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河南省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52)
《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自南朝梁問世以來約1500年,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流傳甚廣。《文選》版本眾多,尤以明清時期鼎盛。其中清乾隆三十七年葉樹藩之海錄軒朱墨套印本 (以后簡稱海錄軒本)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海錄軒本歷經(jīng)多次重印與翻刻,給后人留下了眾多的“海錄軒”版本。
2007年河南省圖書館開展古籍普查,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版本的《文選》,隨即對所存《文選》的版本進行比較,產(chǎn)生諸多疑問,尤其是海錄軒朱墨套印本疑點眾多。河南省圖書館古籍部現(xiàn)存《文選》共有61種版本,其中所存清乾隆三十七年葉氏海錄軒朱墨套印本及其重印、翻刻本18種,在眾多的“海錄軒”刻本中,究竟哪一個是海錄軒原刻本,甚為疑惑。本著溯本求源和對工作負責(zé)的精神,即對手邊尚能找到的有關(guān)線索進行研究比對。為此翻閱了蘇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范志新的 《文選版本論稿》(以下簡稱范稿),其中就海錄軒刻本的問題有著詳細的說明,參照范志新的觀點與我館現(xiàn)存之海錄軒本比對仍有出入。后與湖北省圖書館、武漢大學(xué)圖書館所存海錄軒本比對仍有部分不同。換句話說,竟然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本子,海錄軒原刻本的真面目是怎樣?一時成為撥不開的迷霧。在此將諸版本中之疑點選出幾處進行比對,以求前輩、師長、學(xué)者、同行提出新的見解。
長洲葉樹藩清乾隆三十七年所刻海錄軒朱墨套印本,在李善注《文選》諸本中是一種較為重要的本子。其在繼承汲古閣本的基礎(chǔ)上有所補苴訂正,同時采用了當(dāng)時研究《文選》較有成就的何焯(義門)的???、評語。葉樹藩在《重刻文選序》中曰:“吾吳何義門先生評是書,于李善多所考證,士論服其精核。”又云:“《文選》縱橫七代,臚列百家。讀者蠡測管窺,忙無津畔,披裘摯領(lǐng),探驪得珠,不得不籍于評點?!笔菚w例,采用何氏之評。其《凡例》云:“卷帙則仍毛氏而正其脫誤,評點則遵義門而詳為厘訂?!比~氏海錄軒本使用朱墨套印技術(shù),其《凡例》云:“用套版刷印,非炫華飾,實欲展卷了然”。正文墨印,葉評朱色,開卷賞心悅目,自然是追捧者眾多。海錄軒本品大紙白,版心下端刻有“海錄軒”三字。其內(nèi)封鈐有“海錄軒”朱文圓印、“長州葉氏圖書”白文方印?!吨袊偶票緯俊肥沼卸喾N海錄軒本,其中武漢大學(xué)圖書館(中善集16741)、湖北省圖書館(中善集16742)兩單位所藏海錄軒本均被收錄。經(jīng)委托武大圖書館研究館員李玉安、湖北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李天翔與他們各自館藏進行比對,同時與蘇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范志新的《文選版本論稿》中所提相關(guān)內(nèi)容一一比對如下:
2.1 卷一卷端前的序、表、凡例、目錄之排列順序:
范稿:卷首首冠葉樹藩序,其后依次為蕭統(tǒng)序、李善表、凡例、目錄。
湖北省圖書館:卷首首冠葉樹藩序、蕭統(tǒng)序、凡例、目錄、李善表。
武大圖書館:卷首首冠葉樹藩序、凡例、蕭統(tǒng)序、李善表,無目錄。
河南省圖書館:卷首首冠葉樹藩序,凡例、目錄、蕭統(tǒng)序、李善表。(1104)
(1104號藏本是河南省圖書館唯一一種定為清乾隆三十七年葉樹藩海錄軒朱墨套印本。以后不再標(biāo)示 1104。)
2.2 卷一班固《兩都賦》,眉評:“增盤崔嵬,《后漢書》……注云”:
范稿:“注”字誤作“法”。
湖北省圖書館:“注”字無誤。
武大圖書館:“注”字無誤。
河南省圖書館:“注”字無誤。
2.3 卷二張衡《西京賦》,“薛綜注”眉評:“此注謂出于薛綜,疑是假托?!?/p>
范稿:“出”字誤作“止”;
湖北省圖書館:“出”字誤作“山”。武大圖書館:“出”字無誤。
河南省圖書館:“出”字無誤。
