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冬燕 陳 菊 李 麗
鄭冬燕: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而且發(fā)病年齡日趨年輕化[1,2]。宮頸癌病人較其他惡性腫瘤病人有更多的精神壓力和心理異常,嚴重影響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質量(QQL)。本研究通過對宮頸癌病人進行心理狀態(tài)及與影響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分析,制定并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提高了宮頸癌病人的生存質量,現將方法報道如下。
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院接受化療、放療治療的宮頸癌住院病人65例,均經病理確診。年齡21~78歲,平均(42.9±13.5)歲?;橐鰻顩r:已婚59例,未婚6例。文化程度:大專以上12例,中學41例,小學12例。其間失訪2例,回收資料63份,有效回收率96.92%。
分別于病人入院初、手術和放化療4~6個療程后進行問卷調查。
1.2.1 抑郁自評量表(SDS)[3]共20題,按1~4級評分。累計總分,按滿分為80分換算抑郁指數,即:抑郁指數=總分/80,評分指數>0.5即可確定為抑郁。
1.2.2 焦慮自評量表(SAS)[3]問卷計算及評定方式同抑郁自評量表。
1.2.3 生存質量調查問卷 采用癌癥病人生存質量核心問卷(QLQ-30)。此量表共30個項目,包括一個總體健康狀況子量表,5個功能子量表,3個癥狀子量表和6個反映癥狀的特異性條目構成。各子量表的Cronbasa在0.73~0.96??傮w健康狀況子量表分7個等級:從1~7分;其他條目的評分分4個等級,從1~4分。將各個領域(子量表)所包括的條目得分相加并除以所包括的條目數即可得到該領域的得分即粗分,為了使各個領域得分能相互比較,需進一步采用級差化方法將粗分化為在0~100內取值的標準化得分[4]。
1.3.1 詳細的入院評估 護士對入院24 h以內的病人進行詳細的入院評估,著重了解病人的生活、飲食、鍛煉、對疾病及對放療與化療的認識,家庭和社會支持情況等,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1.3.2 健康教育 護士針對不同病人的不同時期、不同的心理及健康問題,對病人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與病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力求簡單易懂,對未掌握的知識進行循環(huán)式重復講解。定期組織病人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課,開展病友聯誼會,給病人提供治療、康復經驗交流的機會。
1.3.3 心理支持 護士及時了解病人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及求知欲望,講解術前各種檢查、準備的目的,手術及化療的方案及必要性[5],介紹一些治療成功的病例,使病人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減輕焦慮、抑郁心理。讓病人了解,充滿希望和信心的良好情緒可以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獲得最佳療效。同時,取得好的治療效果又可增強病人的抗病信心,如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6]。
1.3.4 音樂及運動療法 人體內多種生理活動具有音樂旋律,音樂作用于人體可產生有益的共振,使器官協調一致,起到治療作用[7]。護士幫助病人根據病情、心理狀態(tài)、文化背景和愛好等選擇合適的音樂,鼓勵病人參加適宜的有氧健身活動及娛樂,有利于病人機體和心理健康以及化療后的恢復。
1.3.5 爭取家屬及社會的支持 宮頸癌病人家屬承受著很大的精神壓力,他們的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病人的情緒。護士要引導家屬在病人面前不要有失落感、痛苦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精神上給予病人鼓勵和支持,使病人心情愉快,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在病人康復期,鼓勵病人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結交知心朋友,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有利于疾病的康復。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護理干預前后宮頸癌病人SAS、SDS、生存質量評分的比較采用自身配對t檢驗。α=0.05。
表1 護理干預前后63例宮頸癌病人SAS、SDS比較 (±s,分)
表1 護理干預前后63例宮頸癌病人SAS、SDS比較 (±s,分)
項目 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 t值 P值SAS 48.72 ±8.32 39.35 ±7.59 6.60 0.00 SDS 43.63 ±7.61 32.46 ±6.24 9.01 0.00
表1顯示,經過護理干預,宮頸癌病人的SAS、SDS評分明顯降低,焦慮、抑郁狀態(tài)顯著改善。
表2 護理干預前后宮頸癌病人QLQ-30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2 護理干預前后宮頸癌病人QLQ-30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s,分)
注:*為t'檢驗
