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
(長春市心理醫(yī)院 長春 131000)
選取我院2010年3~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的家屬60例為研究對象,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25~54歲,平均(42.5±4.5)歲;該組家屬均無精神疾病,無心、肝、腎等嚴重疾病,無血液傳染病,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受教育水平:文盲4例,小學(xué)文化9例,初中16例,高中19例,大學(xué)或以上文化12例。將該組家屬采用隨機雙盲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受教育程度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1 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家屬系統(tǒng)的介紹精神分裂癥的基本知識,包括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治療方法以及藥品的副作用等。對家屬進行用藥、飲食、運動、生活等方面的指導(dǎo),幫助患者家屬正確的認識疾病,改善心境,告知其只要通過有效的方法,精神分裂癥的病情能夠好轉(zhuǎn),增加家屬的治療的信心。
1.2.2 心理疏導(dǎo) 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告知家屬他們的言辭、舉止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治療效果。在護理中主要通過向患者家屬提供情感支持,滿足信息需求,加強情感溝通,建立交流平臺等方式[2],使他們及時了解患者病情的變化和治療進展,指導(dǎo)家屬多接觸患者,幫助和鼓勵家屬用輕柔的技巧撫慰患者,增強患者和家屬的感情交流,指導(dǎo)患者家屬積極尋求恰當?shù)膸椭c支持,主動參與護理活動,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減輕其心理壓力。
1.2.3 身心松弛法 指導(dǎo)家屬在壓力大或者情緒煩躁時,進行自然端坐,閉目斂神,兩手掌放在兩膝,注意力集中在兩腳心,均勻平緩地呼吸3~4min,放松肌肉,并將此感覺擴展延伸到全身,緩慢睜開雙眼。
對2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程度及疼痛程度進行比較。(1)應(yīng)用醫(yī)院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2個量表均20個條目,用以評定調(diào)查對象的焦慮、抑郁主觀感受。<50分為無焦慮或抑郁,50~59分為輕度焦慮或抑郁,60~69分為中度焦慮或抑郁,≥70分為重度焦慮或抑郁。
表1 2組家屬的心理狀況調(diào)查(±s)
表1 2組家屬的心理狀況調(diào)查(±s)
注:與國內(nèi)常模相比,*P<0.05
量表 觀察組 對照組 常模SDS (56.42±10.51)* (56.58±10.34)* 41.46±8.55 SAS (50.87±8.81)* (50.43±8.79)* 37.78±10.07
2組患者的SDS、SAS評分均高于國內(nèi)常模,P<0.05。主要表現(xiàn)為:煩躁,疲憊不堪,恐懼,見表1。
護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顯著改善,低于對照組,P<0.05。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家屬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主要社會和經(jīng)濟支持來源,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態(tài)表現(xiàn),家屬對疾病缺乏認識,患者服藥后的各種不良反應(yīng)以及社會偏見,使患者家屬倍感心理壓力[3]。當患者家屬的心理失衡時,焦慮就走向了極端,不僅影響到自身的身體健康,還會妨礙患者治療的正常進行。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精神分裂癥家屬的SDS、SAS評分均高于國內(nèi)常模,P<0.05。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對家屬實施的心理干預(yù)措施主要有:健康宣教、心理疏導(dǎo)和身心松弛法,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SDS、SAS評分顯著改善,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通過健康宣教,使家屬解除了對疾病的不了解而產(chǎn)生的疑慮、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通過心理疏導(dǎo)和身心松弛,使家屬能以較為平和、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現(xiàn)實,幫助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家屬不同程度的存在負性心理,心理護理有利于緩解家屬的不良心理,保證患者的治療。
[1]李明泉.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4):61~62.
[2]程平,王天龍,祝家勝,等.心理干預(yù)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康復(fù)期患者療效影響分析[J].精神醫(yī)學(xué)雜志,2007,20(4):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