2.4 卷二十六陶淵明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眉評:“當(dāng)云自永以來不書甲子,詩自《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稻》一篇外,無復(fù)書者……又一年庚申,宋代晉,改元永初?!?/p>
范稿:“又一年”的“一”字在第九行第一個字。
湖北省圖書館:“又一年”的“一”字在第八行末。
河南省圖書館:“又一年”的“一”字在第八行末。
2.5 卷二十七顏延年《北使洛上》,眉評:“秋成賦,洛作詩”。
范稿:“秋成賦,洛作詩”分作兩行。
湖北省圖書館:“秋成賦,延作詩”分作兩行。
河南省圖書館:“安仁感秋成賦,延之赴洛作詩”。
2.6 卷五十四之劉孝標(biāo)《辨命論》(卷末)“豈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注:“《仲舒集》有《士不遇賦》?!?/p>
范稿:“賦”字誤作“賤”。湖北省圖書館:“賦”字誤作“賤”。河南省圖書館:“賦”字誤作“賤”。
2.7 網(wǎng)上一位叫文泉清的認為:扉頁有“海錄軒”圓形大印“長洲葉氏圖書”方形大印以及葉樹藩乾隆三十七年序后有“樹藩”“涵峰”兩小印的, 基本可認為是原刻。
武大圖書館所藏其內(nèi)封鈐有 “海録軒”朱文圓印、“長州葉氏圖書”白文方印。
河南省圖書館藏第1104號書中未見鈐有“海録軒”朱文圓印、“長州葉氏圖書”白文方印。
海錄軒本是毛氏汲古閣本系統(tǒng)中最為重要的支流之一,其重刻本有十幾種之多,流傳很廣,其中有據(jù)可查的如嘉慶九年雙桂堂重刊李善注六十卷本,同治十一年廣州翰墨園重刊李善注六十卷,光緒元年成都尊經(jīng)書院重刊李善注六十卷,皆為海錄軒本的重刊,及民國三十一年無名氏重印尊經(jīng)書院本李善注六十卷,都還是源流分明,但還有一些這個系列的版本,其版心題有“海錄軒”,且并未注明何許人重刊,其內(nèi)容與原刊本相同,其朱色眉批稍有出入的本子,只能認為其是坊間的刻本。如河南省圖書館藏有雙桂堂本及翻刻海錄軒朱墨套印本11種。其中4.9.1∕13牌記上題:桂月樓發(fā)兌。此為坊間翻刻之印記。這11種翻刻本與《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所提之海錄軒刻朱墨套印本(即湖北省館、武漢大學(xué)圖書館所藏之刊本)比對都有著些許不同,現(xiàn)將不同之處羅列如下:
3.1 卷一卷端前的序、表、凡例、目錄之排列順序:
湖北省圖書館:卷首首冠葉樹藩序、其后依次為蕭統(tǒng)序、凡例、目錄、李善表。
武大圖書館:卷首首冠葉樹藩序,其后依次為凡例、蕭統(tǒng)序、李善表,無目錄。
0274(以下河南省圖書館的用索書號代替):卷首首冠蕭統(tǒng)序、葉樹藩序、李善表、凡例、目錄。
0275:卷首首冠蕭統(tǒng)序、葉樹藩序、李善表。
0277:卷首首冠蕭統(tǒng)序、葉樹藩序、李善表。
0278:卷首首冠蕭統(tǒng)序、葉樹藩序、李善表、凡例、目錄。
0279:卷首首冠葉樹藩序、蕭統(tǒng)序、李善表、凡例、目錄。
1101(1103):卷首首冠葉樹藩序、李善表、蕭統(tǒng)序、凡例、目錄。
1102:卷首首冠葉樹藩序、蕭統(tǒng)序、李善表、凡例、目錄。
43.1/4-1、43.1/4-3、43.1/4-4:卷首首冠葉樹藩序、蕭統(tǒng)序、李善表、凡例、目錄。
43.1/4-2:卷首首冠蕭統(tǒng)序、李善表、葉樹藩序、凡例、目錄。
4.9.1/11:卷首首冠李善表、葉樹藩序、蕭統(tǒng)序、凡例、目錄。
4.9.1/13:卷首首冠蕭統(tǒng)序、葉樹藩序、李善表、凡例、目錄。
3.2 卷一之班固《兩都賦》,眉評:“增盤崔嵬,《后漢書》……注云”:
湖北省圖書館:“注”字無誤。
武大圖書館:“注”字無誤。
0274:“注”字無誤。
0275:“注”字無誤。
0277:“注”字無誤。
0278:“注”字無誤。
1101(1103 ):“注”字無誤。
1102:“出”字誤作“止”。
43.1/4 -1、43.1/4-3、43.1/4-4:“注”字誤作“法”。
43.1/4 -2:“注”字無誤。
4.9.1 /11:“注”字無誤。
4.9.1 /13:“注”字無誤。
3.3 卷三之張衡《東京賦》,葉樹藩按語補注“髶髦被繡”云:“魏文帝《列異傳》云:秦文公時,梓樹化為牛以騎擊之,騎不勝,或墮地,髻解被發(fā),牛畏之入水,……”
湖北省圖書館:“擊”字不誤。
武大圖書館:“擊”字不誤。
0274:“擊”字誤作“事”。