變量 護理干預前(n=63)護理干預后(n=63) t值 P值總體健康狀況量表58.15 ±11.02 67.68 ±10.28 5.02 0.00功能子量表軀體功能 85.98 ±21.56 93.62 ±20.36 2.04 0.04角色功能 76.49 ±25.23 87.96 ±28.65 2.38 0.02情緒功能 69.39 ±26.32 85.47 ±27.62 3.34 0.00認知功能 77.96 ±32.12 90.28 ±32.69 2.13 0.03社會功能 70.23 ±23.56 81.89 ±36.17 2.14 0.03癥狀子量表疲倦 25.21 ±9.33 18.69 ±7.23 4.38 0.00惡心與嘔吐 6.37 ±2.13* 7.98 ±4.15* 2.74 0.01疼痛 17.85 ±8.31* 13.16 ±3.12* 4.19 0.00氣促 9.32 ±4.62* 5.63 ±2.31* 5.67 0.00失眠 30.69 ±16.32*17.69 ±7.65* 5.72 0.00食欲喪失 18.06 ±8.93* 12.09 ±5.18* 4.59 0.00便泌 12.36 ±2.19 6.35 ±2.25 15.19 0.00腹瀉5.32 ±0.46 3.14 ±0.46 26.60 0.00
表2顯示,護理干預前后健康狀況功能子量表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P <0.01),總體健康狀況較干預前提高;而癥狀子量表各維度干預前后比較,各維度方面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
宮頸癌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表現為焦慮及抑郁,不同階段的宮頸癌病人的心理反應有一定的差異。術前的心理反應為恐懼、失眠以及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由于不能接受患惡性腫瘤的事實,而產生煩躁、拒絕進一步治療等敵對情緒;手術后,病人存在較明顯的軀體化癥狀,如疲倦、疼痛等,同時因為對未來健康及治療的不確定而產生明顯的焦慮反應;化療時,由于化療藥物副反應,軀體化癥狀更加明顯,大部分病人因為內生殖器切除、化療造成的脫發(fā)及消瘦,而產生較嚴重的抑郁及焦慮心理[8]。本研究顯示,年齡越輕、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其焦慮、抑郁指數評分越高。這可能是年齡越輕、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對自身疾病更了解,對器官切除的后果及化療副反應的自我暗示的負效應更大;對婚姻、人際交往及生活的不確定性,思想壓力也更大,心理不能及時調整,影響術后的治療和康復,嚴重影響病人的生存質量。通過實施護理干預,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明顯好轉,焦慮、抑郁癥狀顯著改善。
宮頸癌惡性程度高,病人需要接受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在內的綜合治療。疾病本身以及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都可以影響病人的生存質量,表現為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的改變。本研究結果提示,護理干預前宮頸癌病人的總體健康狀況得分處于中下水平,宮頸癌病人的生存質量因疾病而受到影響。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使病人對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其認知功能,從而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改善了由焦慮、抑郁而引起的情緒問題和病人的角色、認知、社會和情緒功能,并改善了病人的部分癥狀,如疲倦、失眠、食欲喪失、疼痛和便秘等。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使宮頸癌病人實現了入院、手術、放療、化療到出院連續(xù)性的護理及健康指導;同時幫助病人建立了良好的家庭情感支持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使病人的生存質量明顯提高。
[1]熊小英,邱永秀,林 霞.HPVDNA/液基細胞學檢測診斷宮頸病變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3(2):97-99.
[2]趙恩鋒,鮑 嫘,李 超,等.近50年宮頸癌發(fā)病趨勢和臨床特點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5,30(7):644 -646.
[3]張明園主編.精神科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410-421.
[4]丁曉曼,郎景和.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質量[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0,9(4):241 -242.
[5]駱 勤.宮頸癌化療30例心理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8):91-92.
[6]曹澤毅主編.婦科腫瘤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475-481.
[7]崔 焱,丁亞萍,陳明霞.癌癥患者負性情緒反應的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2):28 -29.
[8]曾梓珊,陶春蓮,陸李霓,等.影響宮頸癌患者生活質量的社會支持因素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4):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