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鄒干朋
為了更好地對醫(yī)療機構合理用藥、處方管理和費用控制等情況實施綜合評價,根據(jù)2007年5月1日起執(zhí)行的《處方管理辦法》,我院建立門診處方點評制度。登記并通報不合格處方,對不合格處方及不合理用藥進行及時干預,提高了門診處方的質(zhì)量,使藥物使用更趨合理。以下為筆者對我院門診處方實施處方評價和體會。
隨機抽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處方共1800張,其中普通處方80張,兒科處方10張,急診處方10張,2010年10月全部為工傷處方。
處方點評結果。見表1
3.1 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6.9%,與文獻[1]比較使用率尚較低,但基本藥物使用率僅為74.5%,使用率偏低,應進行干預。注射藥物使用率34.9%與上文獻基本相當。每張?zhí)幏狡骄盟幗痤~為97.8元,與浙江省海寧市人民醫(yī)院的統(tǒng)計結果[1]相比低20%,但考慮我院地處西北,經(jīng)濟條件相對較差,有必要對處方金額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特別是嚴格控制和考核大處方,緩解大眾對“看病難看病貴”的認識,至少可減少酒鋼職工及嘉峪關市民對酒鋼醫(yī)院“看病貴”的看法。
表1 處方點評結果
3.2 處方平均用藥品種為2.4種,最多月份為3.1種,最少月份為1.9種,波動較大,有必要進一步探究其原因。
3.3 我院處方藥品通用名使用率平均為78.5%,其中2009年5月僅為58.5%,到2010年9月至10月均為100%。通用名使用率逐月提高,這與我院為配合實施“處方管理辦法”將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HIS)藥物全部更改為通用名,并編寫《藥物手冊》供醫(yī)生查閱和強調(diào)處方必須使用藥品通用名有關。
④門診藥房加強對不合理處方的檢查,并向不合理處方下發(fā)《酒鋼醫(yī)院藥房與醫(yī)生聯(lián)系卡》督促處方醫(yī)生修該,每月統(tǒng)計不合理處方并對處方醫(yī)生進行考核,有效提高處方的合格率,杜絕大處方和不合理用藥等。
⑤因要求對門診處方進行點評,在客觀上督促藥師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勝任工作。使藥師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
處方點評制度的實施對我院的處方質(zhì)量、合理用藥、費用控制及促進藥師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等方面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應作為常規(guī)工作堅持進行下去。
[1] 楊玲英.處方點評制度的實施與體會.西北藥學雜志,2008,23(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