0275:“擊”字誤作“事”。
0277:“擊”字誤作“事”。
0278:“擊”字誤作“事”。
1101(1103 ):“擊”字誤作“繋”。
1102:“擊”字不誤。
43.1/4 -1、43.1/4-3、43.1/4-4:“擊”字不誤。
43.1/4 -2:“擊”字不誤。
4.9.1 /11:“擊”字誤作“繋”。
4.9.1 /13:“擊”字誤作“事”。
3.5 卷二十六之陶淵明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眉評:“當(dāng)云自永以來不書甲子,詩自《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稻》一篇外,無復(fù)書者……又一年庚申,宋代晉,改元永初?!?/p>
湖北省圖書館:“又一年”的“一”字在第八行末。
武大圖書館:未比對
0274:“又一年”的“一”在第九行第一個字。
0275:“又一年”的“一”在第九行第一個字。
0277:“又一年”的“一”字在第八行末。
1101(1103 ):“又一年”的“一”在第九行第一個字。
1102:“又一年”的“一”字在第八行末。
43.1/4 -1(43.1/4-3,43.1/4-4):“又一年”的“一”字在第八行末。
43.1/4 -2:“又一年”的“一”字在第八行末。
4.9.1 /11:“又一年”的“一”在第九行第一個字。
4.9.1 /13:“又一年”的“一”在第九行第一個字。
3.6 卷二十七之顏延年《北使洛上》,眉評:“秋成賦,洛作詩”。
湖北省圖書館:上眉評:“秋成賦,延作詩”。
0274: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玩洛作詩”。
0275: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玩洛作詩”。
0277: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玩洛作詩”。
1101(1103 ):上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玩洛作詩”。
1102: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赴洛作詩”。
43.1/4 -1、43.1/4-3、43.1/4-4: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赴洛作詩”。
43.1/4 -2: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赴洛作詩”。
4.9.1 /11: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玩洛作詩”。
4.9.1 /13:眉評為“安仁感秋成賦,延之玩洛作詩”。
3.7 卷五十四之劉孝標(biāo)《辨命論》(卷末)“豈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注:“《仲舒集》有《士不遇賦》?!?/p>
湖北省圖書館:“賦”字誤作“賤”。
0274:“賦”字誤作“賤”。
0275:“賦”字誤作“賤”。
0276:“賦”字誤作“賤”。
0277:“賦”字不誤。
1101(1103 ):“賦”字誤作“賤”。
1102:“賦”字不誤。
1569:“賦”字不誤。
43.1/4 -1、43.1/4-3、43.1/4-4:“賦”字誤作“賤”。
43.1/4 -2:“賦”字不誤。
4.9.1 /11:“賦”字誤作“賤”。
4.9.1 /13:“賦”字誤作“賤”。
《文選》因其地位而受到歷代學(xué)者推崇,因而對《文選》版本的研究也一直是學(xué)者關(guān)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受客觀條件限制,本文僅對館藏《文選》海錄軒朱墨套印本與湖北省圖書館、武漢大學(xué)圖書館所藏清乾隆三十七年葉氏海錄軒朱墨套印本進行比對,羅列存疑,以求專家、學(xué)者、同道提出新解。
[1] 范志新.文選版本論稿[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9.
[2]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中國古籍善本書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0.