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浩 王 雯 (.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4000;2.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江蘇無錫 24000)
在入夏時節(jié)的街道或是校園,人們都會輕易發(fā)現(xiàn)青年人穿著一種松緊領口短袖純棉衫,純色底色并印有各種文字和圖案,這就是具有特定文化意義的文化衫。身著文化衫的青年以各種特定意義的圖案和文字符號來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愿望和情緒。因此通過對“文化衫”這種流行文化的跟蹤研究,可以窺見當前青年心態(tài)的變化,捕捉到青年流行文化發(fā)展變化的軌跡。
文化衫來自于美國的T恤,所以在介紹文化衫之前,應先了解下T恤的起源。
T恤實為"T-shirt"的音譯名。在20世紀初葉它是歐美干重體力活的工人穿用的內衣。到1930年,雖然仍為內衣但人們已經(jīng)開始試著把它穿在外面,這就是"水手衫"。隨后1951年《欲望號街車》公映,白蘭度的白色T恤形象變得舉國同名,柔軟體貼的T恤把男性從呆板單調的傳統(tǒng)上流品位的著裝中解放出來,促成了T恤風潮的國際性蔓延,T恤與牛仔褲、皮夾克共同塑造了一種叛逆英雄的形象。之后T恤慢慢開始被男性采納為日常裝,它的舒適、衛(wèi)生也逐漸得到人們稱許。
改革開放后T恤由美國傳入我國,在最開始的兩三年的里,雖然人們身著的前胸后背印著各種圖案、文字、口號的各式T恤。但這個時期文化衫的歷史內涵和現(xiàn)實意義并不為人們自覺地認知。有的人只是將T恤作為一種具有穿著功能的服飾而已。
上世紀80年代,面對商品經(jīng)濟的沖擊,一些青年頓感思想迷惘,心態(tài)浮躁,玩世不恭,這就可從文化衫的“文化”中得到注腳,如:“我是流氓我怕誰”“別惹我,煩著呢”“沒勁”“真累”等。
90年代中后期,市場經(jīng)濟不斷深化,文化衫被精明的商家看中成為他們宣傳產(chǎn)品的陣地,于是富于廣告色彩的文化衫廣為流行:諸如“一機在手,漫游神州”、“××銀行,與你共創(chuàng)輝煌”等廣告文化衫鋪天蓋地。但也有 “風雨同舟,情暖人間”、“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之類的公益宣傳。
21世紀至今,文化開始更大規(guī)模涌現(xiàn),從“別人設計什么我們穿什么”的被動態(tài)勢逐漸轉變?yōu)椤白约阂┦裁淳驮O計什么”的主動局面。其最大的體現(xiàn)就是文化衫的DIY,即將買來的T恤印上自行設計的圖案或字句借以體現(xiàn)自身的個性和世界觀;另外而且還出現(xiàn)了情侶衫、親子裝等多元的形態(tài)。目前中國越來越多的設計工作者注意到T恤的魅力,力圖把中國人的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融合起來造就獨特的中國T恤文化。
1.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
源遠流長深厚積淀的中華文化,如:京戲臉譜、12生肖、中國武術等印上T恤外國游客同樣愛不釋“身”,如曾經(jīng)流行一時的“忍”字文化衫,就體現(xiàn)著中日兩國文化的歷史淵源。在最近我國舉辦的兩屆盛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上海世博會)設計了系列性的奧運衫和世博衫,銷售火爆。
2.商業(yè)文化
廣告衫在已經(jīng)成為深受歡迎的廣告媒體。其成本低、不受場地限制的特點深受廣告客戶的歡迎,同樣也受大眾喜愛。
3.時尚文化
一切時尚都會或多或少的反映到文化衫上:流行樂壇、青春偶像、文體明星、寵物卡通等都是最受花季少年們寵愛的主題。
4.時事政治
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政治開放程度也體現(xiàn)在了T恤即文化衫上,即給以最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和寬容。在美國,人們可以在T恤上對政治人物、公眾人物進行各種形式的表態(tài),也可以對某一政治事件提出不同的看法,這沒有一定的政治寬松環(huán)境是做不到的。在民主程度越來越高的中國,如今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時政題材文化衫,如汶川地震時舉國流行的I LOVE CHINA 文化衫、還有總理兩會經(jīng)典智慧語錄系列文化衫、兩會十大雷提案文化衫等。
5.個性標語
新世紀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年輕人熱衷于求新、求異,喜歡“扮酷”,追求“刺激”,于是就把個性與另類的語言醒目直接地放到文化衫上,尤其是80后和90后更把文化衫作為一個情緒宣泄的陣地,從這些簡單直接而又個性標語上面可以看到年輕人不同于以往時代人們的大膽、直率、幽默的個性。(如圖1)
6.Diy創(chuàng)意設計
今近年來文化衫更為熱鬧,很多年輕人不僅是在穿文化衫更是在玩文化衫,這是一種潮流和趨勢。借助電腦圖形設計和簡單的絲網(wǎng)印刷工藝,個人、小作坊都可以自己設計并Diy印制T恤,這使得T恤設計制作變得更為普及,也涌現(xiàn)出了各種主題的、設計感十足的創(chuàng)意T恤,不但個性鮮明,也不乏深層意義,反映出年輕人的睿智與幽默(如圖2)。
7.網(wǎng)絡流行與惡搞系列
圖1、個性標語文化衫
圖2、Diy創(chuàng)意T恤
作為80后與90后兩代年輕人專利的“網(wǎng)語文化衫”和“惡搞文化衫”,來源于他們熟悉且以作為主力的網(wǎng)絡陣地,是從網(wǎng)絡向著文化衫的陣地的轉移,其典型特征為自信、角度獨特、尖銳、幽默、群體性等,如“打醬油”、“醉駕”、“躲貓貓”等。雖然這些作品很多不為70年代前的人們所理解,但這也是他們尋找自我快樂的方式。
不管怎樣,一撥接一撥的青年成長起來,對文化衫的熱情卻未消淡過,文化衫上印花的創(chuàng)意性一點也不比往昔遜色。無論何時,文化衫仍是人們,尤其是青年人表達其愿望和訴求的工具之一,它是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多棱鏡, 突出反映了青年流行文化的多元性和復雜性,我們應該從青年文化理論的高度對“文化衫”現(xiàn)象進行研究, 作出客觀評價。
[1] 焦?jié)櫭?從“文化衫”現(xiàn)象探究青年流行文化的發(fā)展.青年研究,1992年第4期
[2] 余世存.文化衫的喜劇.企業(yè)文化,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