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翰
意大利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將一個男孩的青春期性幻想描寫得淋漓盡致,在未行成人禮之前,一次偶然被父親發(fā)現(xiàn)其自慰行為,于是受到了嚴厲懲罰:父親勒令毫不知情的母親縫死男孩褲子上的所有口袋,禁止男孩與同胞姐妹們接觸,并將其關在房中釘死了門窗。
同作品中反映的意大利二戰(zhàn)時期的性觀念相比,中國成長在“文革”時期的一批青少年至今還記得《生理衛(wèi)生》上關于“如何防止青少年手淫”的標準答案:
1、 樹立遠大理想,把精力都放在學業(yè)上;
2、 不要睡得太早;
3、 穿寬松的內褲;
4、 不接觸不良讀物。
透過這樣的教材,不難想象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廣大的中國年輕人是怎樣帶著滿腔的荷爾蒙,上山下鄉(xiāng),在一片廣闊的天地中艱難度過他們那如履薄冰的青春期。在計劃生育政策實行之前,唯生殖論的性觀念充斥著整個中國社會,這樣的觀念對于一些西方國家而言,已經是文藝復興以前的事情了。
蒙昧中上演的悲劇
電視劇《金婚》講述了一對平凡夫婦的感情故事,文麗與佟志的婚姻始于陽光燦爛的50年代,在兩人即將結婚之時,文麗的母親特意單獨與文麗談話,欲言又止地告訴她:“這件事情就是到了共產主義時期也照樣要做……”與婚前始終“恪守本分”的文麗與佟志相比,在那個壓抑人性的年代中,性知識的匱乏帶給廣大年輕人更多的卻是心理與情感上的苦澀。
據(jù)一些老知青回憶,在當時,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熱情的高漲,城市被視為“資產階級”的墮落之所,而欲望則被看成是萬惡之源,“性”作為欲望的一種,自然也是要被斗爭和清潔的。在所有合法的文藝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皆是一群無性無愛的樣板式人物,與此同時,生活作風問題成為了打擊敵人的超級武器?!靶浴薄ⅰ板e”、“罪”幾乎三位一體。
回憶起自己最初的性知識獲取經歷,一位曾下鄉(xiāng)到黑龍江北大荒農場的上海知青告訴記者:“相對于當時城市中如火如荼的禁欲運動,鄉(xiāng)下的民風倒是更加開放。在自己下鄉(xiāng)的歲月里,每日勞作之后,最大的精神娛樂便是在腦海中過電影似的回憶當天從老農那里偷聽來的男女野合之事,以及那些不敢直視卻仍斜眼 偷看的豬狗交配場面。盡管當時知青間戀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一經發(fā)現(xiàn)從嚴處分,但幾乎每個生產隊里都有女知青因懷孕墮胎而導致終身不孕,甚至是自尋短見的事情。那時的人們,一方面對別人的床笫之事津津樂道,把未婚先孕的女青年往死里斗;一方面又在苦苦的壓抑中排遣自己慘淡的青春幻想。
黃色小本
經歷了60年代“文革”的思想高壓,70年代出現(xiàn)的一些地下手抄本,為當時的青年提供了獲取性知識的新途徑。文化學者朱大可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自己第一次從朋友手中接過《少女之心》手抄本時的激動心情,以及讀到書中描寫性行為和性器官時的廢寢忘食,以至于后來產生了想要偷食禁果的沖動。
回憶起自己冒險閱讀黃色小本的青春期經歷,朱大可感嘆:“在那個年代,情侶在公共場合談戀愛拉手都會被抓起來,像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那些接吻、擁抱的舉動更是違法的。那時候有一種‘罪叫‘流氓罪,后來被評價為‘口袋罪,即一切構不成嚴格意義上的犯罪行為,都可以流氓罪論處?!?/p>
據(jù)了解,當時的《少女之心》一書是嚴格意義上的黃書,學生們在傳閱的時候亦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果被抓住了,輕則畢業(yè)時被發(fā)配到偏遠地區(qū),重則一頂“流氓帽子”扣下來,直接進監(jiān)獄。
