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琳 洪志鵬 黃 韜
昆明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云南昆明650032)
肺癌根治術后痰潴留是導致肺不張、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加了繼發(fā)呼吸、循環(huán)衰竭的危險性。本院在肺癌根治術后應用痰熱清注射液,療效確切?,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確診并行肺癌根治術的肺癌患者138例,男性 97 例,女性 41 例;年齡 43~75 歲,平均(56.37±7.41)歲。按入院順序編號,計算機單純隨機抽樣,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9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術后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加用痰熱清注射液(上海凱寶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滴,每日1次。兩組患者經痰液細菌學培養(yǎng)對頭孢替安敏感,均給予頭孢替安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滴。療程均為7~10d。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患者咳嗽、痰量和痰液性狀、胸悶、胸痛、肺部啰音、體溫、血白細胞總數(shù)與分類、X胸片。
1.4 療效標準[1](1)臨床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及陽性體征消失,血白細胞總數(shù)與分類正常,X胸片無肺不張、肺部陰影完全吸收。顯效:臨床癥狀及陽性體征基本消失,血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X胸片肺部陰影大部吸收。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好轉,血白細胞計數(shù)正?;蚋哂谡?,X線檢查肺部陰影有所吸收。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無變化或加重,血白細胞計數(shù)高于正常,X線胸片肺不張、肺部陰影未吸收。(2)痰。痰量:少量(+)為每晝夜10~50mL;中量(++)為每晝夜 51~100mL;大量(+++)為每晝夜100mL 以上。痰液性狀:(+)為少許膿性透明痰;(++)為膿性<1/3黏膿性痰,即;(+++)為膿性﹥1/3。(3)痰潴留療效標準。臨床控制:痰液減少、稀薄或消失。顯效:痰量(+++)轉為(+)或痰液性狀由(++)轉為(+)。 好轉:痰量(+++)轉為(++)或痰液性狀由(++)轉為(+)(控制為+)。無效:痰量與痰液性狀無好轉或加重。
2.1 兩組痰量、痰液性狀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痰量、痰液性狀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痰量、痰液性狀療效比較 (n)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結果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及X線胸片比較 見表3。結果示兩組治療后血常規(guī)均明顯改善(P<0.05),組間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X線胸片片絮狀陰影吸收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及X線胸片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及X線胸片比較 (±s)
組 別 白細胞總數(shù) 中性粒細胞治療組 治療前 11.74±2.69 0.78±0.23肺不張15(n=69) 治療后 7.98±2.17 0.67±0.19 10△片絮狀陰影69 0對照組 治療前 11.81±2.34 0.77±0.25 17 74(n=69) 治療后 8.17±2.25 0.66±0.27 0 21
肺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治術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患者因長期吸煙、高齡、感染、腫瘤細胞浸潤等因素降低肺功能,同時,胸外科手術的創(chuàng)傷降低靜態(tài)肺功能。肺功能的降低和術后疼痛等因素常常導致痰潴留,造成肺不張或肺部感染。術后抗感染治療又面臨抗生素廣泛濫用所致的臨床耐藥菌株問題[2]。除根據(jù)痰液細菌學培養(yǎng)規(guī)范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療外,選擇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的中藥制劑可以提高肺癌術后的治療效果,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痰熱清注射液按君、臣、佐、使的中醫(yī)學配伍原則科學使用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等,具有清熱解毒、化痰解痙的功效[3]。研究表明,痰熱清注射液可有效殺滅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4],降低傳統(tǒng)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所致的菌群失調、耐藥性及臟器毒性等的發(fā)生風險。近期臨床研究證實,可抑制中樞發(fā)熱介質PGE2、CAMP升高,抑制免疫細胞的超敏反應過程等,具有抑菌、消炎、抗病毒等功效[5]。本觀察應用痰熱清注射液聯(lián)合頭孢替安,在肺癌根治術后解決痰潴留、控制感染、消除炎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白細胞吞噬功能、增加機體的免疫能力等方面均有著顯著作用,效率高、療效確切,值得深入研究。
[1]SingbartlG.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changes in patientswith an isolated cerebral injury[J].Anaesthesist,1989,38(7):360-374.
[2]蔡柏薔,李龍蕓.協(xié)和呼吸病學[M].武漢: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5:194-2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1993:11.
[4]鄧道偉,明華.痰熱清注射液臨床應用概況[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6,15(6):649-651.
[5]熊旭東,趙敏.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急性肺炎療效研究 (附60例臨床對照觀察)[J].中華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3,3(1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