→知識→信念→行為→促進健康的“知信行”模式的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顯示出行為的效果和效益明顯的特點。從而保證結核患者在不同階段掌握所要求的目標內容,提高了遵醫(yī)行為。本健康教育路徑表在實施過程中,管床護士嚴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徑表上的內容、方式、時間,有計劃、分階段向患者實施教育,全程負責,避免了因護理工作忙閑不均或因護士輪班而導致健康教育不到位或疏漏現(xiàn)象,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征求患者、醫(yī)生、護士的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從而保證了患者在住院期間得到系統(tǒng),規(guī)范,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有利于患者掌握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增強了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使患者和家屬滿意度明星得到提高。
3.2 臨床護理路徑在結核患者中的應用提高了健康教育質量,確保了治愈率,減少疾病的復發(fā) 我國結核病流行趨勢十分嚴峻,結核病感染率為44.5%,其中肺結核占結核數(shù)量的90%以上,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之一[2]。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病程長,患者的心理變化復雜,對疾病相關知識認識不足,常常影響到化療的效果。所以,住院期間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健康教育是治療結核病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有意識地改變患者的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患者入院后即由責任護士按護理路徑表在規(guī)定時間內以通俗、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入院指導,介紹各種檢查、治療、護理、化療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用法等注意事項及飲食、活動,出院后主要事項。使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提高,正確理解結核患者治療原則,主動配合護理路徑流程,提高了醫(yī)療護理質量,使患者養(yǎng)成了良好的遵醫(yī)行為,提高治愈率,降低了疾病復發(fā)機會。
3.3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促進護士自身素質的提升,提高了護理質量 臨床護理路徑是整體護理的深入,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溝通技巧,還要不斷學習,拓展知識的領域,才能解決患者的問題與實際需求。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使護士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自覺查閱資料,隨時掌握護理前沿知識,運用護理理論指導護理實踐,尋求和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激發(fā)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的提高了護士的綜合能力。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作為先進的臨床護理模式,具有理順醫(yī)療護理程序,規(guī)范護理行為,減少重復勞動,提高醫(yī)療質量和工作效率,縮短住院日期,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減少患者住院費用等特點。他是一種符合成本-效益規(guī)律的“管理照顧”新模式[3]。它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改善了護患關系,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要進一步總結經驗,使臨床護理路徑更加完善。
[1]袁劍云,英立平.臨床路徑實施手冊.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2002:5-8.
[2]茅蓉,劉洪鶯,蓸小飛.流動人口肺結核病健康教育干預實驗效果分析.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6,20(10):78-79.
[3]王素琴.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安徽醫(yī)藥,2007,1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