“盡管如此,大家還是都愿意冒險閱讀這些手抄本,青春期對兩性之事的那種渴望和幻想,是任何政治高壓都禁錮不了的。”總結自己的青春期經驗,朱大可如是說。
關不住的“春色滿園”
80后作家郭敬明在小說《悲傷逆流成河》中描述了這樣的一個情節(jié),成長在單親家庭中的女孩易瑤與校外人士戀愛,并發(fā)生了性關系以致懷孕墮胎。校方在得知此事后,非但沒有給予易瑤更多的關心,幫助其盡快擺脫心理陰影,反而決定開除易瑤,以嚴肅校規(guī)校紀。在易瑤母親的苦苦哀求之下,作為繼續(xù)讓易瑤讀書的條件,學校在一次星期一的全校大會上,將易瑤在眾目睽睽之下叫上主席臺,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批斗一樣地講述了易瑤與校外不良人士接觸及懷孕墮胎的整個過程。
相對于六七十年代人的壓抑與苦澀,80后的青少年面對青春期的諸多問題,更多的是糾結、茫然與困惑。這其中有電影《花季雨季》中反映的早戀問題,也有改革開放后西方價值觀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激烈碰撞。
一位80后的青年在回憶初中講述精卵結合的生物課時告訴記者:“老師說,人是精子和卵子結合后形成胚胎,在子宮中孕育而成的結果。當時我對于性知識一無所知,便舉手提問‘精子和卵子是怎樣結合在一起的,話一出口,就聽見下面幾個‘壞學生發(fā)出了一陣笑聲,生物老師滿臉通紅,半天憋出來一句‘這屬于人類行為學的討論范疇,生物課上不講!而我居然又傻傻地問了一句‘人類行為學要到什么時候開課呢?”
時至今日,80后學生仍對教材中涉及男女交往的蛛絲馬跡念念不忘,前段時間一首根據(jù)初中英語教材改編的網(wǎng)絡歌曲《李雷和韓梅梅》成為80后網(wǎng)民們熱議的話題。雖然在課本中,李雷與韓梅梅每次的對話都無比簡短,但透過這幾句“Hello”,“What is your name?”當時的中學生仍舊對其背后可能發(fā)生的故事浮想聯(lián)翩。
據(jù)一位已退休的初中語文教師回憶,當時的初中教材上有一段《紅樓夢》選節(jié)——《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每每講到此章,總有一些淘氣的男生舉手提問:“馮公子酷愛男風是什么意思?”由于教材緣故,《紅樓夢》成了學生們在學校里唯一被允許閱讀的課外書籍,有時自習課上,無意瞄到學生閱讀此書,便可發(fā)現(xiàn)“賈寶玉初嘗云雨情”一章和有關“鮑二家的”一段,書頁永遠是最舊的……
“很黃很暴力”
一位為人父母的80后,在辦公室中百無聊賴地刷新著微博。忽然看到了自己90后的未成年侄兒分享的一條視頻消息,在關于此視頻的描述中中赫然寫著:“2011年一部講述90后最真實情感的電影(《青春期》),很黃很暴力!”
而在之后的電影觀看過程中,這位80后的上班族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心理震撼:“雖然關于高中生吸煙、酗酒、出入酒吧場所甚至是墮胎的事情,我在學生時代就有耳聞,但將這些東西以電影的形式公開表現(xiàn)出來,還是讓我很震驚。這使我意識到,對于青少年的青春期心理變化,家長已經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采取掩耳盜鈴的態(tài)度來回避,而是應該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他們進行溝通,避免孩子在此階段誤入歧途?!?/p>
在對上海部分大中學生家長的隨機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對于學校是否應該開展性教育的問題,大多數(shù)大學以上學歷的家長持贊同態(tài)度,一些家長還表示,愿意和從事這項教育的有關專家進行深入溝通,確保孩子在接受學校教育的同時,家庭教育也能同步跟進,讓自己能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性觀念上對他們加以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