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華
攝像機的鏡頭搖向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時,他正低著頭,過了一兩秒,周圍響起了掌聲,這位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才意識到主持人點了他的名,便略帶靦腆地笑了笑。
“中國雖然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但已經培養(yǎng)出了諾獎得主的領導。”經主持人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八卦”,大家才知道,63歲的皮薩里德斯剛剛與一位中國姑娘訂婚,成為了中國的女婿。
1月12日,2011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臺下伸長了脖子的聽眾期待能聽到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中國經濟的看法。當有人提問要求皮薩里德斯預測明年中國經濟走勢時,他開玩笑說,“也許你知道的比我還要多?!?/p>
23歲以前,皮薩里德斯一直生活在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在埃塞克斯大學,他接受了最初的經濟學教育,并開始了對勞工、經濟增長和經濟政策的研究興趣。1970年,23歲的皮薩里德斯獲得經濟學學士。次年,這個塞浦路斯人來到倫敦經濟學院求學,師從數理經濟學家森島通夫。1976年,皮薩里德斯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來到倫敦的第四十個年頭,皮薩里德斯以研究勞動市場與宏觀經濟之間互動時所發(fā)現(xiàn)的搜尋與配對的理論,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一理論發(fā)現(xiàn),在勞工市場中,雇主和勞動力經常需要時間和資源找到對方,滿足各自需求,因此引發(fā)失業(yè)和職位空缺同時存在的狀況。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北京采訪皮薩里德斯的時候,作為一名經濟學家,他更愿意用普適性經濟學原理,來解釋中國正在發(fā)生和將要發(fā)生的事情。
中國新聞周刊:本次金融危機發(fā)生時,中國政府加快了包括高速鐵路網在內的一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刺激經濟,你認為這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就業(yè)增長?
皮薩里德斯:政府進行基礎設施投資來促進就業(yè),這是非常重要的?;A設施如果在大城市以外的地方發(fā)展起來,就可以促進就業(yè),這樣大批就業(yè)人口就可能從大城市遷徙出來。比如在西部上馬一個大工程,馬上就會有大量勞動力涌向那里,這對就業(yè)、對經濟發(fā)展肯定是有幫助的。
中國新聞周刊:就你所知,金融危機期間,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是如何促進就業(yè)的?
皮薩里德斯:對于美國來說,它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緩解財政赤字和失業(yè)率,最主要的是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但目前看來,效果并不明顯。至于美國的雇主們是如何幫助提升就業(yè)的,這一點我并不十分清楚。我看到情況是,美國的經濟恢復增長了、勞動生產率也在持續(xù)提高,但就業(yè)狀況并沒有改善太多。不過,總的來說,從長遠來看,經濟增長肯定是個好事情。
中國新聞周刊:這幾年,中國出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一方面是一些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沿海一些省份卻在鬧勞工荒,你如何解釋這一現(xiàn)象?
皮薩里德斯:這個是屬于結構性失業(yè)的問題,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解決。大學生和農民工是兩個不同人群的市場,對應的是不同勞動技能的要求。我想,這個問題最終會消失的。短期內的解決辦法是提高勞動力技術水平,同時提高勞動者的流動性,包括工作崗位之間、地區(qū)之間的流動性。
中國新聞周刊:你之前說過,促進就業(y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勞動力自由流動,具體到剛才的問題,對中國農村人口的就業(yè),你有什么建議?
皮薩里德斯: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能夠讓農村人口更自由地遷徙到城市。但在這個過程中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住房問題,大批農村人進城,就要求政府得建大批的保障房,或者房屋補貼等等,來滿足他們住房的需求;另外一個問題是,地方政府還需要做一些其他的保障工作,比如有人從一個省遷到另外一個省,他們的社會保險可能帶不走,這個問題是需要解決的。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低技能的農村勞動力自由流動問題,就可能得到很大的緩解。
事實上,過去英國勞動者所享受的地方政府給予的房屋補助,也是不能隨著地區(qū)的遷徙而帶走的??墒牵髞懋斶@項制度被取消后,勞動的流動性提高了,英國的就業(yè)問題就得到顯著改善。
中國新聞周刊:去年中國出口加工行業(yè)的勞動力工資出現(xiàn)了明顯上漲,你認為這種趨勢會對中國經濟未來發(fā)展產生什么影響?
皮薩里德斯:工資上漲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歐洲日本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到了90年代,當時日本的勞動力已經變得非常昂貴,以至于他們在基礎設施、貿易等很多方面的世界地位都有所喪失。其實每個經濟體都會走到這一步,但與歐洲、日本相比,中國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會出現(xiàn)這個狀況。
中國新聞周刊:最近幾年中國政府一直致力于產業(yè)升級,在一些沿海發(fā)達地區(qū),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可能會逐步外遷,但是中國每年有近2000萬的新增勞動人口,這種沖突怎么解決?
皮薩里德斯:中國地域廣大,如果沿海勞動力成本提高了,還可以向內陸轉移。我們應該讓市場來吸收這些新增的勞動力,2000萬是個非常大的數字,但如果你看現(xiàn)有的就業(yè)人口的話,那將是個更大的數字。在市場中,每年有很多新增勞動力,但也有一些勞動力是退出的,比如那些退休、去世的人。我們不應該過多地讓政府去幫助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而應該讓企業(yè)家、私營部門、市場經濟本身來提供創(chuàng)業(yè)機會。政府能夠做的,也許主要是提高國民教育水平。
過去幾年,中國的富裕階層人數大增,這主要是他們趕上了這一波工業(yè)化高潮。那么,按照其他國家的發(fā)展經驗,當一個國家工業(yè)高速發(fā)展后,下一步往往是服務業(yè)會接著發(fā)展起來,在這方面,服務業(yè)會創(chuàng)造很多就業(yè)機會。
中國新聞周刊:通脹是中國老百姓很關心的問題,但你之前認為,這對中國來說不是很大的問題,你為什么會這么看?
皮薩里德斯:中國的經濟增速很快,2010年也許超過10%,是通脹水平的近三倍。我個人認為,即便有5%的通脹,對中國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偟膩碚f,中國現(xiàn)在的通脹水平仍然處于可控范圍之內。此外,中國現(xiàn)在的貸款利率大概是5%左右,實際利率差不多是零。這樣的通脹率,在經濟學家看來,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