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002 南京軍區(qū)鼓浪嶼療養(yǎng)院 鄭芳 戴蓉 胡寅進
高血壓及動脈硬化可加速血管病變,我國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增高,且發(fā)病年齡還會進一步提前,對血管病變高危人群的早期監(jiān)測、預防以及康復手段的應用已引起臨床的密切關注。
在職干部因處于工作黃金期,工作壓力大、高血壓發(fā)病率高,常因血壓的增高而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為探討在職高血壓病患者腦動脈狀況及康復效果,我院對2002—2008年期間每年06—10月來我院療養(yǎng)的在職高血壓療養(yǎng)員,運用經(jīng)顱多普勒技術(TCD)作了海水浴康復運動體療前后大腦椎-基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觀察,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86例患者為軍隊在職干部,男69例,女17例;年齡38~64歲,平均(47.2±8.5)歲。入院前經(jīng)原醫(yī)療單位確診為高血壓1~2級,入院后又經(jīng)臨床癥狀、查體、實驗室及輔助科檢診證實符合WHO/ISH高血壓診斷及分級標準。病程1.5~9.5年,入院時平均血壓 (143.5±4.5)/(94.1±3.2)mmHg(1 mmHg=0.133 kPa),療養(yǎng)時間1個月,療養(yǎng)期間降壓藥保持療養(yǎng)前不變。以未作療養(yǎng)的門診隨訪1個月的在職高血壓1~2級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40~62歲,平均(48.5±5.6)歲,就診時血壓平均為(144.2±5.5)/(95.1±2.9)mmHg,病程2.2~10年。兩組均剔除心律失常等嚴重疾病患者,監(jiān)測期間均未加用影響心腦功能的藥物。
1.2 海水康復體療操運動方法 采用本院理體療科自行設計的海水浴康復體療操,全套體療操共6節(jié):①海岸觀潮。②海面劃船。③海水分手。④海浪追逐。⑤海底嬉戲。⑥海灘漫步[1]。療養(yǎng)期間每日漲潮時由專職體療醫(yī)生帶領至鼓浪嶼天然海水浴場,在規(guī)定的海水區(qū)域作海水中康復運動。運動處方:1次/d,40~60 min/次,每周5次為一療程。全組均完成4個療程。運動強度以運動時心率達到170次/min減年齡之差為標準,每次運動結束時有輕度疲勞感為宜。運動量視年齡與體力而循序遞增。
1.3 大腦椎-基動脈血流動力學的檢測 應用法國產(chǎn)MEDILINK D 3000型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0 MHz;惠普670C型彩打儀記錄資料供分析。受檢者入院后1 d、出院前1 d;對照組門診隨診1個月前、后,于靜息狀態(tài)下,先測量血壓,再取俯臥位,探頭經(jīng)枕窗檢查雙側椎動脈(VA)、基底動脈(BA)血流頻譜。觀察并注意調節(jié)各動脈血流信號的顯示條件,獲得最佳血流頻譜圖像后測量并計算每條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的阻力指數(shù)(RI)、搏動指數(shù)(PI),以上測值取連續(xù)5個心動周期的均值,并對比前后變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學軟件,各參數(sh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s)同組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用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體療組86例檢查雙側椎動脈172條、基底動脈86條均顯示成功;對照組50例檢測雙側椎動脈100條、基底動脈50條均顯示成功。
2.2 兩組血流動力學測值變化(表1)
表1 兩組療養(yǎng)前后椎-基動脈血流動力學比較(±s)
表1 兩組療養(yǎng)前后椎-基動脈血流動力學比較(±s)
注:同組前后比較,**P<0.01,△P>0.05;療養(yǎng)前兩組比較各參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療養(yǎng)后兩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
腦動脈是高血壓病受累較早的血管之一。2006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血管病變和動脈功能學術會議公布的《中國血管病變早期檢測技術應用指南》指出,應重點監(jiān)測血管疾病高危人群[2]。本組在職高血壓病患者多擔負領導職務和工作重任,長期伏案工作、學習,生活中缺乏適量運動,工作、生活處于緊張狀態(tài),患高血壓病多年,對如何預防疾病存在一定認識誤區(qū)。而隨著我國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發(fā)病率進一步提前,重視并加強對患者血管的監(jiān)測和干預治療顯得十分重要。
TCD的應用已被臨床作為客觀反映患者腦血流動力學變化以及腦血管病變嚴重程度的診斷依據(jù)[3-4],檢測Vm、RI與PI是評價血管僵硬度的可靠指標。本組經(jīng)TCD檢測腦椎-基動脈后,發(fā)現(xiàn)患者Vm偏低、血管阻力增高、彈性降低,呈現(xiàn)低流速高阻力型的特征,這與高血壓引起動脈管壁順應性不良、血管彈性減低、外周阻力增大等病理生理性改變相一致。
本文采用的海水浴康復體療操是集海濱空氣(負離子濃度高)、日光浴、海水浴、海沙浴等自然療養(yǎng)因子與體操運動為一體的有氧運動鍛煉。所設計的海水中運動體操改變了傳統(tǒng)海水浴的浸泡。站浴、坐浴方法,編排的運動操更有利于高血壓病的康復治療、修復高級中樞創(chuàng)傷以及調節(jié)大腦皮質下中樞功能紊亂。專家認為自然療養(yǎng)因子康復作用的重要機制是其整體的鍛煉作用[5]。本組患者經(jīng)4個療程的治療后,椎-基動脈血流速度顯示增高,RI、PI明顯降低(P<0.01),與未作療養(yǎng)的對照組比,各指標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自我感覺頭暈、腦脹減輕,甚至消失,步伐輕松,睡眠好轉,精神愉快。由此反映了一定療程的海水浴康復體療運動能有效促進患者腦血流動力學改善,提高腦動脈血流速度,降低RI,改善血管舒張功能,達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與文獻報道的“運動可增加腦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促進腦損失的恢復”[6]相一致。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對高血壓患者,尤其是在職工作的患者,定期監(jiān)測其血壓、血管變化,盡早采取康復治療措施,甚至定期離職療養(yǎng),作干預治療,是減少腦血管意外、保健康的重要手段。
[1]劉秀珍,戴蓉,王俊,等.海水浴醫(yī)療康復體操對中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8(33):7510-7511.
[2]王宏宇.《中國血管病變早期檢測技術應用指南》解讀——血管病變早期檢測與血管病學[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7,28(1):15-17.
[3]顧慎為.經(jīng)顱多普勒檢測與臨床[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3:78.
[4]Fagan SC,Bindlish V,Robert S,et al.Transcranial Doppl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of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J].J Clin Pharmacol,1992,32(1):66-69.
[5]陳景藻.現(xiàn)代療養(yǎng)事業(yè)和療養(yǎng)學的發(fā)展[J].國外醫(yī)學·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分冊,1998,18(4):145-149.
[6]Silvestrini M,Caltagirone C,Cupini LM,et al.Activation of healthy hemisphere in poststroke recovery.A transcranial Doppler study[J].Stroke,1993,24(11):1673-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