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峰
瘺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臨床的常見病。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特點,如牙齦萎縮、根露致根面齲發(fā)病率增高,比如對炎癥造成的不適反應遲鈍,牙齒患病后,就醫(yī)不及時,根尖周炎極易破壞周圍骨質,形成瘺管。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各異,療效不一。筆者采用Vitapex治療瘺管型慢性根尖周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0年3月-2010年7月到筆者處就診而被診斷為瘺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老年患者28例,年齡60-75歲,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病變部位前牙10例,后牙18例。
1.2 材料與方法
(1)材料:雙氧水、生理鹽水、牙膠尖(上海齒科材料廠)和Vitapex糊劑(日本森田公司)。
(2)所有患者術前均拍攝X線片,了解患牙根管及根尖周骨質破壞的情況。
(3)患牙首先按照根管治療的常規(guī)步驟進行處理,根管預備好后,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確保根管內無殘存的牙本質碎屑。
(4)在局麻下,用挖匙深入瘺管腔內,刮凈腔內及根尖周圍的肉芽等病變組織,使瘺管通暢。
(5)干燥根管,然后將Vitapex注射器插入根管,至根尖部,緩慢加壓注入Vitapex糊劑,直至有糊劑自瘺管口處溢出為止;緩慢回抽注射器,在根管內亦注入Vitapex糊劑。
(6)1-2周后復診,患牙無自覺癥狀時再進行根管充填,完成治療。
(7)3-6個月后復診,檢查患牙有無叩痛,瘺管是否復發(fā),并拍攝X線片,了解骨質破壞的恢復情況。
1.3 療效標準 有效:瘺管口愈合,患牙無叩痛或不適,X線片示根尖區(qū)骨質吸收范圍變小或消失。無效:瘺管口未愈合或再次復發(fā),患牙有叩痛或不適,X線片示根尖區(qū)骨質吸收范圍未見明顯變化。
按照上述方法對患牙進行治療,經過3-6個月的隨訪,有效26例,失敗2例,有效率達92.9%。失敗2例中,1例是根管鈣化,另1例是在根尖部器械折斷,這2例中,根管預備時均不能達到根尖狹窄區(qū);而從瘺管口注入Vitapex糊劑,回撤注射器時,總能帶出部分Vitapex糊劑,致使糊劑不能充滿瘺管腔隙,影響治療的效果。
術前
術后5個月
瘺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病程一般都較長,根尖區(qū)可以形成較大的肉芽組織,常規(guī)治療很難清除瘺管內的炎癥組織。研究發(fā)現(xiàn),瘺管型根尖周炎的瘺管內隱藏大量的細菌,主要是以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1]。Vitapex成分主要是氫氧化鈣和碘仿,以及硅油和其他成分。氫氧化鈣呈堿性,對厭氧菌具有強烈的抗菌作用;碘仿具有良好的防腐、祛臭、減少滲出的作用,與組織液接觸后可緩慢分解出游離碘,更可抑制和消滅腔內的病菌,促進根尖周病灶的修復愈合,有利于瘺道的閉合[2]。Vitapex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可被機體吸收。筆者查閱了國內的相關文獻,報道的有效率在88.1%-98.5%不等。考慮到筆者采用的樣本量較小,操作中更有不足之處(器械折斷),若能加大樣本量,提高操作的水平,有效率應該能有所提高。馬秀婷等報道,慢性根尖周炎伴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做根管治療時,Vitapex糊劑根管封藥能有效減少根管治療期間疼痛的發(fā)生率[3]。因此,用Vitapex來治療瘺管型慢性根尖周炎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需要注意的是,對碘制劑過敏或有過敏史的患者不可以使用Vitapex。
[1]蘇日娜.派麗奧治療瘺管型根尖周炎43例的療效觀察[J].口腔醫(yī)學,2007,27(10):553
[2]雷志云.比塔派克斯用于76例乳牙慢性瘺管牙根管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16):43-44
[3]馬秀婷,劉榮芳,馮朝華.Vitapex糊劑根管封藥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期間疼痛的影響[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7(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