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
無論最后總裁是不是歐洲人,更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這種在戰(zhàn)后形成的話語權分配,已經(jīng)不能完全反映當今世界的實際格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前總裁卡恩因為涉嫌性侵犯一位酒店的服務員而被迫辭職后,新總裁的人選成了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人選引人注目的原因當然很多,一是因為卡恩去職的突然和戲劇性,二是因為基金組織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的搶眼表現(xiàn),特別是在歐洲到處救火。在整個危機中,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的歐洲國家就包括拉脫維亞、烏克蘭、格魯吉亞、摩爾多瓦、塞爾維亞、波黑、馬其頓、羅馬尼亞、匈牙利、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等國。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人選歷來出自歐洲,每次選總裁都是歐洲的“家事”。這次換總裁,先是各國——包括歐洲國家一致承諾,下次選總裁不看國籍;然后又有新興市場國家在最近幾年的崛起,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有了真正的實力來支持自己的候選人。這兩件事情,使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現(xiàn)歷史上第一位非歐洲籍總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土耳其、墨西哥等國甚至提出了自己的候選人。
誰當總裁,自然是有著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和象征意義。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并不是事情都由總裁決定的。事實上,如果了解這個基金組織的治理結構,就不難發(fā)現(xiàn)總裁的權力是相當有限的。
如果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想象成一個股份制公司的話,那總裁就是這個公司的總經(jīng)理。這個公司還有一個董事會,真正的名稱叫做執(zhí)行董事會,總裁就由這個執(zhí)董會任命。但這個執(zhí)董會遠不是一個只任命總裁,然后就放手不管,幾個月半年才開一次會的執(zhí)董會。相反,這是一個幾乎“事必躬親”的董事會,每周要開三次會,忙得時候還會增加,有時候會一開就是一天。會上討論些什么?從給員工發(fā)多少工資、關于各國的文件,到授權給某個國家貸款??偠灾?,幾乎任何的決定最終都必須由這個執(zhí)董會通過。未經(jīng)執(zhí)董會通過,就不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官方?jīng)Q定。
再來看看這個執(zhí)董會吧。執(zhí)董會總共24人,全部是來自成員國的政府官員。多數(shù)時候不是成員國央行的官員就是財政部的官員。這24個人代表全部的180多個成員國。大國通常有自己的執(zhí)行董事,比如說中、美、俄、日、印、英、法、巴西還有沙特這些國家都有自己的執(zhí)行董事,代表的就是自己的國家,中國的執(zhí)董來自于人民銀行。但絕大多數(shù)國家,是很多國家一起由一個執(zhí)董代表,比如說,一個來自非洲的執(zhí)董代表十幾個非洲國家。
這24個人雖然每人在桌面上都有一個座位,但是他們的投票權卻很不相同。投票權取決于每個人代表國家擁有的“股份”比例?!肮煞荨钡恼矫Q是“份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里,很多事情都和“份額”掛鉤。
首先,份額越大的國家投票權也越多。現(xiàn)在份額最大的美國,其份額要占到17%左右,英法德意四個國家加在一起份額要接近20%,而中國只有4%,在新一輪的改革被各國批準之后,中國能夠增加到超過6%的份額。然后,份額越大的國家要交的“會費”也越多,因此,美國自然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大出資國,中國在改革之后會排名第三,位于美日之后。這些“會費”不是用來維持這個基金組織日常運行的,而是用于在一些國家發(fā)生危機時,給這些國家貸款用的。最后,一個國家能夠從國際貨幣基金拿到貸款的金額,有時也是和這個國家的份額掛鉤的。
具體到每一項決議的通過,必須得到85%的絕對多數(shù),而各執(zhí)董的投票權是和“份額”掛鉤的,這意味著美國其實擁有一票否決權。幾個歐洲國家聯(lián)合起來也可以擁有否決權,而金磚四國加在一起才有剛剛超過10%的份額,即使聯(lián)合起來,也還不能否決事情。因此,這樣一種份額分布的結果就是,美國和歐洲對于整個執(zhí)董會有著實質(zhì)上更大的影響力。這也是每次在討論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結構的時候,最大的焦點不是誰當總裁,而是各國的份額應該是多少。
不管下一任總裁來自哪個國家,一個事實是,這個總裁必須能夠得到美國和歐洲人的認可。否則,這個總裁可能會在執(zhí)董會面前舉步維艱,很難有效開展工作。美國人已經(jīng)擁有世界銀行行長的位置,最大關鍵問題就是歐洲人的態(tài)度。這當然并不是說非歐洲人不可能成為總裁,但必須清醒認識到的是,在當前的份額分配狀況下,歐洲恐怕仍然對人選有著最終的發(fā)言權,不僅在程序上如此,在未來工作中更是如此。
因此,無論最后總裁是不是歐洲人,更大的問題在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這種戰(zhàn)后形成的話語權分配已不能完全反映當今世界的實際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說,話語權的改革是第一位的,而誰當總裁則是第二位。等到幾個新興市場大國的份額能夠和這些國家實際的經(jīng)濟實力相對應的時候,出現(xiàn)非歐洲總裁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作者為青年經(jīng)濟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