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秉蘭
(天津市黃河醫(yī)院,天津 300110)
母乳能滿足生后4~6個月嬰兒的全部營養(yǎng)需求,母乳喂養(yǎng)是最科學最有效的喂養(yǎng)方式〔1〕。剖宮產產婦多由于術后疲勞、疼痛;監(jiān)護的使用、尿管及術后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導致產婦難以接受早吸吮,造成早吸吮延遲;乳量不足,母乳喂養(yǎng)、也繼而推遲甚至失敗。為了進一步保障母乳喂養(yǎng)及時到位,我們除了常規(guī)進行母乳喂養(yǎng)宣教外,還開展了剖宮產術后早期乳房按摩護理,泌乳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lián)衿谄蕦m產手術分娩的產婦11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年齡22~33歲,孕周37~41周,均無內、外科疾病及產科并發(fā)癥;新生兒Apgar評分8~10分;體重大于2.5 kg。將110例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產后2天內觀察組中4例轉兒科,實際例數51例,對照組中1例轉兒科,實際例數54例。
1.2 方法 兩組產婦常規(guī)進行母乳喂養(yǎng)宣教、哺乳技術指導及產后飲食指導,觀察組產婦于術后6 h開始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10~20 min連續(xù)3天。具體方法:洗凈雙手,站在床頭一側,產婦取仰臥位,濕熱敷乳房3~5 min,一手置于乳房下托起乳房,另一只手以手掌的大、小魚際順時針方向螺旋式按摩乳房,同時輕輕拍打使乳房震動,按摩5~10 min,然后拇指和食指放在距乳頭根部2 cm處的乳暈上,兩指相對,向胸內壁擠壓,手指固定不要滑動,重復擠壓—松弛,沿乳頭一次擠壓所有乳竇。同法按摩另一側乳房〔2〕。按摩時禁忌用力過猛,不要擠壓乳頭。以上操作均由經過統(tǒng)一培訓的護理人員執(zhí)行。
1.3 觀察指標 產婦泌乳始動時間:指胎盤娩出后至乳汁首次自乳頭溢出的時間。乳汁充足:哺乳前乳房有脹滿感,哺乳時有下奶感,能聽到新生兒吞咽聲,新生兒睡眠好,新生兒尿量6~8次/日,大便1~2次/日。乳汁淤積:產婦自覺乳房脹痛,輕柔按摩疼痛劇烈,能觸及到邊界不清的硬塊,擠壓時乳汁排出不暢。
兩組產婦術后泌乳始動時間及產后48~72 h乳汁分泌情況見表1表2。
表1 兩組產婦泌乳始動時間(h)比較
表2 兩組產婦產后48~72 h乳房淤積情況的比較
3.1 產后早期乳房按摩可促進乳汁分泌 乳汁的分泌很大程度依賴哺乳時的吸吮刺激。這種刺激經傳入神經纖維抵達下丘腦,抑制下丘腦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致使垂體催乳激素呈脈沖式釋放,促進乳汁分泌;吸吮動作能反射性的引起神經垂體釋放縮宮素,縮宮素使乳腺腺泡周圍的肌上皮細胞收縮,增加乳腺管內壓,使乳汁從腺泡、小乳導管進入輸乳導管、乳竇,乳汁排出〔3〕。剖宮產術后早期,大多數產婦由于疼痛、精神緊張、輸液、抗生素的應用等原因致使大部分產婦不接受早吸允,無法做到有效吸吮,乳房得不到早期吸吮刺激,泌乳延緩。此時適當的乳房按摩并牽拉乳頭,極似新生兒的吸吮行為,可反射性刺激腦垂體分泌催乳素和縮宮素,保持乳腺不斷泌乳。本組資料表明,早期乳房按摩可以彌補早吸吮的延遲,起到縮短泌乳始動時間,增加泌乳量的作用。
3.2 產后早期乳房按摩可減輕乳房脹痛 隨著分娩的結束,催乳素的分泌增加,乳汁分泌量增多,輕度乳腺脹痛為正?,F(xiàn)象。但如果乳腺管不通暢或乳汁得不到及時排空,乳汁瘀積成塊,則乳腺脹痛加劇,表現(xiàn)為乳腺脹滿,伴硬結,觸之痛感,出現(xiàn)脹痛及沉重感,以致影響泌乳甚至患急性乳腺炎。剖宮產術后適當的乳房局部按摩,即能疏通乳絡不通,又能促進氣血運行以暢通乳腺導管,有利于乳汁排泄,減輕了乳房脹痛,減少了乳腺炎的發(fā)生〔4〕。
3.3 產后早期進行乳房按摩的可行性 乳房按摩是一種無創(chuàng)的護理技術,簡便易行,且易掌握,產婦及家屬也易接受。產后乳房按摩也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醫(y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臨床值得推廣〔5〕。
〔1〕 白芳,張艷茹,姜穎會.母乳喂養(yǎng)比對牛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21):173-174
〔2〕 陳榮秀,曹文媚.實用護理技術[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65
〔3〕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98
〔4〕 林秋瓊 ,曾三梅 ,黃海蟬.手法按摩治療產后乳汁淤積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5):623
〔5〕 沈秀萍,馬麗娟.低頻脈沖治療產后乳脹的效果觀察[J].寧夏醫(yī)學雜志, 2010,32(4):378
(2011-02-15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